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对千里之外的树荫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sy2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莊里的孩童总爱玩闹,累了便倚着粗壮的树干歇息,让清风在树的荫庇下吹开黏着头发与皮肤的汗水。这棵树对我而言便是我的父亲,他远在千里之外,但我仍有愧于他。
  父亲在我小学时便调往外地工作,一个星期也见不了几次面。每次回来,他总是带着许多需要换洗的衣服,偶尔有些许零食——这是他特意为我而备,可我却不曾用一朵花迎接他的回家。
  他进屋后总是匆忙单手撑着墙脱掉鞋子,然后大步走向卫生间打开水龙头快速而细致地洗手,之后再出来与我和母亲一同吃晚饭。吃饭时他总会将手机带在身边,以防领导在微信上通知他公务时全然不知。父亲吃饭的节奏很快,拎起筷子夹几口这个,吃两口那个,边嚼着饭边回着微信,吃完了便从旁边的纸抽里抽一两张纸擦嘴擦汗,放下一句“你们先吃着”便回了屋去。隔天早上的七八点钟,便已开车在上班的路上了。
  父亲似乎没有与我交流、玩耍的时间,但在我最需要的时刻,父亲的身影都会出现。如学校的选择、重要的家长会、各类竞赛活动、迷茫无助的时候……可这却恰是我有愧于他的地方。父亲上班,我上学,他经常会给我发微信,不是嘘寒问暖,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唠叨,而是他在百忙之中用抽出的片刻时间为我找来的好文章。像是《大学》《中庸》的解读,《老子》的讲座,国家时政新闻的随时追踪……我心中明白他是找了很久的,可我却总无法全心全意地看进去,因为我想在自以为沉重的学业中偷个懒,趁着中午的时光睡上一大觉,而不是盯着手机看那些文章。他仍会为我找来文章,仍会给我一篇一篇地转来,这样的日子不知持续了多久,我突然感到他像是一只为小鸟觅食的为父之鸟,不厌其烦,日复一日,而我是那只挑食的小鸟,受着莫大的恩惠而不知珍惜,还分外挑剔。我对父亲,怎么能心中无愧,怎么能对这一切处之泰然。
  父亲是辛苦的,他不仅为我觅食,更站在千里之外为我送来阴凉。他是我依赖的参天大树,他弓着腰、伸着枝,向着千里之外的我伸展着,哪怕一片树叶大小的荫庇也要为我送达,哪怕一滴露水的凉爽也要让它落在我的头上。可仔细想去,我对他的付出竟从未觉察,甚至从未对千万条的微信消息回一句“谢谢”。我对父亲,怎能不怀有歉疚!
  父亲,对不起,我忽略了您对我别样的父爱,淡漠了您对我无尽的关怀;父亲,对不起,我没有用我最浓厚的爱来回报您对我的万分之一;父亲,对不起,我曾不理解您的爱与匆忙,现在,我明白了您那一条条的消息背后藏着的深沉父爱。
  在往后的日子里,我愿成长为一棵直上穹顶之树,为您遮去酷热、挡去风雨,风仍会和煦地吹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父亲,我爱您。
其他文献
对于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小时候刚生下来开始学说话的那几年,而应该是一辈子的事。许多成年人也在接受教育,我们在学习什么?学各种技法,各种理念,各种办法,各种技能,说到底,其实是在学习新的语言。  ——张立宪  本栏主持 :权蓉  本期嘉宾:张立宪  以《春晓》这首诗为例,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结构。  春眠不觉晓——我的一个动作  处处闻啼鸟——转移到感官  夜来风雨声——由自己推到窗外,由人及物  花
端午一过,雨季随之来临。北方的雨,宛若闺中女孩浅吟低唱,于不经意间闯入你的视线。她先是淅淅沥沥,“低眉信手续续弹”;再是淋漓尽致,“说尽心中无限事”。  看着窗外细密的雨丝,久违的冲动与欣喜在胸腔间激荡,雨声里,孩子们欢天喜地的喊声在纷纷扬扬的雨丝里此起彼伏。晶莹剔透的雨珠坠地有声,坠落在斑驳的石板路上,坠落在市井间的嬉笑怒骂中,坠落在闺中女孩的情窦初开里。粉面含春的牵牛花瓣间,饱满的雨珠子轻舞翩
周有光先生从1955年到1985年,30年的时间都住在两间清代建筑、年久失修的旧房子里,于是70多岁时仿《陋室铭》之意,写了一篇《新陋室铭》:  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  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  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  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  卧室就是厨室,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
