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入园离园关,家长工作好过关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入园与离园是幼儿一天园内生活的开始与结束,做好入园离园工作,照顾好幼儿,让幼儿开心,使家长放心,是我们对幼儿与家长的双重责任。同时这两个时段更是做好家园沟通最便捷、最及时、最有效的时机,从家长口中了解幼儿及相关注意事项,同时让家长了解并反映孩子在园的各种情况,并在谈话间让家长感受到老师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关心、帮助幼儿,让真诚联系在家园间,在平常的入园与离园中,会有更多的情况发生,因此两项工作的成效是幼儿的保教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入园 离园 安全引导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217-01
  我们借助下面两个案例来谈谈如何把好入园离园关。
  一、入园
  清晨,当温和的阳光洒向幼儿园的大厅,照在每个老师欢乐的脸庞上,我们一天快乐的工作开始了!
  “宝贝,早上好!”
  “老师,早上好!”文文说着高兴的扑到我的怀里,而孩子的妈妈似乎有急事也准备匆匆离去,可刚没走两步,又转过身来跟我说:“老师,孩子昨晚有點咳嗽,这药麻烦你给孩子喝了吧!”刚说完就要走,我及时叫住了这位家长。
  “文文妈妈,请您稍等会,麻烦您将孩子喝药的情况登记一下,比如剂量、时间等,我们好仔细按时的为孩子服药,孩子才能快些好起来。”家长听了这话,终于定下心来一边说着谢谢一边认真填完。
  二、离园
  琪琪的妈妈是位很细心的母亲。有一次来接琪琪离园,琪琪的小衬衣露在外面,头发也有些凌乱。妈妈一脸不高兴,皱着眉头说:“看看你的衣服是怎么穿的?头发怎么这么乱?”站在旁边的我见此情景很是内疚,怎么就没有及时发现呢?我一边道歉,一边赶紧给琪琪整理衣服,但琪琪妈妈的脸色看起来依然不是很好。
  于是,从那以后,我每天利用离园前10分钟,开始与幼儿做“我是整洁好宝宝”的游戏,让孩子们自己整理并互相检查,让每个宝宝入园和离园时一样整洁。
  以上入园案例中,疾病流行季节,幼儿带药的现象普遍,给幼儿定时、定量服药是老师的责任,如果做不好,或是因不清楚、忘记等原因延误幼儿病情或出现危险等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早晨家长因上班可能急匆匆忘记,所以这位老师及时的提醒并严格要求家长写清服药记录是很正确的。但是如果家长陆续或同时一起送幼儿入园,匆忙间落下那个小朋友的喝药记录,这样的责任任何人是无法承担的。所以,教师最好是与家长交代清楚,并在班内设置一个幼儿服药记录本,对服药的幼儿,家长要认真填写服药记录,包括日期、幼儿姓名、药品名称、服药时间、水温、禁忌食物等,最后并让家长签字。在晨间接待中,教师要仔细询问家长,幼儿在家的基本情况,有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家长如果赶时间可以通过电话等方式与老师进行交流,无论如何,一定交接好。
  针对离园的案例,试想,哪位家长接孩子时不想看到一个干净整洁的孩子呢?当看到自己的宝宝干净整洁时,就好像看到老师是怎样精心的给宝宝梳头发、怎样认真仔细的给宝宝穿衣服,怎样细心的照顾我的宝宝,自然而然,从思想上就认可教师的工作,放心地把孩子交到教师手上。反之,则会对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非常担忧,不放心老师的照料,害怕老师的疏忽与不关注。又何从谈起对老师工作的支持与理解呢?
