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散文中的“人文山水”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p7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的“散”看似一种写作形式,实则是展现独特思想的理性创作。余秋雨在散文领域可谓独树一帜,代表作有《文化苦旅》《行者无疆》等。对余秋雨散文的解读,褒贬不一。无可否认,余秋雨的散文像萤火般璀璨文坛,但同时也引起一些学者的种种非议,特别是关于史料知识的错误颇多。在对余秋雨散文的全景式扫描与解析中,“人文山水”下的散文创作魅力通俗而不流俗。其人文魅力更是特色,文字通俗易懂,题材广泛涉猎,在知性与感性上洞悉生命、世事,为人们展现了难能可贵的“人文山水”画卷。
  余秋雨是中国文坛的一面旗帜,其散文所展现的独特艺术魅力奠定了其在散文界的显著地位,他被称为全球华人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伴随余秋雨散文热的飙升,来自其他领域的批评也不绝于耳,如历史知识层面、学术责任层面等不同的声音。但是,普通读者能从余秋雨的散文中获得对人生、对世界、对艺术的某种启迪,站在客观的层面来品读余秋雨的散文,从其眼中的“山水”世界领悟其山水文字下的文化意蕴。对于自己散文创作中的山水人文情结,余秋雨写道:“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与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可见,人文山水并非对真实史料、古迹的客观陈述,更是融入了余秋雨自身的人文理解,使人感到真诚、质朴与亲切;解析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内涵,使人领略中国文人的生命品格。通俗而富有哲理的散文在沉思、回味中让每一位读者享受文化的熏陶。
  一、余秋雨笔下的“山水”人文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是一种修为,也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境界。余秋雨在写山水时采用的技巧与很多作家都不同。余秋雨将乡情、哲思、批判融入对山水的理解中。其既非真实之山水,也非想象之山水。余秋雨在山水游历中或以文化为背景,或以山水场景为背景,从中国文人的人格层面来挖掘人生的真谛,在山水描绘中将个人的人生感悟、哲理批判与山水文化交相融合。在《一个王朝的背影》里,人们看到了他对历史的审视与观照;在《千年一叹》中,他带领人们走入远古文明,洞见前所未有的历史人文;在《乡关何处》中,人们聆听他的乡情;在《苦闷的解脱》中,人们慰藉人性的反思。事实上,余秋雨的散文将祖国的山水画卷与民族文化、华夏文明进行了统合,汇聚而成一篇篇独具人文意蕴的深刻体悟。
  山水景观的挖掘在余秋雨的笔下充满了神奇与瑰丽。在《都江堰》中,余秋雨歌颂都江堰,称其赛过长城。在余秋雨看来,山水的人文价值不能仅仅体现于固化的真实,更应该造福于民。余秋雨之所以强调“激动人心”的奇迹,就是因为,长城虽美,却僵硬;都江堰的美,在于灵动,在于对世代人民提供了灌溉服务,滋养了一代代名人先贤。以文化的视角审读山水,余秋雨将焦点放在山水的实用价值与历史贡献上。长城的雄伟,难抵都江堰千百年来对两岸民众的滋养,更从哲学思辨中反讽了长城为封建统治者所修,而都江堰却为人民造福。同样,与三峡相比,“白帝城”也是山水古迹。李白用诗句来传播“白帝城”的威名,从滔滔长江水中探寻古人的遗迹,感悟历史的魅力。“白帝城”的人文价值,在余秋雨的笔下,将“诗情”与“战火”熔铸。余秋雨在散文写法上是讲究的,看似不相关联,却着意进行衔接。三峡的风光是绮丽的,余秋雨却在《三峡》篇头写自己误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接着,对“白帝城”的描写,他却从广播中京戏《白帝托孤》写起。原本是一首诗与另一出京戏,两者与三峡又如何存在内在关系?李白所处的年代,与刘备又相隔五百年,为何要在散文中进行联系?余秋雨在散文创作笔法上,之所以进行多维“熔铸”,其视野是建立在中华山水的情缘上。回溯李白船来船往彩云间,再睹尸横遍野的历史战火,长江水获得了载轻舟的伟力,也成为熄灭战火的清流,实则被余秋雨赋予了全新的精神意旨。
  余秋雨对散文的创作意象,由自然山水联想到人文山水,再从山水人文世界产生文化的光华,饱含着对山水人文的高度浓缩与概括。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在哪里?甘肃玉门。唐朝诗人王维在《渭城曲》中先写了渭城的景致,再写“阳关”来感念深沉的惜别之情。余秋雨借用《渭城曲》中的“阳关”,将之转化为“心头的故乡”。读《阳关雪》,余秋雨的“阳关”不再仅仅是王维笔下的山水古迹,更是现代人的“精神故乡”。余秋雨的散文不仅融合了历史的嗟叹,更潜藏着哲思的魅力。带着对历史的厚重与责任,余秋雨在散文中也频频抒写对历史的追思与缅怀。他用自己的体悟来观照中华民族的文化是非,转换为沉甸甸的历史哲思。同样,在《道士塔》中,余秋雨质问冒昧无知的道士“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余秋雨高度赞扬了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又从王朝的兴亡变迁中贬抑了颐和园的“劣迹斑斑”。从余秋雨的山水意象中可以看到,余秋雨用文化的眼光注视山水的情怀,饱含着文人的忧患意识与理性哲思。
