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安民警证据意识与证据工作能力调查分析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aweiai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警察依法收集、保全和使用证据是基层公安民警证据工作能力的主要体现,也是调保证执法公正的前提。基层公安民警的证据意识和证据工作能力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公安机关整体执法水平的高低。为了了解基层民警的证据意识和证据工作能力的实际情况、分析现存问题,课题组以NJ市QX区公安分局所属派出所民警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发现民警在证据意识与证据工作方面普遍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分析不足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建议,以期对提高基层民警的执法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基层民警 证据意识 收集证据 组织培训 科技取证
  基金项目: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创新项目(编号:220504031,课题成员:韩坤,杜加尚,梁思源,乔寿鹏,苏邦;指导老师:石向群教授)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韩坤、杜加尚,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治安学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治安与法制;李洋,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副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博士后,研究方向:犯罪心理学与心理行为干预。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1-214-03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类案件的复杂程度和查处难度越来越高。公安机关只有最大限度地科学收集和运用证据,建立起更加缜密的证据“链条”和“互联网络”,才能准确侦破案件。基层民警作为侦破案件的主力军,与犯罪分子进行正面交锋,社会对其证据意识和证据工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呼格案”、“念斌案”反映了基层民警证据意识和证据工作能力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为获取第一手资料和对实际情况的认知,我们设计并进行了此次调研,以期对公安机关基层民警增强证据意识和证据工作能力运用起到促进作用。
  一、 调查的情况
  NJ市QX区公安分局是处级建制,下设10个派出所,现有民警578人。课题组根据派出所所在地治安环境的复杂程度,以及民警接处警任务的繁重情况,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派出所进行调查。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民警工作中对证据的重视程度;民警收集、保全证据的方法是否科学和符合法律要求;民警使用证据是否正确、高效。
  调查对象为包括所长、副所长、指导员、普通民警在内的65名民警。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访谈20人,录制访谈录音并整理成纸质资料18份。调查前和调查过程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证据学、证据法学教材,阅读了20多篇相关专业论文,查阅了许多相关案例和分析文章,为设计问卷和访谈内容,以及分析研究調查数据,提出合理建议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 基层民警在证据意识和证据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民警证据意识不强
  调查问卷设计了了解基层民警证据意识的实例问题。如住店旅客赵某在醒来之后发现身边的一万元现金丢失,此时与自己同住一室的李某已经不见了踪影。请问如果是您赶到现场后首先会做些什么?选择正确答案“保护现场,收集和提取房间里的证据”的民警有61.6%。又如蒋某与邵某因纠纷进行了斗殴,造成邵某头部出血。邵某报警,民警到达现场后您认为应该首先怎么做?选择正确答案“为邵某拍照留作证据”的民警有53.3%。综合问卷调查基层民警证据意识方面的结果,民警重视收集证据的仅有47.2%(见图1)。
  (三)基层民警保全证据方面仍有不足
  调查问卷设计了专门问题了解民警保全证据的方法是否合理。如公安机关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词将其作案后丢弃在水塘的凶器打捞出来后,据您所知公安机关随后是如何处理此物?回答符合规范“经过简单干燥处理后带回派出所物证保管室”的占50.0%(见图3),另外有43.3%的基层民警选择了放到办公室保管,反映了部分基层民警在证据保全方面仍有不足。
  三、 基层民警证据意识和证据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警力资源不足,民警疲于应对繁重工作,证据工作难以细化
  随着我国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公安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2013年NJ市QX区户籍人口为431977人,但是在编民警仅有578人,警民比例仅为1:747.4 。由于警力不足,基层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长期打疲劳战、持久战,致使工作效率不高,包括收集证据在内的重要工作也只能忙于应付 。
  (二)民警个人不重视业务学习和能力提升,上级组织培训不足
  调查问卷设计了了解基层民警主要通过哪种方式学习证据相关知识的问题。调查结果为民警走上工作岗位后,主要是由老民警传授学习收集证据经验的,占66.7%,自主阅读学习的仅占3.3%,受培训的也仅为5%(见图4)。NJ市QX区派出所平均每人每年接受培训不超过3次,培训时间跨度大、培训内容千篇一律成为如今业务技能培训现状。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虽然老民警有宝贵的经验,但主要靠这种方式学习,以及少有的几次培训,民警个人不重视业务学习和能力提升,难以实现“继续教育”目的。
  (三)民警习惯于旧的办案传统,对新科学技术方法运用不足