  以上事例证实了,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应实现精细化、流程化,这是提高办园水平与质量的基础。幼儿园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流程,包括幼儿的入园离园流程,并对教师进行及时、系统的流程培训。教师应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操作,并逐步将工作流程的实施变成一种习惯。
  案例中教师在幼儿入园、离园两项工作中,通过对幼儿的观察进行把握,能兼顾与家长的沟通,做到了仔细观察、耐心沟通、细致记录这三个方面。
  纵观入园、离园两项工作,因为工作性质决定了所面对群体的特殊性,教师应很好的调动家长的主动性,除了从家长口中得知什么原因、怎么办外的直白表述外,还要更好的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来与家长探讨如何做的更好更有效。为幼儿保教工作搭建一个新的平台和探索途径,通过家长间的沟通交流来深层次、多元化的解决幼儿存在的问题。
  三、一般来说,幼儿入园、离园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热情真诚接送,严格落实流程
  教师要保持诚恳、热情的态度,要与家长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这是取得良好沟通效果的前提条件。入园时不仅主动热情接待孩子,同时热情向家长问好,离园时一句亲切的送别,一段真诚的叮嘱,都能为建立家、园良好关系做好铺垫,家长送孩子入园时心里有数不尽的牵挂,教师一个热情的问好,一个关爱的举动都会让家长心里升起温暖,配合着教师严格规范的执行园内接送规定,更让家长能放心的把孩子送进园里。
  幼儿保教工作中安全首当其冲,幼儿的安全在家长心中也是尤为重要,教师在幼儿入园、离园时细致周到,展现出来的安全意识,恰恰是家长能直观感受到的,也是家长能真正放心的前提,所以入园、离园工作中规范的接送制度是教师要严格遵循的。
  2.积极主动沟通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家园相互支持、配合,对强化教育的重要作用。
  幼儿园工作中,与家长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沟通首先是一种情感表达,是心与心的交流,因此利用幼儿入园和离园的时间,与家长主动沟通会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幼儿教育工作。
  家长每天都急切的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园内的状况,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学习生活中养成自立、自理的习惯,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得到老师的细致照顾,所以教师主动沟通,看似随意地聊到孩子的各个方面,表达出老师对孩子的关注,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越来越多,调动家长参与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为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多方法、多元化、全方位的与家长建立家园联系,切实做到用心感受,用爱沟通,使家园沟通更有效率、更有价值、更有生机。
  3.及时总结反馈
  孩子在园内一天的生活免不了这样那样的事情,因此孩子入园、离园时家长及孩子反映的园内工作情况,要及时记录汇总,了解家长对幼儿园发展的建议、意见,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情况,了解家长对教师工作的满意度等,进而在工作中不断改进,本着幼儿工作无小事的原则,认真仔细的完成入园、离园工作,赢得家长的认可与信任,使幼儿园获得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强大动力。
其他文献
【正】我系“塔斯克”改革工程,是世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之一。《“塔斯克”的含义是教师和学生的钥匙,T—teacheis A—and S—studuts K—keys,即通过全系师
【摘要】随着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的到来,教育者们开始纷纷研究学习方式的变化。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和新教改下产生的探究性学习,相对于学生来说,这两种的学习方法都体现着学习数学的困难。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两种方式对于教育的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们各自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其实,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它们的有点,也有其缺点,它们的优点与缺点都会随着所处的教育环境、教学对象等等而决定。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
【摘要】小学语文应当是儿童语文,语文课堂应当是儿童的课堂。儿童和老师是课堂的主要构成,双方在知识观、师生观、教学观等方面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每位教师的教学都带有自身的文化烙印,在教学理念上都会刻上他所养成的文化棱模。同样学生也是如此。师生会基于这些文化观念的不同而产生交流、碰撞、冲突,甚至对立。而冲突的结果则表现为教师对儿童文化的人为限制、干预,话语权往往由教师控制,课堂成了限制儿童文化发展的主
对濒危天然药材资源—丽江山慈姑的商品化生产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丽江山慈姑这一濒危中药材资源的拯救、开发利用与商品化生产的有机结合,需要对组培快繁技
【摘 要】语文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写作教学,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借助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许多问题,造成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笔者重点阐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增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正】物理教学与物理教学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涉及了现代科学发展中对物理学发展的认识、评价和展望。由此对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材提出了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06-02  新课程标准指出,此次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这也要求我们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善于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直接关系到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即善于运用教育学理论中的“近体原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