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的骚年

来源 :汽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r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来看一组数据吧:保时捷911的传奇历史已经延续了半个世纪,在过去的50年间共生产了超过85万辆,而Targa更是其中的传奇车型,在整个911系列中占据了13%的销量份额;中国在2013年已成为保时捷最大区域市场,全年销量超过3.7万辆,其中911也达到创纪录的1418辆;在保时捷2013年全球销量中,911系列大约占到近20%的比例,而在中国911系列只有不到4%的份额。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可以大致上得出这样的结论:911系列是保时捷的王牌,在中国市场911仍然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无论如何,当我来到意大利南部亚得里亚海边小镇Savelletri,看到如复刻一般的新一代保时捷911 Targa,虽然内心已经是按捺不住的骚动,但还是要不停地告诫自己:淡定,淡定!
  复刻的历史经典和精巧的车顶结构
  可能对于那些保时捷911的铁粉来说,我再去介绍Targa这个车型究竟是怎么回事有点多此一举,不过即便是我在没做功课之前都无法如数家珍般地把Targa的历史沿革一一说清,所以在这里有必要先把Targa的来龙去脉简单分享一下。
  第一代Targa诞生于1965年,它的特别之处是给保时捷911的敞篷版提供了一个提升翻滚安全性的解决方案,标志性设计是加宽的银色横杆从车门B柱向上延伸并环绕整个车顶,而这个横杆的前后分别是可拆卸的软篷及后风挡玻璃。一直到第三代车型,即1989年问世的964,这个经典设计都得以延续,细节的变化是后风挡及窗框由一个整体环绕的玻璃顶代替,成为了我们心目中最经典的“Targa记忆”。
  此后的二十多年里,保时捷认为手动拆卸的顶篷已经不合时宜,所以后来的几代Targa车型也变成了普通的硬顶造型,与其他911不同的是其车顶都是全景玻璃。当时间走过半个世纪之后,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全新一代的Targa不仅恢复了经典的玻璃后窗,甚至几乎完全复刻了令人销魂的“Targa横杆”:银色的金属质感,三条鲨鱼鳃形状的竖线,以及Targa徽标。
  并非保时捷决定“改邪归正”,而是保时捷的工程师终于解决了车顶的难题——将整体的玻璃后窗、Targa横杆和可折叠的篷布车顶组合在一起,并能在19秒之内完成打开或关闭,这的确是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巧动作。其中亮点不少:为了避让折叠软顶的运行轨迹,在Targa横杆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块能够打开的翼门;车后的倒车雷达可以在车顶打开或关闭时监控车辆后方的区域,如果40厘米距离内有障碍物就会发出警报,防止玻璃后窗向后倾斜时碰到什么东西。
  在两天的试车过程中,我像着了魔一样数不清多少次打开和关闭Targa的车顶,心中便有相同次数的向保时捷的工程师致以敬意;如果这套复杂的机构在它今后的日常使用中能表现出足够的可靠性的话,我对保时捷的工程师就该转为膜拜了。
  驾驶Targa的过程是又一次中毒的体验
  新一代911 Targa的车身是基于Carrera 4敞篷版的车身结构开发的,除了车顶之外,其他部分包括外形、内饰在内的设计都没有太明显的区别,所以开起来并不觉得陌生。据说是因为车顶额外重量的影响,保时捷给Targa标配了四驱系统以获得更好的稳定性;保时捷的工程师还解释说,因为收纳车顶挤占了发动机舱的空间,所以Targa无法提供涡轮增压车型。反正事实就是,新一代911 Targa只有4和4S两个型号,配备的发动机以及调校与Carrera 4和4S完全一样,分别是350马力的3.4升发动机和400马力的3.8升发动机。
