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腺癌乳房保留治疗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jie0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伞乳放疗的生存率和局部.区域控制率,探讨影响局部控制的因素.方法 近10年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接受保乳术者335例,其中术后单纯放疗、序贯化放疗、同期放化疗、化放化疗分别为25、194、80、36例.312例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2例前哨淋巴结活榆.310例接受辅助化疗.256放疗范围为单纯乳房,79例包括区域淋巴结照射.全乳和区域淋巴结照射剂量为50 Gy分25次,中位瘤床剂量为60 Gy分30次.放疗和手术间隔时问8~20、>20周的比例分别为16.4%、23.6%、37.3%、22.7%.结果 中位随访期48.0个月(25.3~146.7个月).5年局部一区域控制率和同侧乳房控制率分别为94.5%和95.6%;5年无病生存率、无转移牛存牢和总生俘率分别为88.6%、93.2%和98.8%.单因素分析发现脉管受侵、神经受侵犯和Ⅱ期切除的5年局部控制率下降,手术与放疗间隔时间、化疗与放疗结合方式的局部榨制率均相似.多因素分析发现脉管侵犯和Ⅱ期切除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序贯化放疗+单纯放疗、同期放化疗、化放化疗≥3级皮肤反应(湿性脱皮)发生率分别为4.5%、80.0%、77.0%(χ2=226.00,P=0.000).结论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加术后伞乳放疗等可获得良好的局部控制率和牛存率.脉管受侵与否和Ⅱ期切除是影响局部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未发现手术与放疗间隔时间、放疗与化疗结合方式对局部控制率有影响,但同期放化疗或化放化疗者发生皮肤湿性脱皮的概率明显增高.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I)与核因子(NF)-κB、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活化在人门静脉高压症(PHT)脾静脉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PHT组为乙肝
目的 开展甲状腺良性病变的微创治疗,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甲状腺良性病变的有效性.方法 总结分析2002年6月至2006年3月32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接受超声引
目的 观察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加或不加造血干细胞移植(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1例初治或复发(难治)MM患者接受硼
目的 调查大同市小学生流行性沙眼的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抽取大同市小学生共计1236人,其中男生624人,女生612人,年龄6~14岁,平均年龄(10
目的 观察首诊于眼科以眼后节表现为主的眼部梅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4例就诊于本院眼科,由眼科首先诊断为梅毒,并经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快速血
目的 建立同时检测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和甲肝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方法 以四种食源性病毒的高度保守区为靶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确定多重RT-PC
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属于噻唑烷二酮类口服降糖药,主要通过结合和活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RI)而起作
目的 探讨肾癌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4(HER4)表达与肾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5例肾癌组织标本中HER4的表达.患者男46例,女29例;年龄43~72
结合双混沌系统以及传统散列函数的优点,提出一种新的带密钥单向散列函数的构造方法.该方法将帐篷映射和Logistic混沌映射结合组成双混沌系统生成混沌序列,作为动态参数代替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对2002年11月至2007年6月行完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的61例患者进行可行性及疗效分析,其中男性49例,女性12例,年龄14~71岁,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