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绘本的世界被日本和欧美作品长期垄断后。这套“绘本中国”带给我们的是无限惊喜和回归。“绘本中国”7本作品的绘画风格充满中国元素,情节来源于民间传说和童话故事,而且每本风格各异。《灶王爷》是版画的尝试,《骄傲的泥将军》是泥塑故事。总之。这是一套带我们“回家”的图画书。
居住在城市的孩子,门前没有家树,厨房没有灶王爷,他们在这些故事中得到对消逝民俗的直接感知:父母们多年前离开自己的家乡。他们透过画面和文字合奏出的回忆氛围,或许能想起自己的童年和那些消失的玩意儿。和孩子一起读本土绘本,品味属于我们的感动。
《兔儿爷》
作者:熊亮
绘者:熊亮,段虹
明天出版社2007年9月
定价:32元
绘本故事:《兔儿爷》告诉我们。每一只兔儿。都会属于一个孩子。作为中秋礼品的玩具兔儿,殷切希望着能找到他的小主人,然而,一阵风吹来。地址不见了,玩具兔儿的期盼也落空。他的新家。变成了囤积旧货物的阁楼。玩具兔儿静默而寂寞。于是。玩具兔儿决定捅破盒子,从阁楼出走。走过漫长的台阶。走过黎明的街道。走向自己的小主人。最后,找到自己的归属。也让孩子有了新的陪伴者。
妈妈读法:全球化是什么,也许没有人能够说得清。你我的家门口。麦当劳和必胜客已经成为全世界孩子共同的童年回忆。当3岁的孩子已经能够顺利网上漫游,我们开始怀念和泥巴共舞的童年。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拥有个陪伴者。或许是玩具。或许是宠物。或许,是亲情。生活的忙碌。工作的牢笼,让我们成为了旧阁楼中出不了盒子的玩具兔儿。也让我们的孩子缺少陪伴而失望。所以。陪伴着孩子。也让自己回家吧。
《泥将军》
作者:熊亮
绘者:熊亮,段红
明天出版社2007年9月
定价:32元
绘本故事:泥将军自我吹嘘是“最勇敢的泥将军”,整齐的泥将军队伍,烈火熊熊地熔炉,泥将军们一个一个跳入熔炉中煅烧,只有我们的主人公除外——因为他“聪明”,它从队伍中溜出来,在大家都经过煅烧之后又悄悄爬了回去,在师傅上色之后看上去就跟其他的泥将军一模一样。可是,小聪明误事。加上骄傲的泥将军爱吹牛,终于乐极生悲,成了一团泥浆。也让听他吹牛的玩具们傻了眼。
妈妈读法:《泥将军》是个植根于传统的故事。教育意义一目了然。当然。对于阅读生涯才刚刚开始的孩子们来说。这样一个故事仍然可以说是新鲜的。《泥将军》的绘画精致漂亮。朴拙的画风透露出传统的气息。不过在欣赏优美画面的同时。妈妈们也别忘了引导孩子们注意画面上的细节。妈妈们可以引导孩子注意泥将军耍小聪明逃跑的时候。泥将军在逃跑、吹牛、融化的过程中眼神的种种变化。
《小石狮》
作者:熊亮
绘者:熊亮
明天出版社2007年9月
定价:32元
绘本故事:故事从小石狮的自述开始——我是小镇的守护神,小镇里唯一的石狮子。唯一的守护神。在寒冷的雪夜。小石狮被漆黑的夜色和雪花包围,天地苍茫,它看上去是那样的孤独与失落。然而。在这大面积的阴冷色调当中,却有那么一束自天而降的高光照亮了小石狮,那是小石狮心头的一束希冀的光。
妈妈读法:在给孩子阅读之前。妈妈们应该仔细读读这本书。慢慢地读。你会读出它的意境和余韵。其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小石狮。只不过,我们常常会把它忘记。当我们长大。当我们远行。当我们对故乡的记忆渐渐地变得像雾一样模糊不清的时候,还有人在牵挂着我们。那或许是故乡桥头的一座小石狮。或许是慈爱的母亲。绘本中同时洋溢着淡淡的忧伤和温暖,适合引导孩子阅读画面,体会绘画中的感性力量。
《家树》
作者:熊亮
绘者:谭军
明天出版社2007年9月
定价:32元