  以前由于技术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公安机关特别注重“口供”,即嫌疑人的供述证据,形成了“重口供”的办案传统。事实证明这种办案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极易导致“念斌案”、“呼格案”等冤假错案的发生。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传统重口供轻其他证据的办案理念和习惯如今依旧普遍存在。例如,在办案过程中一些民警只进行笔录取证和简单的提取物证,有时会忘记使用执法记录仪、数码相机等科技设备。由于部分民警秉承旧的办案传统,对新的科学取证方法不习惯、不重视,导致许多案件难以收集到有效的证据。
  四、 增强基层民警证据意识和证据工作能力的建议
  (一)机关警力下沉,充实一线警力,提高办案质量
  中国人口基数大,治安及刑事案件总数多,部分地区警民比例达到了1:747.4,基层民警日常工作因警力不足显得尤为繁重,证据工作难以细化。下沉机关警力以扩充一线警力,使基层民警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证据的收集、保存、审查和使用等工作,从容应对各类案件。一方面,由于选拔标准的差异,机关民警在学历上和理论素质上相对于基层民警水平较高,机关警力下沉,可以使警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进而提高证据工作的质量。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公安机关管理的扁平化要求越来越成为提高管理质量的共同愿望。公安机关将机关警力下沉,实行扁平化管理,减少管理层次,优化组织结构 ,充分激活基层公安的主动性,使得一线警力充足,证据信息传递更为迅速、准确,证据工作得到细化,更多的警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减轻基层民警工作压力,提高证据方面工作质量和办案效率。
  (二)定期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基层民警运用证据的能力
  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数字化已经渗入社会的方方面面,犯罪类型愈加趋向多样化、高科技化,取证和调查的内容较之以前有很大不同,基层民警需要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提升运用证据的能力。
  对基层民警的业务技能培训要常规化,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加大对公务员培训工作的指导力度,扩大培训规模,由专门人员定期、定量的组织培训基层民警如何收集、运用、保全证据,并由业务技能熟练的老民警在本单位传授自己的工作经验。培训对象要涵盖整个基层公安队伍,合理运用轮训制度,确保每个基层公安民警都能接受培训。加强对培训的重视程度,在培训期间减少工作量,留出培训消化时间,减轻工学矛盾。培训内容要紧抓办案程序,确保程序合理合法,紧跟时代,时时更新。力争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不经培训不任职,不经培训不提拔” ,以提升基层民警证据工作的能力。
  (三)对基层民警定期进行证据方面的业务技能考核
  为了提高基層民警执法质量,使基层民警更加规范有效地收集及运用证据,需要对基层民警定期进行证据方面的业务技能考核。考核内容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考核基层民警对于与证据相关法条的学习情况。二是考核基层民警对收集及运用证据的操作程序是否熟知。三是考核基层民警在实际办案过程中收集并运用证据的方法是否正确。确保基层民警在执法办案中证据意识强,证据方法对,法律程序实。
  为了增强基层民警对考核的重视程度,提升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批评教育和针对性培训。数次不合格的单位或个人要予以处分。对于在考核中表现优异的单位或个人予以表彰并给予一定奖励。
  (四)重视和加强证据科技方法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犯罪手段愈加现代化、智能化,传统的调查取证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打击犯罪的需要。公安机关应当与时俱进,重视和加强证据科技方法的运用,加强现代化取证警用装备的配备,以适应现代警务工作的要求。
  首先,需要增强基层民警运用科技方法取证的意识。一方面,加强取证工作规范化建设,对单警取证装备携带及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并纳入业绩考核范围。另一方面,对基层民警开展学习现实案例的活动,如,学习警方通过调取被害人失踪现场周边的监控探头,快速破获2013年6月济南8岁女童被奸杀案件。分析运用证据科技方法在证据工作中的重要性。
  其次,需要加强基层民警现代化、便携化的取证警用装备的配备。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公安科技人才队伍的前提下,提高基层民警科技取证装备的普及率,以满足一线取证工作“应在第一时间取证”、“应围绕案件的基本事实,全面、客观地获取证据”的要求 。普及基层民警可在第一时间全面、客观地获取到现场证据的取证警用装备。如,SafeSuite勘查箱、Logicube celldek手机取证箱 、数码相机、可视化执法记录仪等便携式取证警用装备。
  五、 结语
  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证据作为还原事实真相的最主要工具,在法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基层民警取证方法是否规范,证据意识是否先进,不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硬性规定。只有最大限度的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才能还原事实真相,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社会。
  现今社会治安并不稳定,犯罪事件时有发生,基层民警要有主动保护、运用证据的意识,有针对性的运用方法固定并使用刑法中规定的八种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全面掌握证据法的相关规定,最大限度的避免冤案错案的发生,维护社会治安。调查显示基层民警现有证据意识不强,证据工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经过培训、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学习证据相关知识、增长证据意识,提高以证据为基础的公安执法水平。
  注释:
  南京市公安局栖霞分局网站.分局简介.http://www.njga.gov.cn/www/njga/wsjws/wsgaj/gafj/index.jsp?code=320113000000.
