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冰:不断挑战人生新领域

来源 :职业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1988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冠军梦”后继续找寻所爱
  在几百人中被选进什刹海体校时,吴冰才5岁。一年365日,每天至少12个小时严苛的体能训练,她整整坚持了12年。从还不会自己洗澡的小女孩,成长为17岁的花季少女,吴冰送给自己的成年礼物是全国体操和花样游泳的双料冠军。
  “当你不断地在痛苦和疲惫中获得进步,走过来再回头看也不会觉得苦了。”体操和游泳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运动,让她兼具了“刚劲”和“柔劲”,为日后职场的“拼杀”打下身体基础。
  但是,在不到20岁的年纪实现了“冠军梦”之后,吴冰突然感觉自己失去了人生目标。这时,一个去澳大利亚墨尔本当体操教练的机遇出现了,虽然漂洋过海,远离家乡,吴冰依然义无返顾地做出了选择。就这样,她在墨尔本过上了安逸的生活,“一年有半年都是假期,放假就是去海边晒太阳,一躺就是一天。”虽然这是很多人艳羡的生活,却不是吴冰想要的。
  除了体育,我就不能干别的事情了吗?吴冰反复问自己。于是,前后在澳大利亚和美国当了3年体操教练之后,这个不断挑战自我的姑娘向新的领域进发。
  当时,成龙正在拍一部叫《舞台姐妹》的电影,需要一个“会翻跟头”的女孩。而当年的香港,武打女星少而珍贵,刚好杨紫琼又去结婚了,于是有人介绍吴冰去试试。“一开始当然很惨,经常被打得一塌糊涂。但体操底子毕竟在那里,做一些动作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吴冰回忆。
  “打女”不易做,拍戏的日子,基本都是在片场睡觉。一个躺椅便可以满足吴冰对睡眠全部的要求。每天拍完打戏回来,“身上全是紫的青的,磕的撞的,根本没法儿看”。3年下来,吴冰拍了15部电影、电视剧。凭借体操冠军的出身和靓丽的外表,她从跑龙套演到主角,片酬一路高涨,成名在望。
  但是很快,吴冰发现这依然不是自己想要的。在片场,她常常留意到一个女孩总是跑来跑去,为所有工作人员安排时间。作为一个性格上喜欢把控全局、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吴冰几乎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工作。她问别人:这个女孩是什么人?别人告诉她,这是制片。那是吴冰第一次对制片有了概念,“我说我喜欢,这就是我想做的”。


  发现新机遇转型广告人
  找到自己的目标之后,吴冰毅然放弃了可能成为当红明星的机会,开始了创业的征程。1993年,当中国大陆还没有足够强大的广告平台时,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涌入市场,她知道机会来了。于是,吴冰和好朋友肖文阁、美国导演丹·密茨一拍即合,创立了DMG传媒公司,从拍摄电视广告作为起点。而他们三人也在日后成为了长期默契的“铁三角”搭档。
  “一开始需要做的功课太多了,我在广告业第一次试水,就是担任总制片。”但是吴冰接受了这个挑战。一个广告片的诞生,从创意到执行,包括费用支出、拍摄场地、时间、人员的确定,都需要她来一一把关。她曾经遇到过工作人员撞到消防喷淋开关而淹了整个摄影棚的情况,也曾为了拍日出而连夜住在烽火台,还曾在零下15摄氏度的棚里待过一个月。但是因为喜欢,吴冰从来没有一句抱怨。
  几年来,吴冰主持拍摄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广告,但最让她津津乐道的还是2004年赢得德国大众的那场品牌战。当时,吴冰带领DMG团队为一汽大众做服务,得到参加竞争德国大众的比稿机会。留给DMG的时间只有三周,而与此同时Saatchi&Saatchi、O&M、Grey、BBDO、DDB等多家广告公司已严阵以待。除了时间不够,另一个难度则是如何让评委都满意,“比稿有四个评委评审,你要让一个评委满意容易,但同时要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四个评委都满意,你只能提供最牛的创意。”吴冰说,“但既然我们决定做,就一定能够做好。”为了拿出更好的创意,吴冰无时无刻不在想方案,“完全不睡觉,玩了命地干活”。最后出人意料的是,比稿的结果很成功,评委们被打动了,吴冰拿下了这一单。