绘本故事:一块像雾又像气的白色云团。若隐若现地穿行在树冠中间。像一串树叶。更像一个游荡的叙述者。它在讲述着家树的历史。这也象征了不同家族盛衰兴盛的一个掠影。在绘画风格上。作者借鉴了古前壁画的幼拙稚朴的笔法,呈现出一种原始状的历史厚重感。同时。画面色调光影淡出淡入、明暗对比的节奏变化,契合一种复苏和再生的生命发展自然规律。
妈妈读法:作者让镜头角度推移变换和切块分流的手法。使得读者面前的大树。不再是一个静置的物画。而是赋予了动感和生机的空间。这样的绘画便于妈妈引导孩子理解空间的深层含义,欣赏树在地下、地面、空中的不同角度的姿态。
中华民族是重视历史传统文化秉承的民族,通常把传统视为根本。《家树》以一种不同形式、不同视角的表现,把各种家族的变迁浓缩成符号的表征。妈妈们如果想给孩子开讲爷爷的爷爷的故事的话。不妨以这本《家树》为契机。展开你的话题。
《年》
作者:熊亮
绘者:熊亮
明天出版社2007年9月
定价:32元
绘本故事:“年”是一个住在高山上的可怕怪物。每当岁末之际。会出来吓唬人,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它竟然是由孤独所聚积起来的一只怪物,因为内心空虚。情绪全都转成怒气。才会有伤人的举动。每到岁末。所有人都齐聚一堂,共享亲情、爱情及友情之乐时。“年”这个孤独怪物的情绪会产生一连串的变化:孤独一嫉妒一愤怒一想伤人。于是脱离主人的内心,表现于外,到处吓唬人。可是。却有一个可以战胜“年”的绝招——打电话,只要打个电话给亲人、爱人或朋友。将孤独情绪自内心深处释放出来,就无法凝聚成“年”这个怪物。
妈妈读法:作者是以儿童的观点来叙述故事,最前面就开宗明义的说明“年”是由孤独慢慢聚积而成的,接着直指孤独是会伤人的。而破除孤独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打电话找人聊天。吐露心事。以儿童观点为叙述手法。体察了不是只有大人才会孤独,儿童也会觉得寂寞。妈妈们工作忙碌,这本绘本最大的力量就在于教会孩子们以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屠龙族》
作者:熊亮
绘者:熊亮,段虹
明天出版社2007年9月
定价:32元
绘本故事:从前有一个古老的部落,他的名字叫做屠龙族。他们很少出现。所以不被人们了解。找龙是屠龙族每一个孩子的梦想。因为梦想了,画面上。所有的孩子都坐在一棵高大的树上。一棵树完成了孩子们对于梦想的理解。屠龙族的孩子也不停地找龙。他们找了很久,一代又一代。
妈妈读法:屠龙族,是一个已经远离我们的民俗文化意向。画面上,所有的孩子都坐在一棵高大的树上。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妈妈们可以停顿下来,向孩子提问“屠龙族的孩子找到大山溶洞里的龙会杀死它们吗?”可以想象。孩子们闭上眼睛仔细思考的结果,一定是善良的、美好的。之所以这样不厌其烦地拖延时间。只是为了把这些善良和美好放大了慢慢欣赏。
《灶王爷》
作者:熊亮
绘者:熊亮,马玉
明天出版社2007年9月
定价:32元
绘本故事:人因为贪婪、好强争胜、缺乏关爱、爱诿过于他人。于是妄念丛生。《灶王爷》里的一家子都曾有过一时妄念。“我”会因为贪嘴。想在灶上可口的饭菜,拣一块放进嘴里;相处几十年的爷爷会跟奶奶吵架,互说不是;奶奶会因为小心眼。数落邻里长短……可幸,灶王爷总会睁着大眼睛看顾世人,让他们在澄明如镜的大眼睛里,把自己看得清清楚楚。出门远去天庭的灶王爷,我们会想念他。因为我们永远怀想善念与仁心。不容一刻怠慢。
妈妈读法:翻开《灶王爷》。你第一眼就看到灶王爷用那一双大大的眼睛盯着你。故事取材于传统,以民间信仰为题材,呈现的不单纯是过去。它要向世界宣示,我们的祖先有着这样美丽的崇善精神。那一双大眼睛与一幅明察秋毫的样子。其实是我们内心深根的仁厚与良知。它经常地提醒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自我完善。活在现在的我们,有义务把这些温厚纯良的传统告诉孩子们,让孩子们在年纪尚浅的时候就感受到自然和良知的力量。
