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梅毒的眼后节表现及治疗预后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w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首诊于眼科以眼后节表现为主的眼部梅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4例就诊于本院眼科,由眼科首先诊断为梅毒,并经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检查证实为活动性眼部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30至63岁.平均年龄为47.6岁.病程3 d至2年,平均病程5.8个月.病程小于等于1个月者7例,1至3个月者5例,3至6个月者5例,病程大于6个月者7例.双眼发病18例,单眼发病6例.HIV检查均为阴性.除1例青霉素过敏患者采用口服红霉素治疗以外,均行全身青霉素治疗.治疗前平均视力为0.17±0.19,平均RPR滴度为1:84.治疗后随访半年,观察患眼视力和炎症消退情况.结果 24例患者中,眼部表现为脉络膜视网膜炎者17例,其中1例为单眼发病;视网膜血管炎和视神经视嘲膜炎者各2例,均为单眼发病;视神经炎3例,1例为单眼发病.治疗后半年随访时,所有患眼炎症消退,视力提高至0.60±0.29,RPR滴度下降4倍以上,平均为1:18.8.早期诊断治疗的患者中,视力完全恢复.结论 梅毒在眼后节的主要表现是脉络膜视网膜炎;在眼后节炎症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应注意排除包括梅毒在内的感染性因素;及时的血清学检查、有效的青霉素治疗,有利于患者获得很好的视力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波形蛋白(VIM)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VIM基因质粒载体pcDNA3.1-VIM,将VIM基因稳定转染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株,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文章在分析我国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从信息资源建设的流程和要素的角度构建了我国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政策体系框架,并提出该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为数字信息
按照小试制备的工艺条件放大生产了500 kg BC-DE脱氧剂,并将其用于脱除乙烯中的微量氧杂质;在12 L的工业侧线装置上,考察了BC-DE脱氧剂在室温(-5~40 ℃)和100 ℃条件下的脱氧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12例施行该手术的患者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术中医护配合密切,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内窥镜显像清晰,术
目的 掌握观察等待治疗方案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主要临床指标的具体数据变化规律,分析影响病情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按照试验规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初诊BPH
目的 研究AG490在大鼠心脏移植中免疫抑制及延长移植心存活时间的作用,探讨AG490的作用机制.方法 供者为SD大鼠,受者为Wistar大鼠,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将受者分为4组.对照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I)与核因子(NF)-κB、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活化在人门静脉高压症(PHT)脾静脉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PHT组为乙肝
目的 开展甲状腺良性病变的微创治疗,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甲状腺良性病变的有效性.方法 总结分析2002年6月至2006年3月32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接受超声引
目的 观察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加或不加造血干细胞移植(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1例初治或复发(难治)MM患者接受硼
目的 调查大同市小学生流行性沙眼的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抽取大同市小学生共计1236人,其中男生624人,女生612人,年龄6~14岁,平均年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