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课堂中应用“事件策略”,提升学生“健康生活”素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i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健康生活”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之一。笔者在生物学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有针对性地提炼、重构“生物科学事件”中蕴含的课程资源,即运用“事件策略”有侧重地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素养。
  关键词:事件策略;健康生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54-1
  一、事件策略与“健康生活”素养释义
  1.事件策略的含义。
  “事件策略”,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在“生物科学事件”中学习、成长的策略。具体地说,就是在生物学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征和教学条件,有针对性地提炼和转化“生物科学事件”中蕴含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1]。
  2.健康生活素养的含义。
  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健康生活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之一(国家教育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协作组,2016.09)。
  在生物学教学中,人既是研究主体也是研究对象,在认识与探究细胞、个体、种群等生命系统过程中,学生逐渐了解生命的各个层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需要认识自我,包括生理的与心理的变化、生长,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取向:亲近自然,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生活”素养的培养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
  2003年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健康生活章节,教师一般在不同的章节中通过几句话或个别案例提及健康生活的重要性,然后继续回归主体知识的讲授,学生对健康生活理念印象不深,更不要提提升学生的健康生活素养。而通过已有的生物科学事件或预设的生物科学事件,使学生在事件中体验正确的生活方式、认识自我(同伴)、充分发展身心,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正确的世界观乃至人生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事件策略应用于提升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具体途径
  1.突出主题,重视生物科学史中的事件。
  生命科学史是以生物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轮廓,以科学发展历程中带有重大转折作用的课题及事件为主线,用详实的资料论述科学家的创造性劳动,生动地描述他们进行科学探索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同时也对生物学发展的逻辑和社会历史背景等重大问题作出一定的评论。[2]
  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及“健康生活”素养培养的需要,可对相关史料进行整理,通过适当的增减,做到突出其主题和关键事件。如在学习DNA的双螺旋模型时,可适当地补充卡文迪什实验室,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查格夫法则”以及威尔金斯与富兰克林的X射线图像等,这些都对沃森与克里克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这段科学史的学习,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认识遗传物质,认识生命是一个锲而不舍的充满艰辛的过程,科学家们在此过程中勇于创新、善于合作和无私奉献。
  2.合理拓展,注重事件与学生的联系。
  什么样的生物科学事件可用于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素养,笔者觉得可以这样选择:
  (1)以学生实际出发选择事件。高中生已具有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心理素质仍在发展之中,有时候还不能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在选择生物科学事件时,应尽量生活化,从学生实际出发,这样容易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更易理解并参与进来。
  (2)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事件。兴趣是一个人乐于积极地接触与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通过选择合适的生物科学事件,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都事半功倍。
  3.关注活动,积极创设生物学事件。
  生物课堂是生物教學的主阵地,但是通过创设生物学事件,即利用有主题的生物课外活动可以起到更积极的效果,达到更好地提升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目的。简单的讲,生物课外活动是在生物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3]生物课外活动包括参观、资料搜集、访谈、研究性学习等形式。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无论哪个国家都非常重视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在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1与必修3中三次出现了相关内容:资料分析(必修1第4页、必修3第36页);科学·技术·社会(必修3第41页),可见编者对健康生活的关注。笔者以世界艾滋病日为契机,联合区疾控中心设计了“走入社区宣传艾滋病知识”的活动。在活动前,教师要求高二的学生设计一张艾滋病宣传的小册子(查找资料,合作讨论,医生指导,定稿印刷)。活动当天,学生走入社区进行宣传,到疾控中心参观学习。
  以艾滋病宣传为主题,师生共同创设了这样的生物课外活动(生物科学事件)。通过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参观与活动,将课堂中的知识运动到生活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宣传了健康的重要性,意识到生命的宝贵,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他人与自我教育的效果。
  提升学生的“健康生活”素养,关系到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我们应当充分挖掘并创设生物学事件,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素养,为他们的茁壮成长奠基。
  [本文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事件策略”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批准号:Cb/2013/02/00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朱建.“事件策略”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申报书,2013(02).
  [2]郑春和.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J].生物学通报,2004(11).
  [3]郭崇章,付鸣佳.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J].中学生物学,2013,v.29;No.193(07).
其他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还没有引起有关领导的足够重视,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实施办法;而教师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业应实现多样化,提倡通过体验式活动来获取知识。教师应精心设计创新作业,指导学生灵活应用不同方式体验,重视体验过程,创造积极和谐情感氛围,及时进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主题班会可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可以开展爱国
由海关总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该办法于去年4月1日实施。这也将是自2004年6月1日颁布实施新的《汽车产业发
有网友因 PⅢ 550E开涨,预算 超支,将初定的TNT2M64换成了Trident9880。之所以选9880,是因其较为出色的性价比。但从春节过后,9880就一直缺货,所以柜台迟迟找不到此卡,后终觉得一块双剑9880。打开包装一看,做工极糙,明显
早在2003年12月.浙江省临安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意见》。随后在锦城街道平山、马溪两村先行临试点,又在玲珑卦畈等9个村实施了这项工
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具有语言与社会的双重身份与特质,比普通词语更具有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2010-2011年出现的流行语进行分析,以流行语的传播方式为切入点,结合
2006年1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本刊记者从会议上获悉,200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重点要抓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一、维护党的纪律,为
目的:探讨对乙酰氨基酚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按照对乙酞氨基酚的药理毒理以及安全用药剂量来指导用药。结果:在儿科和妇科中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时需要合理使用剂量和合理的药
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产品分配关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