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抗生素的应用不合理现象和合理用药思路研究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eris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上抗生素应用的不合理现象,并提出合理用药的实施方案。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的门急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药理学知识、药品使用说明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分析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类型、产生原因和发生比例。结果:共审查各类处方41867张,其中包含抗生素的药方共18540张,药方比例为44.28%;存在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药方共226张,占所有抗生素药方总数的1.22%;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类型为:用药时间不合理162张,药理性拮抗21张,超剂量用药16张,溶媒不当13张,无指证用药9张,重复用药3张,不良反应相加2张。结论:导致临床抗生素引用不合理现象的原因较为多样,要正确认识抗生素应用不合理造成的危害,加强药物应用管理,提升抗生素应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抗生素 不合理用药 改进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02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22-01
  抗生素作为西药领域的重要内容,在使用初期阶段对于医疗水平以及人类身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使人们增强了面对疾病时的信心。但是随着抗生素种类和新剂型的不断增加,临床上抗生素应用的不合理现象也呈现出爆发趋势,由此带来的药物联用问题、耐药性问题以及医疗成本增加问题日益突出,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抗生素的应用[1]。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探究了临床抗生素应用的不合理现象发生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次研究抽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门急诊处方进行分析,抽取方式为随机分层抽样,各科室药方数量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专家组和临床医师对处方进行研究,根据药理学知识、药品使用说明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分析药方中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类型、产生原因和发生比例。
  2 结果
  共抽取处方41867张,包含抗生素药物的处方共18540张,比例为44.28%。其中单药使用共12453张(67.17%)、两药联用共5240张(28.26%)、三药及以上联用共847张(4.57%)。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具体类型见表1。
  表1 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现象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抗生素的药方占到了药方总数的44.28%,明确的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比例为0.54%,其中用药时间不合理占到了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现象的71.68%。根据临床资料以及本次调查分析结果可以总结出造成抗生素应用不合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临床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现象。
  3.1.1 应用时间不合理。用药时间不合理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用药时间间隔不合理,在本次研究中有发现克林霉素1次/d的给药处方,这种用药方式显然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主要原因是青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血浆清除半衰期较短,因此要维持药效必须按照1d多次的服药方式进行。此外像头孢克洛缓释胶囊这样半衰期较长的抗生素药物,每天的药物使用次数在2次以下即可,但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有3次/d的给药方法。第二种是抗生素疗程过长,门诊抗生素使用一般不宜超过7d,急诊处方抗生素连续使用不能超过3d,但是调查中发现有超过用药时间的现象发生。
  3.1.2 药理拮抗。药理拮抗现象和联合用药紧密相关,如红霉素和氯霉素联用能够发生拮抗反应,由于两种药物都是通过与细菌核糖体亚单位结合发挥抑菌作用,联用时就会由于竞争作用产生拮抗,使药效降低[3,4]。头孢呋辛和罗红霉素联用也具有拮抗作用,头孢呋辛能够破坏细菌细胞壁合成达到杀菌效果,罗红霉素则能够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两者都是速效杀菌剂,联用时发生拮抗作用能够使头孢呋辛药效降低。
  3.1.3 超剂量用药。超剂量使用抗生素药物现象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最多的是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时医师就给予抗生素药物。但是多数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等都是由病毒引起,没有必要给予抗生素方案。此外还有就是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每日药物使用量过多,例如对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抗生素日使用剂量不应高于4g,考虑到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下降,其药物代谢功能随之减弱,应减少药物使用量,但是处方审核中还是会发现一些5g/d的给药方案。
  3.1.4 溶媒不当。溶媒的使用对抗生素药理作用具有很大影响,如果没有按照使用说明书选择溶媒,很可能出现药物抗菌效果降低、失效甚至引发不良反应等现象。例如调查中发现有乳糖酸红霉素溶于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但是从药理学分析结果可以知道,乳糖酸红霉素在酸性环境中性能大大降低,尤其是在PH<5.5的溶液中该抗生素几乎没有抗菌作用,而5%葡萄糖溶液的PH一般在3.5至5.5之间,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此外,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菌素等也都不能与酸性溶液同时给药,临床中可以选择生理盐水等中性溶液作为溶媒[5,6]。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溶媒使用量不足问题,由于溶媒不足将会导致抗生素药物浓度过高,很有可能发生药物毒副作用。例如调查中发现头孢曲松钠的给药浓度为5%,但该药物的使用说明书上规定滴注浓度为2.0%,由于没有对滴注速度进行规范,使用药风险进一步增加。
  3.1.5 无指征用药。无指征用药主要是由于医师没有掌握好抗生素使用原理以及患者臨床指征,如感冒、水痘、麻疹等疾病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医师的盲目用药增加了药物毒副作用风险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3.1.6 重复用药。重复用药在临床中也较为常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医师自身对抗生素药理作用和使用范围知识相对匮乏,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前药物市场管理不规范,药物命名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
  3.1.7 不良反应相加。不同种类的药物在联合时,药理作用不能协同但是不良反应可能发生叠加,例如审方中发现奈替米星和庆大霉素联用,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都表现为耳毒性和肾毒性,联用时很有可能增强不良反应的影响甚至引发神经系统阻滞作用。
