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例中晚期宫颈癌放疗患者行阴道冲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139例中晚期宫颈癌放疗患者行阴道冲洗的必要性。 方法:在我科选取139例中晚期宫颈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71例,放疗全程进行阴道冲洗,1-2次/天,放疗结束后继续行阴道冲洗或回当地医院继续冲洗坚持6个月。1次/天阴道冲洗;对照组为68例,经全盆腔体外照射后,1次/周后装腔内放射治疗,坚持每天阴道冲洗护理。 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全过程配合阴道冲洗护理良好,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的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经X2检验P <0.05,差异有显著性,盆腔炎症经X2检验,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放疗后患者坚持阴道冲洗可以有效预防宫腔感染,阴道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加强阴道冲洗是预防宫颈癌放射治疗并发症必不可少的护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宫颈癌 阴道冲洗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012
  13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radiotherapy douching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Liu Wei Sun Yiping Chen Lei
  Abstract:Objective:Investigate 139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radiotherapy line the necessity of douching.Methods:Select the patients in our department,139 cases of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radiotherapy as the research object,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1 cases,radiotherapy whole vagina washing,1-2 times per day,after the end of radiotherapy for vaginal douching or back to the local hospital to continue flushing persist for 6 months.1/day vaginal irrigation; 68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after in vitro irradiation total pelvic,1 times/week afterloading intracavitary radiotherapy,at the end of every vagina washing care.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observation group during the treatment with vaginal douche good care,good therapeutic effect,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X2 test P<0.05,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by X2 test,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o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In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after radiotherapy patients adhere to the vagina flushing can be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intrauterine infection,vaginal adhesion complications occurred,strengthen vaginal irrigation is essential for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to prevent cervical cancer radiotherapy complications.
  Keywords:Cervical cancer Douching Care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12-01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癌症死亡率中排第二。[1]如果宫颈癌患者能够早期就诊,得当治疗,治愈率是较高的。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过程中,放射治疗(含近距离后装腔内照射和远距离体外照射)是首选的治疗方法。[2]宫颈癌的腔内治疗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以阴道并发症最高。其直接原因是放射源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引起,其间接原因是放疗期间阴道冲洗不彻底所致。[3]因此,加强阴道冲洗是预防宫颈癌放射治疗并发症必不可少的护理干预措施。现将我科2012年1月~2013年2月对139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取放射治疗与护理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分析2012年1月-2013年2在我科住院的行放射治療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39例,年龄在29-75岁之间,平均年龄52岁,其中Ⅱb期患者46例,Ⅲa期患者58例,Ⅲb期患者为35例,诊断为宫颈鳞状细胞癌,观察组71例,放疗全程进行阴道冲洗,1-2次/天,放疗结束后继续行阴道冲洗或回当地医院继续冲洗坚持6个月。1次/天阴道冲洗;对照组68例,经全盆腔体外照射后,1次/周后装腔内放射治疗,末坚持每天阴道冲洗护理。   X2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文化程度,放射剂量等无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中晚期宫颈癌一般先行全盆腔照射,其后进行盆腔野照射加腔内后腔放疗。①全盆腔照射:选用高效能电子线照射,5次/周,DM 2GY /次,总剂量50GY。②盆腔4野照射:4次/周,DM 2GY/次,总剂量50GY。③腔内后装放疗,采用192铱后置腔内治疗机,[4]1次/周,一次照射剂量6GY,总剂量30-40GY 。
  3 结果
  观察组治疗全过程配合阴道冲洗护理良好,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X2检验P <0.05差异有显著性,盆腔炎症经X2检验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并发症比较
  4 护理
  4.1 心理干预。放射治疗患者住院时间比较长,患者容易出现厌烦,尤其是妇科肿瘤患者,害羞,不安,孤独,自卑心理上升,同时患者对来自配偶关心程度比较敏感,因此,护理干预应把患者做为一个整体,针对女性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从知识背景,家庭成员等方面着手进行心理安慰,疏导情绪,尤其要将治疗期间以及治疗完成后出院期间配合阴道冲洗的重要性告知给患者及家属,让家属积极支持患者的护理工作。
  4.2 阴道冲洗的护理。协助患者平躺在妇科检查床上,取截石位,充分暴露外阴,臀下垫一次性治疗巾,操作护士先用1-2个碘伏棉球消毒外阴与周围皮肤,最后是肛门。然后铺上洞巾暴露阴道口,左手持妇科窥器斜角插入阴道口,在横向进入底部,撑开窥器使宫颈穹窿得到充分暴露,右手持连接冲洗液的肛管,护士操作动作要轻柔,左右缓慢转动肛管,以免用力过大引起疼痛或碰伤病变组织而引起出血,出血时要及时阴道填塞纱布以压迫止血,严重者做好抢救准备。冲洗过程中,注意观察阴道分泌物的颜色和气味,患者月经期及阴道大量出血者,严禁冲洗,冲洗液温度适宜,一般为38-42度,沖洗过程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用物一人一物,防止交叉感染。