编辑 王 珺
居住在城市的孩子,门前没有家树,厨房没有灶王爷,他们在这些故事中得到对消逝民俗的直接感知:父母们多年前离开自己的家乡。他们透过画面和文字合奏出的回忆氛围,或许能想起自己的童年和那些消失的玩意儿。和孩子一起读本土绘本,品味属于我们的感动。
《兔儿爷》
作者:熊亮
绘者:熊亮,段虹
明天出版社2007年9月
定价:32元
绘本故事:《兔儿爷》告诉我们。每一只兔儿。都会属于一个孩子。作为中秋礼品的玩具兔儿,殷切希望着能找到他的小主人,然而,一阵风吹来。地址不见了,玩具兔儿的期盼也落空。他的新家。变成了囤积旧货物的阁楼。玩具兔儿静默而寂寞。于是。玩具兔儿决定捅破盒子,从阁楼出走。走过漫长的台阶。走过黎明的街道。走向自己的小主人。最后,找到自己的归属。也让孩子有了新的陪伴者。
妈妈读法:全球化是什么,也许没有人能够说得清。你我的家门口。麦当劳和必胜客已经成为全世界孩子共同的童年回忆。当3岁的孩子已经能够顺利网上漫游,我们开始怀念和泥巴共舞的童年。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拥有个陪伴者。或许是玩具。或许是宠物。或许,是亲情。生活的忙碌。工作的牢笼,让我们成为了旧阁楼中出不了盒子的玩具兔儿。也让我们的孩子缺少陪伴而失望。所以。陪伴着孩子。也让自己回家吧。
《泥将军》
作者:熊亮
绘者:熊亮,段红
明天出版社2007年9月
定价:32元
绘本故事:泥将军自我吹嘘是“最勇敢的泥将军”,整齐的泥将军队伍,烈火熊熊地熔炉,泥将军们一个一个跳入熔炉中煅烧,只有我们的主人公除外——因为他“聪明”,它从队伍中溜出来,在大家都经过煅烧之后又悄悄爬了回去,在师傅上色之后看上去就跟其他的泥将军一模一样。可是,小聪明误事。加上骄傲的泥将军爱吹牛,终于乐极生悲,成了一团泥浆。也让听他吹牛的玩具们傻了眼。
妈妈读法:《泥将军》是个植根于传统的故事。教育意义一目了然。当然。对于阅读生涯才刚刚开始的孩子们来说。这样一个故事仍然可以说是新鲜的。《泥将军》的绘画精致漂亮。朴拙的画风透露出传统的气息。不过在欣赏优美画面的同时。妈妈们也别忘了引导孩子们注意画面上的细节。妈妈们可以引导孩子注意泥将军耍小聪明逃跑的时候。泥将军在逃跑、吹牛、融化的过程中眼神的种种变化。
《小石狮》
作者:熊亮
绘者:熊亮
明天出版社2007年9月
定价:32元
绘本故事:故事从小石狮的自述开始——我是小镇的守护神,小镇里唯一的石狮子。唯一的守护神。在寒冷的雪夜。小石狮被漆黑的夜色和雪花包围,天地苍茫,它看上去是那样的孤独与失落。然而。在这大面积的阴冷色调当中,却有那么一束自天而降的高光照亮了小石狮,那是小石狮心头的一束希冀的光。
妈妈读法:在给孩子阅读之前。妈妈们应该仔细读读这本书。慢慢地读。你会读出它的意境和余韵。其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小石狮。只不过,我们常常会把它忘记。当我们长大。当我们远行。当我们对故乡的记忆渐渐地变得像雾一样模糊不清的时候,还有人在牵挂着我们。那或许是故乡桥头的一座小石狮。或许是慈爱的母亲。绘本中同时洋溢着淡淡的忧伤和温暖,适合引导孩子阅读画面,体会绘画中的感性力量。
《家树》
作者:熊亮
绘者:谭军
明天出版社2007年9月
定价:32元
绘本故事:一块像雾又像气的白色云团。若隐若现地穿行在树冠中间。像一串树叶。更像一个游荡的叙述者。它在讲述着家树的历史。这也象征了不同家族盛衰兴盛的一个掠影。在绘画风格上。作者借鉴了古前壁画的幼拙稚朴的笔法,呈现出一种原始状的历史厚重感。同时。画面色调光影淡出淡入、明暗对比的节奏变化,契合一种复苏和再生的生命发展自然规律。