  二、余秋雨散文中通俗而不流俗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单位,在余秋雨的散文里,其语言的艺术魅力与其人文哲思是密不可分的。在余秋雨作品的语言叙述与表达中,侃侃而谈的文风,感性与知性的融合,为读者呈现雅俗共赏的艺术风范。在艺术理论领域,余秋雨是大家,其扎实的戏剧文学功底,成就了其作品通俗而不流俗的艺术效果。在作品语言中,小说化的构思易于读者阅读、理解,且在艺术旨趣表达与建构上更易将历史现场与故事情节娓娓道来。事实上,比起晦涩的哲学论著,余秋雨的散文在阅读中为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更在平易中独树典雅,在通俗中展露才情。在《道士塔》中,以鲜明的例证来反思历史,批判文化。正是在余秋雨通俗的语言里,将俗道士与雅文化建立勾連,形成文化反思力。在《一个王朝的背影》里,余秋雨以历史反思为主题,从历史课堂上的小小误会谈起,穿插更多关于帝王的趣闻,让作品的意境刻画地更加引人,如对道光帝的嘲讽,“道光帝没有什么才能,就知道艰苦朴素,穿着打补丁的裤子,朝臣也跟着模仿,这个朝廷,恐怕是没有多少气数了”。在好笑之余,读者仿佛从中洞见一个朝代的倾覆近在眼前。
  同样,余秋雨的散文也会抓住读者的心灵,使读者获得情感共鸣。在《庙宇》中,禅房的灯与女教师宿舍的灯不仅仅是两个人在“做课”,更是以形象的比喻来突显严肃的主题。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一面是宗教,一面是世俗。两种文化的交错、碰撞,在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中,显露出特有的人文智慧。人文题材是余秋雨散文创作的重要内容,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的散文有观景,有抒情,有对文化的反思,有对苦旅的精妙感受。从余秋雨的“山水”到“人文”,在博古通今中将“感性”与“知性”进行了串联,让读者在领略山水、文化、哲思、意境中,读出了文字里的厚重与沉淀。的确,在余秋雨的散文里,感性的语言、知性的历史让读者从中感悟到余秋雨的学者智慧与气质。在《沙原隐泉》中,余秋雨将登山的经历与心理感触进行描写,“你越发疯,它越温柔……”,发出“人生真是艰难”的生命喟叹。
  三、结语
  余秋雨的散文,无论是热捧,还是批评,从文化内涵上,总能让读者品鉴浓郁的历史、人文与山水情结。正如余秋雨所言:“我是个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属于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接受文化和传承文化。”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2019年度一般课题“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9)—JKGHYB-057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媒体出现并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传统的视觉艺术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从容应对数媒语境下带来的考验和挑战,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介绍了数字媒体和视觉艺术,通过分析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发展,并提出了视觉艺术的创新方法,希望在视觉艺术向前发展的道路上提供一些帮助。  在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下,人们的观点和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渐
期刊
艺术创作是一个充满艰辛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唯一性、想象力和原创性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其中原创性至关重要。艺术的原创性根植于人们对世界整体的认知,对人类思维观念的深入了解。海德格尔在《林中路》中将艺术的本质归结于“存在者的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对于“真理”问题的深入探寻,使人们认识到人类的思维与周围世界密不可分,相互依存,正是这种紧密的联系指引和影响着人们的创作。人类与世界联系影响着创作的基本
期刊
雕塑作为一种人们寄托情感,并且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和方式,属于传统文化。现代雕塑与传统雕塑既有差异,也有联系,因此为了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人们需要注意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传承和创新。本文首先介绍传统雕塑对现代雕塑艺术产生的重要影响,然后分析现代雕塑工艺行业的发展现状,介绍当代雕塑与传统雕塑的差别,最后提出中国传统雕塑传承与创新的有效手段。  雕塑作为一种装饰品,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公众场合、个人家庭