本名宋利萍,满族。河北省作协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首届丰子恺散文奖获得者。河北散文名作集一等奖获得者。作品见于《民族文学》《美文》《散文选刊》《诗选刊》《解放军文艺》《青年作家》《读者》《意林》等刊物。数篇散文入选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以及高考优秀课外阅读。出版散文集《绿窗人静》。  ·—— 01  我一屁股坐下去,看也没看。早起跋山涉水至下午太累了,好不容易在菩提树下发现一个木墩。就在屁股
李白的名声,大多来自他第二次去长安的时候,皇帝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此后“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这段非凡的履历,被记载在唐代李阳冰的《草堂集序》。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也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有同时代见证者在,我想李阳冰也不敢太忽悠吧。  李白的天性是喜欢吹牛,或者说,那不叫吹牛而叫狂。吹牛是夸大,至少在李白看来,不是他自己虚张声势,而是他确实身手了得。比如在那篇写给韩朝宗的“
蒙古族,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班学员,内蒙古大学首届文学创作高研班学员。曾在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文艺报》《民族文学》《草原》《山东文学》 《羊城晚报》 《作品》 《朔方》《红豆》《都市》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多万字,有小说集《成桃》出版。曾发表电影剧本《再见,兰亭序》《逃离》,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读者》等
学生街的午餐有三大王者——拉面、咖喱、炸鸡,特点是量大管饱、味道够咸,与一般人对日本料理精细、味鲜的印象相去甚远。  止不住好奇,趁着“武道家”拉面难得出现空位,我钻进店里。店里只有8个吧台席位,平常门口总是有三五成群的学生在排队。进门先跟伙计选面的硬度(软、中、硬)、汤的浓度(淡、中、浓)、猪背油的多少(少、中、多)。我根据自己的口味选了“中、中、少,加半熟蛋(味玉)”,头上裹着白毛巾的伙计朝我
记忆里,2007年的夏天热得似乎特别急。初夏刚到,一出门就已经会被空气中的热浪烫伤。无聊的我蹲在空调房里,狼狈地啃着西瓜看电视。一个大男孩突然出现在屏幕上,白衬衫和金色小领带,有一种干干净净的美好。他唱一曲《Truly Madly Deeply》,表演松弛、眼神笃定,我猝不及防被一击即中。  后知后觉,我才知道彼时湖南卫视的大型选秀已经开场,打动我的那个男孩叫苏醒,23岁,留学悉尼7年,为了自己的
当村子里最后的一缕炊烟淡化在夜色的甬道时,月亮俨然一匹白色的骏马,在群山的掌纹间驰骋。它的瞳子投射于大地,梳理着村庄的每一点亮光、每一个皱褶。一年四季的植物缠绕着,循序生长。羊齿的、蕨类的、灌木的、乔木的,它们散发出的气息刺激着月亮。月亮忍不住打了个响鼻,村庄微微地晃动了一下,影影绰绰地重叠出黑白交替的幻影。渐渐地,它与月亮一样闪闪发光。  有月亮的晚上,故乡的村庄蠢蠢欲动,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
金庸的武侠小说是小说,古龙的武侠小说只是武侠。  那个叫古龙的作家,要是还活着,今年就80岁了。我在他活着的时候就读到了他的作品——这样的句子一般用来说那些怀才不遇生前落魄的作家。但是古龙不是,他在30岁前就已经是港台武侠小说界一只会下金蛋的鹅,一位30岁前就已经完成了《大旗英雄传》《名剑风流》《武林外史》《绝代双骄》《楚留香传奇》的作家,怎么夸他都不为过吧。另一个世界的人  古龙去世的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