还原英语本真,丰富学生们的语言感知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sold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原英语本真,是推进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践行英语核心素养的关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误解了课堂改革的理念与方向,片面追求课堂形式的多元与创新,闪现的视频与课件、看似“高大上”的信息技术、区域表演性的活动,导致课堂看似热情,实则“空洞”,核心素养的教学与实践无法落到实处。在这种浮夸的英语课堂中,学生们就像尽责的观众,认真观赏、积极互动并喝以掌声,但并不能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课堂生成中,没有真实的体验感与真切的获得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们的学科核心素养,应该关注两个字——还原。“还原”什么?“还原”英语的本真,让英语教学回归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体验为主线,在真实的对话、有机的互动、生活化的情境活动及探究任务中,丰富学生们的语言感知,在主动感知中,促进学生们的深度学习,发挥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一、读出风采,激发情感丰富想象
  语言是读出来,不是教师讲出来,或者学生背出来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深化学生的语言感知,就要从最基础的听与读着手,积极营造出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们的耳朵变得敏感,让学生们的情感变得真实,让学生们的想象变得丰富。在朗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过分依赖教材配套的音频材料,要提升自己的英语朗读水平,以教师范读、师生互动、角色配音等形式,让学生们的耳朵沉浸在英语之中,促进他们对语音语调的模仿。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图片、动画、音频等创设语言情境,深化学生们的朗读实现,以形式多样的读的实践,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丰富学生们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们在读的过程中有真实的画面感。
  在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 4 Then and now这单元Cartoon time板块的教学设计中,我就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突出卡通板块的故事性。在这个活动中,我邀请学生对故事进行趣味配音,教师则主动承担了每一幅画旁白的关键部分。
  Picture1:Bobby is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Picture2: Bobby is still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Picture3: Miss Fox gets angry.
  Picture2: Miss Fox waits for answer.
  在这个配音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对比的方式,一种是以电影旁白的方法,从客观角度进行配音;另一种则站在了Miss的角度上,以夸张的肢体语言及有感染力的配音,深化学生们的感知。通过对比,引导学生们寻找Miss Fox的情绪变化,并思考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通过配音的形式,丰富学生们的朗读实践,让Cartoon time的阅读教学一下子就鲜活了起来,拉近学生与教学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们在多样化的朗读体验中真切地感受英语的语言魅力,促进学生们对知识的感知与理解。
  二、深度解读,引发思考深化理解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第一依据。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能深度解读教材,要能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抓住单元教学的“点”,抓住课堂教学的“点”,引导学生们由点及面地展开探究活动。特别是在语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更要注重学生们的阅读体验,要让学生们经历阅读的整个过程中,要能用尽可能少的关键问题引发学生对内容的深度思考,避免学生“老虎咬刺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在教学六年级上册Unit 3 Holiday fun这单元story time时,我聚焦“National Day holiday”这个节日,引导学生们从两条线出发,分别探究Liu Tao和Mike的国庆节之旅。在阅读过程中,我首先引导学生们聚焦“Q1: Who did Liu Tao go for the holiday?Q2: What did Liu Tao do there? ”这两个问题,对Liu Tao的节日活动展开探究,引导学生锁定核心问题。而在探究Mike部分时,我不再提供问题支架,而是再次呈现Liu Tao部分的问题支架,鼓励学生们以自主提问的形式,生成问题支架:
  Q1: Where Mike go for the holiday?
  Q2: What did Mike do on the farm?
  Q3:Why did Mike call Liu Tao?
  在小學英语教学中,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能从语篇的整体理解出发,要能抓住尽可能少的关键问题,帮助学生们主动建立语篇结构,让学生们能自主理解。
  三、回归生活,促进表达达成实践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我们要注重还原,在这个还原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将语言教学回归生活的过程中,即积极建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有实践价值的生活任务,唤醒学生们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们探究的内在动力。在设计语文活动时,我们还是应该从生活出发,任务要具有时代感与现实意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们站在生活角度去理解文字的内涵,去理解作者的情感,促进他们的真实表达。
  在教学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这单元 Story time的while-reading最后一部分中,我引导学生们聚焦“What are Anna and her family going to do on Chinese New Year’s Day and the second day of Chinese New Year?”展开讨论。在这个话题活动中,我提供语言支架,引导学生利用“be going to …”这个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活动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一下子不知道说些什么,为此,我从学生们最喜欢的“red packets”展开话题,忆当年学生们从“When do you get the red packets?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ith your red packets?”这个最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着手,从红包的获得和红包的使用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由此助推问题的讨论与解决。
  总之,真实的教学才能引发共鸣,真实的语言才能触动人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能积极还原英语本真,积极创设真实有效的语言情景,开展丰富多元的情境活动,设计有实践价值的探究任务,给予学生喜欢的能力,给予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英语教学的真实系数与幸福指数。为了还原英语教学的“真”,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能深度解读教材,准确把握学情,课堂目标要尽可能地“小”,课堂互动要尽可能地“实”,活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深化学生们的课堂体验。
其他文献
摘 要:修改习作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使人终身受益的能力。习作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自主修改的兴趣,教给自主修改的方法,注重批改方式的多元化,并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养成修改的习惯。  关键词:习作;自主修改;方法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却经常听到老师们抱怨自己精心批改的文章,不少学生拿到手以后只看一下分数,就丢到了一边,丝毫不注意老师精心批改的地方,更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终身学习即为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为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优质服务。终身学习作为广大一线教师与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教育目标,肩负着将学生培养成拥有终身学习理念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在校外的社区教育活动中,同样需要基于终身学习理念出发,不断完善和构建社区教育体系,提高人才教育的质量。  一、優化社区教师团队,积极整合教育资源  社区教育是我国集体教学单位中最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