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水平与城市群内部的创新空间分布

来源 :科技管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62283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网络效应出发,探究信息通信技术使创新空间分布趋向均衡的理论机制.利用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构建门限回归模型,检验在不同互联网普及程度下各类创新主体对城市创新产出贡献的门限效应.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内,创新主体位于互联网普及程度高的城市对创新产出具有更高的边际贡献,互联网普及率13.67%和38.98%分别为创新主体边际贡献门限效应的两个临界点,达到38.98%后大学、外资企业、消费者的创新效率达到最大化,而政府干预作用相对降低;早期阶段,中心城市率先达到互联网普及的临界点,但随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消弭了城市间互联网“接入鸿沟”,大部分城市突破了互联网普及的门限条件,互联网快速普及促进创新空间分布趋向均衡,为摆脱极化陷阱创造了条件.据此从城市群层面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协调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提出建议:关注中心城市的创新发展,集中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创新;以数字经济发展为契机,优化调整创新空间分布;推动协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在更大地理范围内将创新主体纳入网络效应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一条平衡的生产线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线上的在制品数量,进而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X公司代表产品65F6机型生产线进行分析,提出生产线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流程分析、作业测定等方法对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改进;应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改进前、后的生产线进行仿真,得出相应数据验证了改进的效果与改进方法的可行性.
进一步充实、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要求,亟需加强创新系统相关理论研究.采用理论研究和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创新系统理论的演进特征以及不同时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践的阶段特征,探讨总结“主体-结构”“活动-功能”“系统-生态”三方面视角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重点和政策着力点,并基于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和未来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的部署要求,提出新时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进一步充实完善的四方面政策措施:政策导向从完善创新体系向形成创新生态转变;形成动态、繁荣的创新功能主体簇;促进创新要素和价值高效
竞争情报赋能战略决策具有科学性,据此,从非财务因素视角探索研究地方企业深度价值评估方法.以A省企业科研项目承担及执行情况相关数据为依托,从经费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外部资源获取能力、产学研合作强度、抗风险能力及承担项目平均达标率等6个维度构建地方企业深度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给出计算各指标值的有关数据具体处理方式方法和具体计算方法,实现具有较高潜在价值、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识别,为地方遴选优质企业提供方法参考.
分析日本在“科技立国”理念指导下建立的农业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的现实特征,为加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分析发现:日本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构建了包括协调型的农业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官产学各具特色并联合开发的农业技术创新机制、多层次农协组织与多元化技术转移机构共存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等在内的创新组织体系,有力推动了日本农业发展;其在国家战略层面突出科技创新,形成由政府主导、企业重点参与、农民协作的农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辅以科技人才支持和法制化保护的辅助政策体系,并形成了公共科研
在分析青海省R&D活动总量及结构现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采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CCR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00-2017年青海省R&D活动的静态投入效率和动态投入效率进行测算评价,且考察青海省R&D活动投入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青海省R&D活动投入效率总体偏低,在西北5省区及国内30个省份处于下游水平;从静态投入效率看,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均较低,纯技术效率相对有效,规模效益处于规模递增状态;从动态投入效率看,技术进步缓慢和技术效率改善不明显拖累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发人员、
为科学评价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促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采用三阶段DEA-Windows模型,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测算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4-2019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进特征.研究发现:在没有控制环境因素的情况下,16市规模效率的均值大于纯技术效率的均值,而在控制环境因素后,纯技术效率的均值显著提高、规模效率的均值大幅下降,最终得出规模效率不高是制约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从影响因素来看,地区的政府财政支持、R&D活动企业数、
结合聚类分析、态势分析(SWOT)与层次分析(AHP)方法构建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广东省电力装备产业在与国内其他省份竞争中的发展战略及具体措施.研究发现:广东省发展电力装备产业具有很好的基础,未来以新能源装备为主的电力装备产业将会展现出更大的发展潜力,江苏、山东、河南、浙江4省是广东省主要竞争省份;广东省发展新能源电力装备产业,产业基础优势为最主要的内部优势,创新力不足为最主要的内部劣势,能源结构调整机遇为最主要的外部机遇,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为最主要的威胁,因此应首选积极的机会型战略
美国高校创客空间(academic makerspace)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渐成为综合式新型学习空间、全链式创新创业空间和协作式社交开放空间.从物质层、行为层、规范层和精神层对美国高校创客空间进行系统分析,发现美国高校创客空间在物质层注重标准规划与信息融合,在行为层侧重优化迭代与塑造生态,在规范层表现为精干高效和全员参与,在精神层倡导开放包容和多元并存.借鉴美国经验,提出中国高校创客空间应由重视实体空间建设向线上线下结合,由注重创业孵化向创新创业交互迭代,由侧重硬性设施投入向柔性机制完善,由小众外来文化状态
探讨跨组织项目相关多主体合作问题,基于有限理性视角,从管理运作、关系协调等协同治理机制来分析影响协同治理效果的因素,建立跨组织研发项目多主体合作协同治理框架.理论研究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跨组织研发项目相关多主体合作之前所具备的基础收益对项目生成期没有影响,外部诱惑变大、企业信誉下降会降低整个寿命周期项目合作联盟系统的稳定性,将合作收益分配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能达到促进多主体合作的效果;项目多主体需控制合作成本和协同成本,防止协同关系破裂.企业信誉贯穿跨组织合作整个项目周期,因此合作多主体维持信誉显得尤为
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深入探究其产业结构优化与生态效率提升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首先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黄河流域9省区生态效率,着重考察水污染与水土流失治理效果;其次应用扩展的耦合模型研究9省区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的耦合协调关系,并根据耦合特征对9省区进行多重分类,设计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升级的耦合路径;最后从耦合协调空间重心视角出发研究其迁移路径.研究发现:9省区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水平总体不高,空间上呈现从西南向东北递增的态势,地区间差异较为显著;地区间耦合协调水平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