  这次比稿对DMG而言是一次里程碑式事件,此后,公司的重心由上海迁至北京,新的地点迎来更多新的客户,DMG也正式从一个广告代理公司成为集广告和整合营销推广的专业国际广告公司。
  为好莱坞带去中国元素
  虽然从2007年开始,中国电影市场就开始进入投资热潮,但是吴冰和她的合伙人依然按兵不动。直到2009年,中国电影院的放映屏幕达到5000块的时候,中国电影的市场化规模达到了新的临界点,吴冰才开始正式试水电影业。
  试水的第一枪打在了国产主旋律电影——《建国大业》上。直到现在,吴冰依然认为这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2008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达43亿,而2009年总票房飞跃至63个亿,这就是‘天时地利’;选择和中影合作,因为他们是这个行业的老大,这就是‘人和’。”于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帮助下,DMG将一个主旋律的献礼影片变成了具有好莱坞商业模式的“数星星”电影和品牌联合的成功案例。
  而之后选择的实验片则是热销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的电影版。没想到的是,在上映之前DMG就已经通过广告植入收回成本,而后续的票房收入、网络版权、衍生品收入等都变成了利润,最终票房收入更是超过了1.3亿元。
  “从建国系列到杜拉拉恰好实践了我心里的一个步骤。”吴冰认为,“做电影要迈过几道坎儿,第一个是中国,第二个是华语,第三个是亚洲,第四个是国际。中国是两个市场,政策主导的市场和老百姓主导的市场。前一个不喜欢,你进不去;后一个不喜欢,你赚不了钱。所以这就是中国的实际情况,两个都要抓住,缺一个都不行。”
  两炮走红之后,吴冰开始考虑下一个目标了。她问自己,电影产业最大的空间在哪?回答只能是好莱坞。事实上,凭借DMG的CEO丹·密茨的好莱坞资源,DMG早在中国代理过多部美国大片的宣发,包括《暮光之城》、《生化危机:战神再生》、《赤焰战场》等。
  而DMG第一部和好莱坞深度合作的电影则是2012年上映的《环形使者》。由于DMG的推动,该片特别安排在中国多处取景,并邀请了中国演员许晴加盟。
  之后的《钢铁侠3》中国特供版、《超验骇客》以及《变形金刚4》,中国元素越来越渗透进好莱坞大片中。为了获得充分的信任,DMG需要完全做到透明和国际化,并要了解好莱坞的游戏规则。虽然投资占比不多,但DMG全程参与了影片从前期策划、资金投入到剧本、选角、拍摄、宣传、发行、上映及电影衍生品等各个环节。
  而为好莱坞带来中国元素的同时,吴冰也被好莱坞团队的“专业精神”所打动,“每个人做自己的事情都非常专注,就连茶水阿姨都好得不行。当每个人的工作都做到淋漓尽致的时候,大家就会很舒服,舒服的时候心情就会很愉悦,工作起来就有效率,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吴冰常说自己就像一支开弓的箭,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头,后面就是悬崖。所以她很少回首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而是不断向前挑战人生的新领域,“对我来说,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不要浪费你的生命。”
其他文献
最近网上热炒的怀孕美女硕士带娃和帅气老公参加毕业典礼;博士夫妻带刚满月的娃领取博士学位证书等,都被广大网友称为人生赢家。所以,当我们的新媒体编辑,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职业女性”的微吐槽栏目里抛出“你心中的人生赢家是什么样子?”的问题时,我做了如下回答:“世俗眼中的女赢家是长得美,学历高,老公帅,还有钱,儿女全,无负担!”可是,现实生活中,这么完美的人生会一直存在吗?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人是在某一
期刊
