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及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专家解读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e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婴儿促纤维增生性星形细胞瘤/神经节细胞胶质瘤(DIA/DIG)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5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例DIA/DIG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为2~19个月。其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大脑半球浅表部位结节状强化灶,囊变多见。肿瘤体积较大,可累及多个脑叶,其中额、顶叶多见。病理学检查显示肿瘤呈神经胶质细胞
目的探究颅脑创伤患者术后脑温(包括脑室内、脑实质内或硬脑膜下腔)、腋温、肛温和膀胱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脑温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多中心前瞻性连续纳入2016年3月至12月期间11家医院的83例颅脑创伤患者,每小时记录患者术后至拔除脑温监测探头期间脑温、腋温、肛温、膀胱温度的变化。结果不同部位的脑温和腋温的差值相比较,硬膜下的温差[中位数(P25,P75):0.10(-0.40,0.40)℃]低
期刊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sTBI)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神经外科收治的幕上sTBI患者193例,其中106例为单侧标准大骨瓣减压(UDC)组,87例为双侧去骨瓣减压(BDC)组。回顾性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影像学病变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DC组与UDC组术前颅内压
期刊
目的探讨同种异基因型的肿瘤细胞及其裂解物与同基因型的肿瘤细胞裂解物作为免疫原制成的混合疫苗对大鼠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方法以同种异基因型的C6细胞及其裂解物与同基因型的9L细胞裂解物作为免疫原制备混合疫苗,建立9L/ Fisher 344大鼠胶质瘤模型,并随机分为空白组、20万治疗组、30万治疗组,每组分别为10只大鼠。于术后第1天进行免疫治疗,观察荷瘤大鼠的生存期,术后第10、20、30、40、50
期刊
目的分析手术措施改进前后,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听力丧失发生率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44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措施改进前患者(A组)203例,改进后(B组)240例。比较措施改进前后听力丧失的发生率。结果措施改进前的203例患者,术后出现听力丧失18例(8.9%),传导性9例,感音神经性9例;措施改进后的240例患者
期刊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对髋部骨折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至12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就诊的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137例,其中髋部骨折患者69例,未骨折患者68例,均行CT扫面并运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和形态学参数测量,包括股骨颈宽度、股骨颈长度、颈干角、股骨头高度、股骨头直径和Offset,并对两组之间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髋部骨折组和对照组经单因素分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