  毫无疑问,驾驶Targa的过程是又一次“中毒”的体验。既然之前已经试过了991这代的保时捷911,那么也就不必矜持了,直接上手吧。第一天选的车是低功率的Targa 4,实际上对于一款不那么暴力的跑车来说,257kW和390Nm的动力输出已经足够用了。只不过按照保时捷的性格,其水平对置6缸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输出特性本来就不像涡轮增压机器那样突出爆发感,在前中后区间维持均匀线性的输出,出色的油门响应就不必再去刻意渲染了,反正是越到转速后段扭矩越是源源不断。尤其是5000转之前和之后分别出现的两个扭矩高峰非常给力。
  我们的试车路线多数都是乡间小路,还有一些“国道”、“省道”之类,基本没有彻底释放这款车动力储备的机会,何况我还要给足经常出现在路边的意大利交警的面子。第二天换开了一辆Targa 4S,多出来的50马力和50Nm实实在在地给初段提振了信心,让它在与路面上众多的增压对手们暗中较劲时不至于在一开始就落在后面吃灰。
  其他的应该更不用多费口舌了,我早就说过保时捷911是最适合日常使用的高性能跑车,没有之一。它的悬架能达到顶级跑车的支撑和路面反馈,同时也很好地兼顾了日常驾驶的舒适性;适当分配给前轮的动力可以让人更加放心地在弯中补一点油;包括它的电动机械助力转向,手感也很舒服,同时其精准的指向也令人陶醉。需要说明的是,保时捷给转向加入电动助力仅仅是为了省油,据说效果很明显,每百公里油耗可以降低至少0.1升。
  再说说细节吧。尽管Targa可以瞬间变成敞篷,但我大多数时间都是关着顶篷开的。在我抑制不住好奇心尝试了一小会儿敞篷驾驶之后,感觉速度到60km/h以上耳边的噪声就像自己被装进了洗衣机里一样,随即放弃了继续嘚瑟的念头。此外就是座椅偏硬,幸亏有电动可调腰部支撑,即便如此在长途驾驶之后我的老腰还是一阵阵地发紧。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两天里我试的都是双离合车型,没来得及体验到首次装备量产车的7速手动变速器,这是此行留下的惟一遗憾。
  重拾经典设计可能更符合骚年的口味
  中毒之后需要很久才能解毒,我现在连时差都没倒过来呢,所以心中的骚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已经有了主动防滚架技术之后,Targa却重拾五十年前的经典设计,正印证了那句“为赋新词强说愁”。
  目前中国的高端跑车消费群体普遍偏年轻,而911却需要岁月积淀才能产生共鸣,也许更符合“骚年”气质的新一代Targa恰好成为年轻人接受911的切入点。等着看吧,Targa很快就来了。
其他文献
6月18日晚9点,50年前福特在勒芒拉萨特赛道上的荣耀再次重现——由法国车手Sébastien Bourdais、美国车手Joey Hand以及德国车手Dirk Müller所驾驶的68号全新福特GT赛车率先冲过终点线,夺得2016勒芒24小时耐力赛GTE Pro组别冠军。而69号全新福特GT赛车收获该组别第三,为福特在领奖台上再添一席。另外两台66号和67号全新福特GT赛车分别位列该组别第四和第
经过上面一连串名词解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TDI已经有了一些认识。这些技术都是TDI发展25年来所留下的足迹和精华,不过对于不少人来说还是会多少有些抽象,那么下面我们就结合两款车的试驾来再次体会TDI。  这两款概念车所搭载的技术其实主要集中在“T”上,而且还是别出心裁的电驱动“T”。从技术角度讲,叫它“电动涡轮”并不准确,因为它的涡轮侧已经被电动机取代了,剩下的只有压缩机那一侧了,所以叫电动空气压
说到 TP-Link,不少人脑中立马联想到路由器,但人家近年来却频频玩起了跨界,比如Quarter Camera 这款产品,这个小不点产品更适合藏匿于车上充当行车记录仪使用。相机本身采用了 8MP 的索尼背照式感光元件,配有 120 度广角镜头和安霸 A12 图像处理器,支持 1080p @30fps 或 720p @30fps 录影,在拍照方面更有连拍功能。用户可在底座的屏幕上,选择将相机 8G