妈妈读法:作者让镜头角度推移变换和切块分流的手法。使得读者面前的大树。不再是一个静置的物画。而是赋予了动感和生机的空间。这样的绘画便于妈妈引导孩子理解空间的深层含义,欣赏树在地下、地面、空中的不同角度的姿态。
中华民族是重视历史传统文化秉承的民族,通常把传统视为根本。《家树》以一种不同形式、不同视角的表现,把各种家族的变迁浓缩成符号的表征。妈妈们如果想给孩子开讲爷爷的爷爷的故事的话。不妨以这本《家树》为契机。展开你的话题。
《年》
作者:熊亮
绘者:熊亮
明天出版社2007年9月
定价:32元
绘本故事:“年”是一个住在高山上的可怕怪物。每当岁末之际。会出来吓唬人,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它竟然是由孤独所聚积起来的一只怪物,因为内心空虚。情绪全都转成怒气。才会有伤人的举动。每到岁末。所有人都齐聚一堂,共享亲情、爱情及友情之乐时。“年”这个孤独怪物的情绪会产生一连串的变化:孤独一嫉妒一愤怒一想伤人。于是脱离主人的内心,表现于外,到处吓唬人。可是。却有一个可以战胜“年”的绝招——打电话,只要打个电话给亲人、爱人或朋友。将孤独情绪自内心深处释放出来,就无法凝聚成“年”这个怪物。
妈妈读法:作者是以儿童的观点来叙述故事,最前面就开宗明义的说明“年”是由孤独慢慢聚积而成的,接着直指孤独是会伤人的。而破除孤独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打电话找人聊天。吐露心事。以儿童观点为叙述手法。体察了不是只有大人才会孤独,儿童也会觉得寂寞。妈妈们工作忙碌,这本绘本最大的力量就在于教会孩子们以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屠龙族》
作者:熊亮
绘者:熊亮,段虹
明天出版社2007年9月
定价:32元
绘本故事:从前有一个古老的部落,他的名字叫做屠龙族。他们很少出现。所以不被人们了解。找龙是屠龙族每一个孩子的梦想。因为梦想了,画面上。所有的孩子都坐在一棵高大的树上。一棵树完成了孩子们对于梦想的理解。屠龙族的孩子也不停地找龙。他们找了很久,一代又一代。
妈妈读法:屠龙族,是一个已经远离我们的民俗文化意向。画面上,所有的孩子都坐在一棵高大的树上。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妈妈们可以停顿下来,向孩子提问“屠龙族的孩子找到大山溶洞里的龙会杀死它们吗?”可以想象。孩子们闭上眼睛仔细思考的结果,一定是善良的、美好的。之所以这样不厌其烦地拖延时间。只是为了把这些善良和美好放大了慢慢欣赏。
《灶王爷》
作者:熊亮
绘者:熊亮,马玉
明天出版社2007年9月
定价:32元
绘本故事:人因为贪婪、好强争胜、缺乏关爱、爱诿过于他人。于是妄念丛生。《灶王爷》里的一家子都曾有过一时妄念。“我”会因为贪嘴。想在灶上可口的饭菜,拣一块放进嘴里;相处几十年的爷爷会跟奶奶吵架,互说不是;奶奶会因为小心眼。数落邻里长短……可幸,灶王爷总会睁着大眼睛看顾世人,让他们在澄明如镜的大眼睛里,把自己看得清清楚楚。出门远去天庭的灶王爷,我们会想念他。因为我们永远怀想善念与仁心。不容一刻怠慢。
妈妈读法:翻开《灶王爷》。你第一眼就看到灶王爷用那一双大大的眼睛盯着你。故事取材于传统,以民间信仰为题材,呈现的不单纯是过去。它要向世界宣示,我们的祖先有着这样美丽的崇善精神。那一双大眼睛与一幅明察秋毫的样子。其实是我们内心深根的仁厚与良知。它经常地提醒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自我完善。活在现在的我们,有义务把这些温厚纯良的传统告诉孩子们,让孩子们在年纪尚浅的时候就感受到自然和良知的力量。
编辑 王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