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2015年,新能源整车产能达到10万辆左右;2020年,产能达到20万辆左右。”昨日论坛上,市政协副主席陈洪基介绍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时称,襄阳将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之都)和产学研基地。
襄阳是国家汽车动力和部件制造基地,拥有东风集团和不同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30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市场、人才、技术、环境,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条件,初步形成了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的“两纵三横”产业格局。
此外,在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转化上,全市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及院所30多家,拥有近200项自主研发的专利和实用技术,已经有100多项专利和实用技术成功转化使用到工艺制造。并积极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机构交流,让国内产业发展与国际对接。
陈洪基说,基于襄阳汽车产业的发展基础,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之都)和产学研基地。力争在“十二五”末,整车产能达到10万车左右,动力电池产能达到10至15亿安时,驱动系统和电控系统产能达到5至10万套产能。至2020年,襄阳整车产能达到20万辆左右,动力电池产能达到15-30亿安时水平,驱动系统和电控系统产能达到25万套左右。 (责任编辑:刘莉)
(来源:楚天快报)
襄阳是国家汽车动力和部件制造基地,拥有东风集团和不同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30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市场、人才、技术、环境,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条件,初步形成了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的“两纵三横”产业格局。
此外,在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转化上,全市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及院所30多家,拥有近200项自主研发的专利和实用技术,已经有100多项专利和实用技术成功转化使用到工艺制造。并积极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机构交流,让国内产业发展与国际对接。
陈洪基说,基于襄阳汽车产业的发展基础,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之都)和产学研基地。力争在“十二五”末,整车产能达到10万车左右,动力电池产能达到10至15亿安时,驱动系统和电控系统产能达到5至10万套产能。至2020年,襄阳整车产能达到20万辆左右,动力电池产能达到15-30亿安时水平,驱动系统和电控系统产能达到25万套左右。 (责任编辑:刘莉)
(来源:楚天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