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佐《翰林记》史料来源考

来源 :三江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26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翰林记》是由明代中期著名文人黄佐编纂的一部专门记载明代翰林掌故的文献,史料价值颇高。该书通过广泛征引官修文献《明实录》、正德《明会典》和私修史籍如宋明野史笔记、诗集、文集及口碑史料等各类文献,不仅使其在史料上表现出广博、翔实、精审等重要特征,而且为研究明代翰林院、翰林院与内阁的关系、明代科举史以及明代政治史的其它方面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The “Hanlin Ji” is a document compiled by Huang Zuo, a famous scholar in the mid Ming Dynasty, which records the Hanlin’s death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are of high value. The book through a wide range of officers and men cited the official document “Ming Shi Lu,” Masanori “Ming Hui Dian” and private historical records such as Song Ming history notes, poems, anthologies and word of mouth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other documents, not only in the historical data to show their broad, Informative and fine reviewing, but also provided a very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erial Academy and Hanlin Academy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history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Ming Dynasty and other aspects of Ming Dynasty political history.
其他文献
一、发问关键词梳理课文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大家事先都预习过了,请读屏幕上的词语。(出示,生读。)  胳膊 毒疮 挣扎 呻吟 勉强 折了腿  师:读得慢一点,把第三声读到位,后鼻音、前鼻音读清楚。  (生再读)  师:读得不错。老师也来读,老师读的是课题。老师读的时候大家要仔细听,听一听老师强调的是哪个词。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我强调的是哪个词?  生:“第一个”。  师:第一个发明麻醉
“德”不是人文主义者的创造,而是远古政治家的自省与对民意心存敬畏所形成的政治遗产。“德”所具有的人文主义色彩,也成为儒家思想的主要政治理想之一。但是,“德”作为一
在导弹飞行试验时,基于GPS的弹道基准系统可替代常规雷达。由于GPS弹道基准的精度高,所以可用来评定导弹惯性测量装置的性能。在两发现役的和平保卫者导弹发射前配置了GPS转发器和三波段
根据带有复杂点传火系统的混合装药结构的工作特点,建立了两种主装药与可燃药筒的两相流内弹道数理模型以及点火管、低爆速点火管与点火药包等源项的燃气释放规律关系式。通过
今年2月18日,我受邀参加中关村三小2017年度论坛的分论坛“专业且可信任的师生关系”。坛主是张文峰老师,发言人有孟素清、刘焕荣、田金竹、谢驰、浦英、张燕青以及王晶老师,
商务印书馆近期出版了黎虎教授专著《汉代外交体制研究》(80万字,2014年1月第1版),该书是在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的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优秀”)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黎虎教授
战后,经济实力和综合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日益受到重视。在国民收入比较研究领域,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阿兰·赫斯顿(Alan W.Hesten)、罗伯特·萨默斯(RobertSummers)与已
泗港口,是汉江下游左岸~((1))的一个古分流穴口,是众多古分流穴口中的一个,位于潜江县“西北四十里”~((2)),“当在今天门市新泗港附近”~((3)),其口下支河名泗港河,“直趋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每每读到毛泽东的《长征》这首诗,
古代世界的外交中没有常驻使节只有临时使节,这是学术界的基本共识。一般认为常驻使节是“由13世纪意大利各城邦之间相互交换代表开始,后来逐渐普及,从17世纪后半叶起,常驻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