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探索研究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acky_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现代化的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上,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急需要我们加以改进。由于初中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小学,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操作水平、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很大。因此本文针对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教学方式无法再沿用旧的方式时,提出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真正实施“因材施教”的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学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材的调整,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变。从传统的讲授法、示范法、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到近几年来流行的“任务驱动”和“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等,笔者认为“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值得提倡,因为不管哪个学校都存在个体差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原因
  (一)重视程度不够
  笔者所在市信息技术学科参加中考,考试时间是在初三的上学期,平时的各类考试都没有信息技术参与,以至于学校领导、老师、学生都不太重视,只有到快考试时才想起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我所在学校处在城市与郊区交界处,学生有的来自周边农村小学,根本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这些学生有的可能就没有碰过电脑;而来自城里小学的学生,三年级至六年级均开设了信息技术课,那么差异可想而知了。
  (二)学习条件各不相同
  条件好的学生,自己家里已经购置了电脑,从小就开始接触电脑,可以说是“电脑小高手”了,而另外的学生,除了在学校上信息技术课时有机会接触电脑外,其余时间就没机会了。
  (三)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异
  有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乐于并且善于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学生则是被动地等待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
  (四)学生自身性格的差异
  平时性格活泼、好动、大胆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表现的尤为活跃,他们大多悟性高,敢于操作电脑,敢于尝试,求知欲强。而那些性格内向、胆小、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面对电脑畏手畏脚,小心翼翼,不敢操作。
  针对以上4种现象,如果仍是用老的教学方式,将相同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差异性很大的学生,势必会造成好学生吃不饱,教师的过多讲解对于好学生来说是一种浪费,不利于他们的更进一步发展;差生则会认为讲解进度太快,自己无法跟上,以至丧失了学习兴趣,越学越差,形成对信息技术课的恐惧心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差异大的学生进行分开教学,成了势在必行的方式,由此笔者想到了分层教学。
  二、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先后达到目标要求。
  三、分层教学策略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我对刚入学的七年级新生做了一个调查,了解学生家里有没有电脑,是否学过电脑,学过哪些知识,对学习哪些内容感兴趣。通过调查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尊重学生意愿的情况下,将学生分大致分为三个组:
  A组: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B组:能够在规定教学时间内通过自学或合作学习掌握学习内容,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
  C组: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
  在一个班级里,A组和C组的学生是很少的,B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
  (二)备课分层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并注意层次和梯度。
  例如:《打字练习》一课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A组的学生,要求能够熟练地掌握键盘指法,正确快速地输入26个英文字母和10个阿拉伯数字(每分钟输入35个以上,做到盲打)。B组的学生,要求能够较熟练地掌握键盘指法,正确快速地输入26个英文字母(每分钟输入30个以上)。C组的学生,要求能够严格按照键盘指法,正确地输入26个英文字母。
  (三)授课分层
  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在同一堂课里将不同组的学生分在不同的教室上课。信息技术课是在计算机机房中进行的,所以恰当的排座位尤为重要。学校的机房共4排电脑,我将A组学生安排在南排,让B组学生坐在中间一排和北排,C组学生交替坐在中间二排,这样方便老师巡视指导,C组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即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比自己好一点的同学,而A组学生在一起学习能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得到提高。
  (四)评价分层
  不同的教学目标必然有不同教学评价,在实际教学评价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C组的学生以表扬为主,并且评价要及时,使他们得到成功的激励,同时每时每刻都要注意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表扬的激励作用;B组的学生以鼓励为主;A组的学生以激发为主,挑战最尖层。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上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
  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它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他们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其个性和潜能的充分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但分层教学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便在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繼慧.分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2013(8):10.
  [2]陈丽.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原则[J].新课程(中学),2010(09).
  [3]马景锋.试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建设机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6):87-88.
其他文献
通过对小住宅空间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现代小住宅实例的考察分析,探讨了空间组织中的中介元素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形式。中介元素位于具有确定功能的空间之间,在整体的空间组织中扮
[摘 要:阅读是学生与教师、教科书以及编著者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尤其是高中语文课程,使学生在受到优秀文化熏陶的同时,建立热爱祖国,为人类事业发展献身的精神品格。新课改下的课程标准之指出,在语文学习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位置,是学生学习好其他课程全面发展的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完成思维发散,获取有意的知识,养成良好
介绍脱碳系统板式换热器的构成、工作原理、应用情况及其特点.指出在温度不超过300℃,压力不高于1MPa的介质换热情况下,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其应用更具有优越性和广泛性。
一起由单采浆引起的丙肝暴发的调查分析洪泽县卫生防疫站褚湘建1997年6月1日至8月10日,洪泽县西顺河镇发生一起病毒性肝炎暴发流行,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认为是一起由单采
介绍某水池理解缝情况及原因分析,总结工程设计及施工应吸取的教训。
AII—InkI.com车队的兰博基尼赛车根据场上的局面采用了合理的进站安排,巧借时机爆冷胜出,我们见证了“狂牛”在国际赛车史上的首次夺冠。
简述安庆石化厂合成氨装置中高压废热锅炉系统改造的原因、内容及改造后的节能效果。
本文研究了利用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系统再生废酸碱液,凭氯-钠离子交换法的再生剂使用的原理、方法及其降碱软化工艺特性。
[关键词:语文;拼音教学;探索]  汉语拼音学得怎样,对于以后学习语文知识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山区家长都说方言,学生拼音没有基础,年龄只有六岁多一点点,而且多数是留守儿童,客观上给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在拼音教学方面积累了一点点经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现在我把在拼音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科学选择拼音教学策略  从儿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