  百度百科.警力紧张原因分析及对策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t92AMVc MHZ6lsIV1kzxa6LaO9V0xV7zznmNbr7eH3pl6z5DtH57GQi7Z0ps94Lh905GdCVR5fRHW S5jx4t4Yrah83hr5yyBq_BP8eI-sHy.
  沈广和.政府扁平化:概念、问题与展望.深圳大学学报.2011(3).91-95.
  陈燕军、赵炜林.关于干部培训评估质量机制与绩效评价的思考.经济师.2012(7).209.
  张卫平.简明证据法学(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孙永清.网络犯罪侦查技术装备.警察技术.2011(4).59.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以“私人订制龙凤胎”案为例,研究代孕行为中的亲子关系问题。从法律规则的适用来看,一审裁判无可厚非,然而在如此关涉人伦情理的案件中,法律的形式理性往往无法涵盖到社会的伦理价值。个案的解决除了依靠涵摄,更在于将隐含在法律中的正义思想、目的考量付诸实现,并据之为裁判。法院应以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保护为出发点,依法就个案作出亲权认定的裁判。  关键词 代孕 亲子关系 “私人订制龙凤胎”案 子女最
摘 要 法律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而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教学模式给当前法学教育带来理论偏离实际的重大问题。研究型法学教学模式是将我国法学教育模式从“知识灌输式”转变为“问题引导模式”的必经途径。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采用课前预习、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等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法律思维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 法学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模式
摘 要 美国蓬勃的音乐市场和重要的全球地位与美国法律对音乐人权利的保护是分不开的,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司法实践,美国版权法和判例法已经形成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保护体系,在保障音乐人合法权益、激励创作、促进音乐市场发展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本文将以中美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案例分析的形式浅谈音乐作品抄袭的版权侵权认定,并对中国相关法律现状和法律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 音乐抄袭 版权 知识产权  作者简介:张梓恒
摘 要 通过问卷调查,全面分析贵阳数博会126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现状得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很单纯,是自愿的,出于公益目的,他们大多数是通过学校组织参与活动并表示以后继续参与。他们的性别、年级会对参与志愿服务产生影响,而生源地、民族对参与志愿服务动的影响不显著。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拓宽志愿活动参与渠道、完善志愿活动保障机制、加强志愿活动监督管理,从而
摘 要 本文立足于破解约租车监管难题,从约租车服务的运营现状出发比较研究了内外部规制方式的效果,进而提出了平台化治理的依据,最后提出了构建平台化治理体系的两个具体途径。首先,约租车在满足乘客需求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安全漏洞与责任不清难以救济的問题,故而约租车亟须有效的规制;其次,就现有情形而言,与政府的外部规制在约租车治理中难以发挥作用相比平台自身却在提升服务质量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后,构建平台化
摘 要 为了更好地推进“两学一做”契机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工作的开展,了解与“两学一做”契机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的相关问题,制作了“两学一做”契机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本文拟从“两学一做”契机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调查内容、调查范围及具体调查数据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两学一做” 高校 基层 党组织 建设  基金项目:校长基金党建专项项目(TDSKDJYB04)
摘 要 对于仲裁协议效力异议的决定机构,当前的国际通例是以法院和仲裁庭“并存控制”的方式决定协议的效力,否定仲裁庭为唯一的决定机构的做法;而我国的决定机构则是以法院和仲裁机构并存的形式,本文以“自裁管辖学说”为法理依据结合分析各主体的优势,对我国现存仲裁协议效力异议的决定主体方面認为应肯定法院的优势地位,在确定仲裁庭的异议管辖权的同时赋予仲裁委员会对异议的初步决定权。  关键词 仲裁协议效力 自裁
摘 要 行刑衔接中的证人指证面临着指证难的问题,证人长期遭受着健康权、安全权、财产权的侵害,证人权益保障得不到切实实现。本文通过建立完善检察监督中的证人保护机制、构建有效的证人保护程序,包括证人保护范围、时间、措施的多样性,切实保障证人的人权,促进行刑衔接案件的顺利进行,推进行刑衔接制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行刑衔接 证人 检察监督 法律规制  作者简介:赵静静,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
摘 要 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社区矫正专业应运而生。但由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编制制约、身份定位不明确以及社区矫正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等问题的存在,致使社区矫正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较低。因此,本文以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社区矫正专业为例,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以期为提高社区矫正专业对口就业率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 社区矫正专业 对口就业 困境  基金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中国外卖急需“线上(法律监管)和线下(政府工商部门和公安机关等)”监管的现状,以2016年10月起执行的《网络食品安全违法查处办法》为背景,以大学生、工商部门和执法机关为主要对象,以武汉七所高校和各大社区为主要调研地,通过实地调研、调查问卷、分析外卖APP等途径,针对外卖食品的安全问题进行跟踪并展开调查探究,探索如何完善管理机制,包括管理法规、管理部门、管理方式、管理效果认定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