9月3日看完大阅兵,心情无比激动,除了铭记历史,更重要的是展示我军目前的实力,导弹、飞机自然是主角,但我注意到了,军车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首先我不是一个军迷,如果在专业领域有所纰漏还望读者们指正,这里说的军车不是各大军区在城市里跑的奔驰、宝马、奥迪们,它们作为军队的公务用车除了豪华和特权之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里要说的是作战车辆,当然很多特种车辆比如导弹发射车、两栖登陆车等也不在讨论之列,总
车是北京限购前买的,颜色没得选,正好是我们中意的白色,遗憾的是白色不是金属漆。说说对这车的整体感受,首先就是油耗高,平均就没低于12L/100km的时候;另一个就是保养不便宜,五千公里一次保养,基本是七八百大洋;再有就是有些小毛病,一万五千公里就发动机故障灯报警,去4S店检修,说是积碳,清洗油路加保养,花了我二千多大洋,心疼我的银子。上网一查,原来积碳问题是新君威的通病,还没好的解决办法。好吧,我
在快餐文化和全球一体化日趋流行的今天,汽车界也未能免俗,随便一辆车你总能找到它的孪生兄弟姐妹一二三四甲乙丙丁,这样节省开发时间、成本,也利于优化工艺制造流程,售后部件流通,其实也算低碳环保的一种举措,不算什么坏事。关于C4 Aircross的身世,我却不打算多说,这是应车辆提供方的要求,着实有些可惜。  最新雪铁龙脸谱配合日式精致氛围  回到车型本身,在享受了同平台多车型的待遇之后,开发成本和制造
自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企业来说,好的设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完成设计的人自然成了关键因素。目前国内有设计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但是普遍都存在实战经验不足的问题,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不同途径锻炼和甄选未来的设计人才。设计比赛自然是最好的一种方式,目前国内以企业为主体创办的设计比赛,上汽集团“荣威·MG杯”国际大学生汽车设计挑战赛可以说是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已经不亚于很多国字号
凯翼汽车第一款A0两厢家轿凯翼C3R,4月8日正式全国“智惠”上市,本次上市的车型为凯翼C3R MT,排量为1.5L。“惠”主要体现在价格上,蓝钻版4.58万元、黄钻版4.88万元、金钻版5.18万元,延续了凯翼一贯亲民的价格策略。“智”主要体现在外观、内饰、动力、安全等整车品质上,凯翼C3R将更科学更智能的设计和配置融入灵动外观、超大空间、澎湃动力、越级配置、五星安全、适意驾控六大优势卖点。
东风雪铁龙首款B 级车型 全舱进口NAPPA头层牛皮  法式奢旅设计、箱包提手元素与千鸟格内饰纹理 天幕式可开启全景天窗  关于雪铁龙C6与法国总统之间的那些故事,恐怕能写一本书。但故事的中心思想一定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像希拉克、萨科齐等等这些法兰西的总统们是多么偏爱这款民族座驾。而作为雪铁龙旗下的顶级车型,C6已经整装待发以落地生产的方式来到中国,大家最早是在今年4月份的北京车展上一睹她芳容的。 
12.3英寸中控大屏 后座娱乐系统 智能远光灯系统 H-TRAC四驱系统  作为雅科仕的继任车型,捷恩斯G90的进步有目共睹,无论是设计,还是豪华装备,甚至驾驶科技均彰显了大型豪华轿车的一流水准  现代汽车意识到做好豪华轿车不仅需要实力过硬的产品,还需要品牌的树立。于是捷恩斯成为了现代旗下的独立品牌,主打高端产品。目前捷恩斯旗下的旗舰产品为G90,它定位大型豪华轿车,欲成为这个级别的一匹黑马。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