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行性出血热地理流行病学分析研究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描述、血清学及地理流行病学等研究方法查明了我国以县为单位的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分布、流行强度和疫区类型。从50年代至1986年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分布于25个省、市、自治区的1257个县(市、旗),其中1980年以前633个,1981~1986年新发病县624个,6年中疫区范围扩大了近一倍。三种类型的流行性出血热疫区中,以家鼠型扩大最为显著,1980年仅20个县(占疫区总数的3.73%),1986年增至288个(26.77%);混合型疫区也由98个(18.18%)增至267个(24.81%);而野鼠型则相对稳定。

本文还对捕获的25万余只小兽进行检测,查出4目8科37种动物携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流行性出血热宿主动物研究内容,并在论证流行性出血热的多宿主性的同时指出其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种类是有限的。此外,还在尚无病例报告的111个县(市、旗)检出了带毒宿主动物,证明这些为流行性出血热的潜在疫区。本文也分析了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尤其是野鼠型)分布与地势、降水量、水系等自然地理因素的关系,提出了防制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对96名HBV血清标志均阴性的健康成年男性,用随机、双盲、对照实验,采用0、1、6方案,经肌肉和皮内两种途径接种乙肝疫苗并随访7个月,以观察国产血源性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首次接种后7个月,肌肉组和皮内组抗-HBs应答率分别为86.7%和76.2%,抗-HBs GMT分别为115和96mIU/ml。两者差别均不显著。疫苗组和对照组HBV感染率分别为2.0%和17.6%,保护率为88.6%。疫苗接
应用犬种布鲁氏菌抗原调查犬种布鲁氏菌病时,发现在牛群中有R-RBPT,R-SAT阳性反应牛,且效价最高达1:640卄,并从1头牛的脾脏中首次分离出B. Canis菌。
以常用的体外吸血法,对2例人工接种大量子孢子、发病后未用抗疟药治疗的间日疟现症病例,每天在发作间歇期,取静脉血感染驯化的中华按蚊,直至原虫密度下降,病程自然结束为止。结果表明,间日疟病例在临床发作的第1天对按蚊即有感染性,感染高峰见于第8病日之前,自第9病日显著下降。高感染度的持续时间极短,1例为3天,另1例为4天,分别见于发病的第4~6天和第3~6天,相当于1.5~3个无性体裂体增殖周期,以后一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