期刊
图形是人们视觉感官中最容易捕获的元素,同时图形也是最能够体现设计理念的重要元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视觉艺术现状的分析,梳理图形(图像)的观念、创意思维、方法等内容,使得大众更好地欣赏视觉艺术作品。  图形(图像)的创意与表现,是指通过深刻思考和系统分析,充分发挥形象思维和创造力,将想象和意念形象化、视觉化。现代意义上的图形研究,始于格式塔“完形”心理学的完善。本文讨论的视觉艺术以架上艺术形式为主,同时
期刊
大自然中,色彩万千,对于华夏文明来说,青、赤、黄、白、黑这五色最为特殊,因为它们不仅仅是五种颜色,还代表中国文化的五色。五色一经诞生,就好像一套精神制服,融入了古代社会生活。  一、红  红色与中国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甚至可以说中国人生命的全程都与红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传统礼俗中,婴儿出生时要包上红色的襁褓,满月了要吃红色的鸡蛋,婚礼也以红色装饰为主。即使去世了,也会用一口朱色的棺材作为最后的
期刊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历史文明的窗口,已经成为城市公共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地标。素有“汉简之乡”美誉的甘肃为解决其汉简展示和合理利用的发展困境,于2019年9月24日在兰州市七里河区马滩片区开工建设甘肃简牍博物馆。在此建设之际,本文简述甘肃简牍博物馆的发展背景,分析甘肃出土简牍的价值与作用,说明其建设意义与必要性。  一、甘肃简牍博物馆的发展与建设  甘肃简牍博物馆作为一家以简牍收藏展示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
期刊
作为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做得并不完美,不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逐渐流失的窘境。目前来看,如果没有继承人,没有传统文化的保护,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很难传承下去。国家、社会和大众必须重视和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诸多问题。国家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持力度,投入人力资源进行文化研究,建立培训机制,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青年人的发展
期刊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在自身的发展中体现出很强的传承性和交际性。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会导致语言差异和交际方式差异,而学习和了解东西方语言交际差异,有助于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误会与矛盾。本文主要从东西方语境差异和东西方语言差异两方面阐述了东西方跨文化交际的语言差异。  一、语言和文化  何谓文化?古往今来,一些国内外的学者对文化给出过不同的定义。另外一些学者主张“最好不下定义”,这一
期刊
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其生活的北京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过程为线索,描绘了旧社会的黑暗及其对底层人物的压迫。作者对时代的把握和对复杂人性的描写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小说中的底层人物作为社会中“边缘人”的存在,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是社会阶层中不可或缺的群体,因此作品中底层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一、再现社会的斗争和压迫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定建立在真实的社会环境基础之上,
期刊
王国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提出“悲剧”概念的学者,在其《〈红楼梦〉评论》一文中,他结合叔本华的“三种悲剧”学说,评论《红楼梦》中的悲剧精神,为中国悲剧美学的研究开了先河,其悲剧美学思想在《宋元戏曲史》一书中又进一步地阐释和升华。本文以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一文为出发点,从王国维悲剧美学概念中的人生哲理观、审美伦理观和审美价值观等方面探究其悲剧美学思想。  《〈红楼梦〉评论》是王国维于1904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