  4.3 盆腔炎症的防治。阴道炎宫腔积脓或盆腔感染是腔内治疗宫颈癌容易出现的早期并发症,腔内放疗达到一定剂量后,阴道壁宫颈管内膜因放射性炎症容易导致纤维化,阴道冲洗是关键,护士操作动作要娴熟,由于肿瘤组织表层容易脱落溃疡,在清除易坏死物时易发生接触性出血,如出血过多,应及时用碘伏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对宫颈肿瘤坏死感染者,可局部用2%碘伏溶液或2%过氧化氢溶液局部消毒,重点清除坏死组织,保持宫颈管通畅,减少宫腔积液的发生。
  5 讨论
  宫颈癌放疗后,宫颈及阴道粘膜形成以纤维渗出和白细胞为主的白色假膜覆盖肿物,白色假膜一般于放疗后3个月左右消失,此阶段如果没有配合阴道清洁,即使肿瘤消退情况良好,但由于肿瘤局部对感染炎症的防御被破坏,加上阴道分泌物增多,可因坏死脱落物不能完全排出体外,而导致细菌繁殖加快,合并感染机会增加,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宫颈癌放疗后,患者应坚持阴道冲洗6个月,以防止感染,促进上皮愈合,并且定期随诊探宫,以防止阴道粘连保证宫颈管通畅。
  阴道冲洗操作简单方便,患者可以在护士指导下,学会自己在家正确使用专用冲洗器进行冲洗方法[5],尤其是出院后期护理得当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能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2007.11月9.1025页
  [2] 陈昆田.近距离放射治疗宫颈癌(Ⅱ期,Ⅲ期)的远期疗效.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97;169
  [3] 韩红玉.宫颈癌新辅助化疗超选介入术后的护理要点.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8.(26)85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16例住院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1=61)常规服用利血生、地榆升白片;研究组(n2=55)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化疗前及化疗后1、2、3周分别查血常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组WBC在化疗后1、2、3周均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WBC在化疗后1、2、3周均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140例神经衰弱、高血压、溃疡病以及慢性肝炎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40例患者在药学保健中均应用药学心理学进行治疗。结果:本组140例患者中,由于纯粹的心理效应症状出现好转的122例,有效率为87%。结论: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的改善各类患者的病情,促进患
期刊
摘要:乳腺增生严重危害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乳腺增生疾病中存在细胞凋亡。目前对细胞凋亡的研究涉及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与医学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热点,今年来我国中药对乳腺增生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取得一定的进步。本文就近年来中药干预对乳腺增生组织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作一综述,旨在阐明中药干预下细胞凋亡在乳腺增生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药 乳腺增生 细胞凋亡 表达  Doi:10.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构型与心房纤颤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71例,按超声心动图Ganau分类方法再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四组:左心室几何构型正常组(NG组,1468例),左心室向心性重构组(CR组,324例),左心室向心性肥厚组(CH组,792例),左心室离心性肥厚组(EH组,1087例)。结果:与NG比较,CR组、CH组和EH组的房颤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与CR组
期刊
摘要:目的:应用新型镂空式金属导板于不翻瓣立刻修复中,并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导板制作要求,制作镂空式金属导板,并应用不翻瓣种植手术中并立刻修复,12例患者采用导板辅助植入28枚种植体,术后3个月最终修复,修复后定期牙周根尖片检查,跟踪一年。结果:12例患者28枚种植体一年存留率为100%,无基台松动或永久修复体松动,种植体颈部偏移距离在1.5mm范围内。结论:利用鏤空型金属导板可以在术前确定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贵州省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贵州省2010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省2010年麻疹发病率0.22/10万,病例数较2009年下降66.53%,為历史最低水平。发病主要集中在0-6岁组。实验室确诊病例占总病例的80.72%。结论:贵州省2010年麻疹控制取得显著进展,应强化常规免疫基础,不断提高含麻疹类成份疫苗及时接种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上抗生素应用的不合理现象,并提出合理用药的实施方案。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的门急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药理学知识、药品使用说明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分析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类型、产生原因和发生比例。结果:共审查各类处方41867张,其中包含抗生素的药方共18540张,药方比例为44.28%;存在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药方共226张,占所有抗生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盐酸文拉法辛治疗慢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笔者所工作单位收治的101例慢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案给予止疼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配合盐酸文拉法辛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疼痛程度降低,抑郁程度下降,睡眠质量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与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恶性事件不断涌现,在儿科临床工作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改善这一现象,从而有利于疾病的诊治。在儿科临床工作中要注意沟通的技巧性,与患儿的沟通,与家长的沟通,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儿科 医患沟通 医患关系 沟通技巧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007  To explo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群体脑CT差异。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30例健康体检者,均予以西门子SOMATOM Emotion 6 clice 脑CT设备行脑部检查,对比两组受试者脑CT特点。结果: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CT扫描发现17例弥漫性脑萎缩(56.7%,17/30),其中1例表现为双侧脑室旁核密度加大;1例小脑萎缩明显;3例侧脑室扩大,为髓质型征象;5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