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形象与世界万物的多边两柄——钱钟书比喻哲学论析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b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小说史上,没有一位作家能如钱钟书创制如此令人目不暇接的新譬奇喻;而在当代学术著作中,也未有一部能如钱著给予比喻现象以如此丰富而深入的理论说明和发现——即使是专门的文艺语言学、修辞学著作,甚至是径以“比喻研究”标目的著作。比喻自然是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运用中一个极基本的修辞手法;但对钱钟书而言,意义却并不限于此,在这里,比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并进而意味着一种“文学语言的擅长”(《七
其他文献
中央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出发,提出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地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三项学习教育活
<正>~~
[本文作者是贵州大学历史系教授张振佩先生。张先生生前撰有《史通笺注》、《史略笺证》《李义山评传》、《成吉思汗评传》、《岳武穆》、《左宗棠》、《守拙斋杂稿》、《学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搜集了张爱玲与夏志清先生的通信118封,另有夏先生的回信16封半(见夏序说明)。张爱玲给夏先生目前现存最早的一封信是1963年5月9日,最后一封信是1994年5月2
中国不发达地区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当我们与东部发达地区进行全方位比较时,不发达地区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且这种差距呈日益扩大的趋势
欧洲华文文学长期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欧洲没有真正的移民政策,华人移民数量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再加上欧洲本土强势文化的压力下,华文作家人数稀少分散,大多是单打独斗。欧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