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备课的针对性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lbue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学期即将开始,我认真地备好了第四册小说单元的课。按照惯例,小说单元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是借助情节梳理分析人物形象。其中,《药》《项链》《林黛玉进贾府》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为讲读篇目是单元的重点,情节梳理和形象分析更是必不可少。可是,当我把备好的教案合上,自以为近10天的辛苦可以暂告一段落的时候,偶尔翻开学生配套用的教辅书《名师一号》,赫然发现,我将要在课堂上花费半节课时间梳理概括的《药》的情节结构图已经印在了教辅书上,而且主要人物华老栓的形象特点也有了现成的答案。其余各篇的一些授课内容也已经在教辅书上以问答题的形式呈现并配有答案。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家长们正面临着严峻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现在的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多了,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了,为什么他们生活的意志却薄弱了?生活的能力反而更差了呢?这一切,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是不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呢?我认为其主要责任应该在于家庭教育。这里想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成年人尤其是父母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已成为世界性教育现代化的潮流。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生物教师应该认真领会生物新课程标准精神,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体会和认识。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生物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只有在创新教育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知识主动的建构者和探索者”,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好的理念需要有好的策略和具体操作,将“思维导图”运用于政治科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模式。    一、思维导图及其特点    我们的大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先从一个或几个点出发,展开联想,想到很多很多相关的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