[职场情绪事件]  柳倩倩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职业女性,在一个财富500强跨国公司中担任中层经理,给人的印象很谦和有礼。但在工作中却遇到了苦恼:她的上司是一个美国人,在她看来,非常强势。比如开会,他会逼着每个人发表意见,如果不发言,他就会认为这个人没有主见,不会沟通。以和为贵的倩倩则觉得,有些话特别是不同意见公开说了,会有损他的面子;遇到摩擦冲突的时候,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也是对老板的尊重。但时间
期刊
7月的丹麦被绿色所覆盖,刚经历了一场阵雨,建筑和植物都焕然一新。我拦住一辆的士,前往哥本哈根最著名的地区——新港(Nyhavn)。来自保加利亚的司机和我相谈甚欢,他也乐意当名临时导游介绍哥本哈根。当远处出现一道雨后彩虹的时候,他竟然比我都激动,干脆停下车来一起欣赏。  “有趣的丹麦。”我想着。在这里生活的每个人仿佛都没有世俗的困扰,虽然他们早已经习惯了让游客惊呼不可思议的古老建筑,但却对我们习以为
期刊
经典的延伸者———罗斯·玛丽·布拉沃(Rose Marie Bravo)  1997年,当布拉沃拿到Burberry首席执行官的任命书时,她清楚地知道这个有着148年历史、以生产经典格子图案闻名的老厂已经衰弱不堪。然而经过她的革新后,Burberry的年销售额从低谷时期的4.7亿美元一下跃升至10亿美元,以前被人们称为“老男人的格纹风衣”又成为时尚人士首选的奢侈品。  其实在未进Burberry之
期刊
她们是一群爱设计的女人,  她们有天马行空的思维、灵巧的手指和对美的狂热。  在她们的画笔下,建筑是灵动的音符,汽车被赋予了飞扬的个性;  在她们的图纸上,连衣裙有着整个夏天的色彩,陶瓷上也可以讲述一个故事。用横平竖直的线条带来律动的节奏,在坚硬冰冷的画板上描绘出氤氲的风情。以女人的细腻和男人的硬朗实现自己对设计的痴梦。  她们是设计界舞动的精灵,  用轻盈的舞步和曼妙的身姿在自己的设计领域里跳着
期刊
2014年,盛夏。  蝉声叫得此起彼伏,心乱,但步伐不能乱。一直想提笔写写女建筑师的全盘盛开的美好时代,我们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因为艰难,因为辛劳,因为看不到彼岸,因为根本就没有终点站。  建筑学有个区别于其它专业的最大特点,基本每一个走进建筑学堂的人都怀着自己的小心思、小理想、小目的。在我们建筑圈里,几乎是没有人敢拍着胸脯说,我是糊里糊涂上了建筑这艘贼船的。  50%的我们,家人就有从事建筑
期刊
别人在学扮美,她们在学审美;  别人在描眉毛,她们在描现状;  别人在做面膜,她们在做草模;  别人在画眼影,她们在算阴影;  别人在做发型,她们在做模型;  别人在玩手机,她们在举相机;  别人在看电视,她们在画透视;  别人在谈恋爱,她们在谈方案;  别人在写日记,她们在做设计;  别人风花雪月,她们披星戴月。
期刊
从古至今,男人和女人都像是两拨不同星球的来客,在思维碰撞的设计界也不例外。  在男设计师眼中,女设计师是性感泼辣的“白骨精”还是样样都行的“女汉子”?在女设计师心里,男设计师是远方光芒万丈的“男神”还是身边庸碌无常的“同行甲”?设计界的男人和女人之间到底是惺惺相惜,还是针锋相对?  本期,《职业女性》杂志特邀“江湖”中两位资深的男女设计师,聊一聊他们心中的异性同行以及设计的本质——  《职业女性》
期刊
见到刘清扬,是在她明亮的会客厅里,靠窗摆放着一张她自己设计的斑斓的沙发。初次相逢便有一种被惊艳到的感觉,她的眼睛清澈得像一个少女,神态慵懒得似一只猫。很难想象,这位年轻安静的女孩便是业内知名独立品牌Chictopia的创始人,一线明星钟情的服装设计师,中国最美的“印花女王”。  三个城市杂糅的气质  由于在北京出生,在香港长大,而形成自己价值观的时候身在伦敦,刘清扬的身上有着这三个城市交错杂糅的元
期刊
她曾经是奔驰汽车公司德国总部唯一的女设计师,而如今是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前瞻设计中心首位设计总监。她是男人扎堆的汽车设计师里让人醒目的柔和色彩,她是来自草原的内蒙姑娘乌林高娃。  阴差阳错踏进设计行  一个精致瘦弱的女人,为什么会选择汽车设计行业?乌林高娃坦陈自己的初衷并不是汽车设计,“当时我是想考时装设计,但后来阴差阳错就考了工业设计。”于是,乌林在全国最好的美术院校中央工艺美术美院(现清华大学美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