  3.2 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改进措施。由于临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引发的医疗事故、医患纠纷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下降日益成为阻碍医疗卫生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为了规范抗生素使用,营造良好的用药环境,临床医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全面了解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和临床禁忌,药理特征,在应用前要进行严格的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提升药物使用的科学性;第二,要尽量选用窄谱抗生素,从而增强药物使用的针对性,避免抗生素重复用药、过量用药以及耐药菌株感染等现象的发生;第三,要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用药剂量,消除“大剂量、足疗程、治疗彻底”的片面观念;第四,尽可能选择非口服给药方式,避免对胃肠道微生物环境造成破坏;第五,在选择抗生素药物时要注意对厌氧菌的保护,防止机体正常菌群生理作用的丧失;第六,要全面规范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如果出现以下状况因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抗生素:患者病因不明;清洁手术类型;放化疗过程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
  参考文献
  [1] 王美兰.健康教育对改善患者应用抗生素认知行为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36):77-78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25
  [3] 李跃荣,肖明朝,赵庆华等.术室护士术前抗生素应用执行现状调查[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05):632-634
  [4] 樊丽军,刘欣伟.临床抗生素应用调查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08):2563-2564
  [5] 周冬瑾.试论抗生素的耐药性与抗生素的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2):321
  [6] 王惠,高志军,赵华锋.浅析基层医院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08):30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性增生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站收治的子宫内膜不典型性增生患者38例,治疗前对所有患者病理确诊,孕激素治疗后三个月再次进行诊刮病理检查,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经孕激素治疗后,38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病情得到缓解,6例有效,2例无效,2例复发。其中25例有生育需求的患者,经孕激素治疗和相关辅助治疗,成功受孕17
期刊
摘要:目的:小儿心律失常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将会给患儿(尤其是新生儿)带来一定的生命威胁,所以,本文将对小儿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予以探讨,以期实现对该类疾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方法:以168例该病患儿为研究对象,予以心电图检查,并基于此展开相应分析。结果:阵发性室性早搏患儿48例、房性早搏患儿16例、交界性早搏患儿20例、T波低平/倒置患儿32例、窦性心功过速患儿24例,窦性心功过缓患儿12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8例胎盘早剥中,有4例是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2例是胎膜早破,1例脐带过短,1例脐带绕颈,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结论:胎盘早剥是孕妇妊娠晚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其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率。  关键词:妇产胎盘早剥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
期刊
摘要:目的:为使得患者防止术中血压波动而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可行、有效、安全的护理方法。方法:围术期行护理干预及信息支持,术中探查肿瘤和切下肿瘤时与麻醉医师密切配合及时给予预防性用药。结果: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未出现并发症,患者得到安全的手术治疗。结论:对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行护理干预,术中实施治疗干预,是提高手术安系数,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提高患者及手术医生满意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肾上腺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16例住院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1=61)常规服用利血生、地榆升白片;研究组(n2=55)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化疗前及化疗后1、2、3周分别查血常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组WBC在化疗后1、2、3周均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WBC在化疗后1、2、3周均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140例神经衰弱、高血压、溃疡病以及慢性肝炎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40例患者在药学保健中均应用药学心理学进行治疗。结果:本组140例患者中,由于纯粹的心理效应症状出现好转的122例,有效率为87%。结论: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的改善各类患者的病情,促进患
期刊
摘要:乳腺增生严重危害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乳腺增生疾病中存在细胞凋亡。目前对细胞凋亡的研究涉及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与医学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热点,今年来我国中药对乳腺增生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取得一定的进步。本文就近年来中药干预对乳腺增生组织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作一综述,旨在阐明中药干预下细胞凋亡在乳腺增生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药 乳腺增生 细胞凋亡 表达  Doi:10.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构型与心房纤颤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71例,按超声心动图Ganau分类方法再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四组:左心室几何构型正常组(NG组,1468例),左心室向心性重构组(CR组,324例),左心室向心性肥厚组(CH组,792例),左心室离心性肥厚组(EH组,1087例)。结果:与NG比较,CR组、CH组和EH组的房颤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与CR组
期刊
摘要:目的:应用新型镂空式金属导板于不翻瓣立刻修复中,并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导板制作要求,制作镂空式金属导板,并应用不翻瓣种植手术中并立刻修复,12例患者采用导板辅助植入28枚种植体,术后3个月最终修复,修复后定期牙周根尖片检查,跟踪一年。结果:12例患者28枚种植体一年存留率为100%,无基台松动或永久修复体松动,种植体颈部偏移距离在1.5mm范围内。结论:利用鏤空型金属导板可以在术前确定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贵州省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贵州省2010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省2010年麻疹发病率0.22/10万,病例数较2009年下降66.53%,為历史最低水平。发病主要集中在0-6岁组。实验室确诊病例占总病例的80.72%。结论:贵州省2010年麻疹控制取得显著进展,应强化常规免疫基础,不断提高含麻疹类成份疫苗及时接种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