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开放式阅读之我见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u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意义的能力,是一个需要主动参与交流的复杂行为(美国纽约州奥尔尼市小学《英语语言艺术课程说明》)。确切地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理想的阅读应该是快乐的,是学生心灵的呼唤,是孩子一生信心、力量、勇气、灵感永不枯竭的源泉。而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开放地进行阅读实践,是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对拓宽学生阅读面的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以下一点见解。
  
  一、让他们明白读书是快乐的
  阅读之初,我先不给学生任何压力,充分让他们处在一个自由、自主的选择中,然后在一些适当的时机,对他们做相应的引导。我常常和学生一起看书,并经常就书中的内容、人物发表我的看法。在和他们一起聊天时,偶尔一起争辩,当他们能感受到教师也在不断学习时,他们会更积极,更重视阅读。在课堂上,当教师引用课外读物的知识和内容时,他们阅读的欲望就更强烈。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每一点进步,当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时,他们就获得了阅读之外的尊重和快乐,这样学生就会更投入地主动地去阅读课外读物。
  
  二、开展读书活动,让阅读得到更有效的展现
  1.“名人名言”伴我行
  每日科代表在黑板左侧写一条名人名言,简洁且富有哲理,有利于更多的同学励志。
  2.共享资源
  每学期每位学生购买一本好书,集中起来,供大家课后自由借阅,并鼓励学生建立个人家庭小书库。同时,每两周利用专门的时间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课,让学生自由读书、看报,这些丰富了学生信息的来源,是学生互相学习的主要途径。
  3.交流活动
  我收集并编辑了成长故事、励志故事、成语故事等发给学生传阅,且不定期地举行讲故事、朗诵会、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评,让学生去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让学生做各种形式的摘抄本
  为了把课外阅读中的精彩内容及时记录下来,每个学期,我都设计不同封面的摘抄本。用统一的练习本摘抄,前面空两页,每一页写上自己最欣赏的一句话。摘抄本中有描写春天景色的语句、有刻画人物心情的段落、有反映古代劳动民众辛勤劳作的诗句、有歌颂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还有成语、歇后语、俗语集锦……摘抄本中不仅有文字,还有与之匹配的图画。所以摘抄本中,可谓是图文相映生辉。
  而在感悟摘抄本时,或说新闻、或晓趣事、或背古诗、或好词佳句、或明道理,学生盎然的兴趣,开阔的视野,在摘抄本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摘抄本是孩子们三年的成长轨迹。从稚嫩的墨迹到老练的字体,都是一份值得珍藏的美好回忆。
  
  四、质疑与沟通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对书本里的东西进行思考并提出质疑,让他们对一些名著进行点评,这些点评虽然不能有很独到的见解,高深的思想,但他们的想法很新颖、别致,很受大家的欢迎。这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打开阅读之门,他们的阅读也进步比较快。当这种沟通,是他们把感动的东西,把自己对事件问题的态度表达出来,形成个人表达能力时,不仅活跃了他们的思维,更让他们充满了阅读的信心。基于以前语文教学零散、混乱、随心所欲的情况,这样指导学生,让班级的语文学习逐步进入了一种良性的循环状态,让孩子们这样扎扎实实地坚持下去,孩子们语文素养提高的可能性我想是不容置疑的。
  总之,学生在通向独立文字阅读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在尽可能大的空间上,引导他们学会阅读,适应学生心态的需要,在多向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锻炼自己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从而让他们终身受用,我想这才是积极阅读的最终目标吧!
  (责任编辑 黄 晓)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家长们正面临着严峻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现在的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多了,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了,为什么他们生活的意志却薄弱了?生活的能力反而更差了呢?这一切,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是不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呢?我认为其主要责任应该在于家庭教育。这里想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成年人尤其是父母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已成为世界性教育现代化的潮流。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生物教师应该认真领会生物新课程标准精神,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体会和认识。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生物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只有在创新教育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知识主动的建构者和探索者”,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好的理念需要有好的策略和具体操作,将“思维导图”运用于政治科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模式。    一、思维导图及其特点    我们的大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先从一个或几个点出发,展开联想,想到很多很多相关的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
新学期即将开始,我认真地备好了第四册小说单元的课。按照惯例,小说单元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是借助情节梳理分析人物形象。其中,《药》《项链》《林黛玉进贾府》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为讲读篇目是单元的重点,情节梳理和形象分析更是必不可少。可是,当我把备好的教案合上,自以为近10天的辛苦可以暂告一段落的时候,偶尔翻开学生配套用的教辅书《名师一号》,赫然发现,我将要在课堂上花费半节课时间梳理概括的《药》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