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阅读体验 形成良好语感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angq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个目标必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来实现。因此,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应提倡“以读为本”。以读为本,并不是无限制地放任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阅读,胡思乱想,而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读加以精心组织和指导,要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得到知识,形成语感,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注重彰显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一、创设阅读情境,唤起阅读热情
  从阅读心理过程来看,学生的阅读活动总是以感知文章的外在形式入手,表现为读者对文章整体直观地把握,这是阅读活动的第一步,是深入领悟、积累文章精华的台阶。要达到以上的阅读效果,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可以针对课文内容特点,创设相关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阅读情境中唤起强烈的阅读热情。例如老舍先生写的文章《猫》,教学此文时,我创设了以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问题情境导入:猫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动物,你们一看到题目,你们最想了解有关猫的什么特点,你会怀着什么样的情感来看待猫的呢?2.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阅读,学生在这种问题情境的引领下,兴致勃勃地默读全文,由以上问题为阅读切入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教师范读进一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听老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所谓范读就是教师为学生朗读做示范,这样做其功能有三点:一是引领学生怎样读书,教会了读书的方法,即要通过重音、语速的变化等读出自己的理解;二是在潜移默化中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三是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当我全课范读结束时,全班鸦雀无声,仿佛陶醉其中,对新课的学习产生强烈愿望。4.教师再让学生带着老师的朗读提示,大概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初读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听教师的范读中进行美的享受,受到情的感染,使学生产生学习新课的强烈愿望。
  二、进行阅读探究,激发情感共鸣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求知的过程,学生个体的千差万别,决定了在求知的过程中他们所选用的阅读方法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有的学生喜欢带着课后思考题来阅读课文,因为这些思考题是文章的重点;有的学生喜欢边读边标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并注上自己的理解;有的学生喜欢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深入研究……例如《猫》一文,在学生初读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整体感知之后,我便让他们选择平时自己最喜欢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之后他们便又像油锅里的油一样炸开了,有的说:“我通过读课文,知道老舍笔下的大猫古怪得可爱,难怪老舍先生这么喜欢它。”有的说:“文中所描写满月的猫也很可爱,它很淘气,但作者就像把它当家中不懂事的小孩一样,从不打骂它……”这时我便趁热打铁地问:“你们是怎么知道老舍笔下的猫有这些讨人喜欢的特点?”这一问,又把课堂推向高潮,学生纷纷举手发言,都能从文中找相关的语句进行作答,课堂气氛很浓烈。在教师的相机引导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于是我又步步紧逼:“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的,而且层层深入化?”通过这样设问,引导学生再度读课文,认真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体会作者布局谋篇的精妙,从而为习作打下基础。学生通过又一次读课文,再加上有本单元《白鹅》《白公鹅》两课的教学为基础,便不难发现:作者按总分结构,运用过渡等写作方法组织写作材料,把文章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样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提高了阅读能力,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从而也提高了写作水平。
  三、引导阅读品析,领悟表达方法
  每一篇文章都有鲜明的主题思想,为了表现这一主题,作者会运用适合的表达方法。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在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应当引导学生从欣赏品味的角度再读课文,领悟课文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例如,我在教完了《猫》一文之后,便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有的段落采取个别读,有的段落采取小组读,有的段落全班齐读……通过反复朗读,学生不仅品尝到朗读的无穷乐趣,而且在朗读中还发现了别具一格的问题:“文中说猫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句中的“蹭”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用“蹭”不用“碰”。这一质疑,很多学生顿时傻了眼,我便加以肯定并启发:“全文是表达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可见作者很爱这只猫,平时没事总和猫相处在一起,给它洗澡、抓痒……久而久之,不仅人对猫产生了感情,猫对人也怎样?”学生顿时茅塞顿开,大家齐声说道:“也有感情。”“对了,这一‘蹭’其实写出了人和动物的和谐关系,更突出他们之间情谊之深。”师生对视而笑……
  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的职责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情绪化的“场”,唤醒学生的个性意识,让学生面对课文时,能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让“读”贯穿于整堂课中,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阅读能力便能得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养成。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物理课如果要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情感的“鲜味”,在实验中提升对学习兴趣的“鲜味”,从训练中解决学习困难以“保鲜”,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优化,以此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 新鲜感 学科情感 学习兴趣 学习困难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多数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对该门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让刚教物理的年轻教师感到很
我院1996年7月至2001年7月共收治阑尾周围脓肿病例168例,均行脓肿切开阑尾切除术.全部病例无并发症发生,报告如下.
溃疡性结肠炎为直、结肠粘膜的表浅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少数病例可累及回肠末段.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由于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目前被国内外医学界
[摘要]身势语尽管是一种无声语言,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它比有声語言更能清楚地表达说话人的意思。本文首先介绍了身势语的定义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的必要性,然后具体阐述了身势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最后指出在身势语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身势语 小学英语教学 应用  身势语的运用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还能加强小学生对英语的
1病历简介患者,女,33岁.因药物流产后13天,阴道不规则流血6天,突发性下腹坠痛4小时入院.查体:T36.5℃,P110次/分,R23次/分,BP70/50mmHg.发育正常,表情淡漠,贫血貌,全身皮肤黏
1 病例介绍例1女性,17岁.1998年6月住院.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2型,原始与幼淋巴增生,其中以大细胞为主,多大小不齐).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广为人知,但心血管病并发PU易被基层医生忽视.鉴于此,结合文献将心血管病并发PU做一简述,以资借鉴.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是其身心发育的重要转折点.然而在多数农村学校,许多校领导、教师缺乏其相关知识.农村初中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
天气渐暖,人们穿得少了,活动多了,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划伤皮肤、扭伤关节,这时很多人会习惯在皮肤表面擦一些外用药.但不同的外伤,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而且在用药时还要注
【摘 要】本文是对《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提出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讲练结合、难度适宜、并结合其他学科的问题应用程序解决,达到它为我用的目的。注意《算法与程序设计》要分阶段进行,不同阶段应选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并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文章根据现行教材“任务教学”的模式,提出了“任务教学”中涉及的一些具体问题。  【关键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