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低结构活动中幼儿发展的四个阶段及教师指导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tt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低结构游戏研究过程中,幼儿经历四个发展阶段:自由创意新奇期、同伴经验影响期、游戏发展停滞期和主题创想发展期。本文以“睿睿的双笔筒诞生记”为例,随着游戏情节发展,浅谈教师在各时期形成的不同指导策略。
  【关键词】低结构活动;发展阶段;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86-01
  第一阶段:自由创意新奇期
  低结构区各种夹子的投放,使幼儿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由于幼儿生活经验、能力水平不同,他们的玩法也不同。以睿睿的“夹子创意排序”为例:
  游戏——夹子创意排序
  睿睿从纸板夹上拿下粉色夹子,挑选橙色夹子夹上。接着把另外两个橙色夹子分别夹在纸板两头45度角的位置。突然,他皱起眉头,拿起黄色夹子,小心翼翼地以斜下角45度的位置夹到纸板上,边夹边打量夹子倾斜的角度,直到呈现同样的姿态。
  自由创想新奇期教师的指导策略:
  1.创设有吸引力的环境,教师是合作者。
  创设环境时,教师和幼儿一起合作搜集多种色彩、不同功能的夹子。当材料准备得丰富、充分时,幼儿愿意积极参与游戏。多样化的材料有助于幼儿玩出更多创意。
  2.静心观察幼儿的游戏,教师是欣赏者。
  观察睿睿玩夹子的过程中,教师是一位欣赏者,给睿睿充分的空间完成自己的想法。教师惊叹幼儿的学习方式,幼儿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逻辑,不同颜色夹子的排列方式、夹子摆放的角度,都是独特思维的表现。在游戏中,幼儿精益求精、耐心细致的学习品质展现无遗。
  3.灵活调整游戏的时间,教师是支持者。
  睿睿沉浸在游戏中,看到他这样专注,原本10点45分就要结束的游戏,因不忍心打断幼儿的探究而悄悄延长。教师通过延长游戏时间的方式支持幼儿持续探究。
  第二阶段:同伴经验影响期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幼儿逐渐关注同伴的游戏内容,同伴之间的经验影响作用开始显现出来。游戏中总有一位幼儿是领导者。
  游戏——机器人建构
  睿睿和同伴来到夹子区,原本各自玩的小朋友有了共同主题。睿睿:“我要搭一个大黄蜂。”旁边的同伴听到了,也决定用夹子搭建机器人。睿睿的机器人在夹子的材质、色彩的选用,角度的建构上都表现出有规律的对称,这似乎让同伴受到启发,他们开始注意到左右对称的方法。
  同伴经验影响期教师的指导策略:
  让不同水平的幼儿一起游戏,凸显同伴的影响作用。
  教师有意识地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一起参与夹子区的游戏。在自由玩夹子的过程中,比较有想法的睿睿成了同伴的榜样。在他的影响下,同伴很自然地投入到机器人的建构游戏中,从开始的模仿逐渐搭建出有自己想法的机器人。
  第三阶段:游戏发展停滞期
  机器人建构游戏在夹子区持续了一个星期。幼儿的兴趣逐渐回落下来。游戏似乎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区角活动就快开始了,当问道睿睿:“你还想不想去夹子区搭机器人了?”得到的回答是:“不想来了,玩腻了!”这天睿睿选择去美工区玩。
  游戏发展停滞期教师的指导策略:
  1.尊重幼儿的游戏选择,允许暂时离开。
  当玩了两天的睿睿对夹子区表现出冷淡的情绪时,教师没有硬性要求他再去夹子区,而是尊重他的选择,允许他暂时离开夹子区,让他去美工区参与活动。
  2.增设辅助材料自助区,点燃探究热情。
  由于没有新材料的介入,幼儿的玩法受到限制,从而造成兴趣回落。教师敏感地发现问题,及时展开讨论,共同搜集废旧材料,创设辅助材料自助区,通过材料的新增,再次点燃幼儿探究热情。
  第四阶段:主题创想发展期
  新增材料自助区后,幼儿创意的内容又鲜活起来。此阶段,教师除了关注幼儿表现,理解他们的游戏行为,更适时介入游戏,推动幼儿的经验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游戏——双笔筒诞生记
  一天,小萌的夹子笔筒引起睿睿关注,他大声宣布:“好!明天我就去做个双笔筒!”
  第二天,他带着游戏计划冲进夹子区。很快,完成一个高笔筒,满意地说:“搞定!”他似乎忘记做双笔筒的计划。教师开始介入:“为什么你的筆筒这么高?”“可以用来放很长的笔。”我赞叹他心思细腻:“嗯,设计得真好!”“听说你想做一个双笔筒?“嗯,可是太难了。”他流露出想要放弃的神情。“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双笔筒?”“应该有两个筒,这样可以放更多的笔。”“你觉得有什么困难?”“两个笔筒的连接有点难”“哪些东西可以用来连接?”“噢……我想到了!直接用夹子!”他欢呼雀跃起来!接下来睿睿驾轻就熟地完成双笔筒。很快,我注意到笔筒之间的连接并不稳固,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他可以自己发现并解决:“你的笔筒能放多少支笔?”他得意地炫耀起来,“看我的!1支、2支、3支……”突然笔筒啪踏一声,掉落到地上。睿睿露出惊讶的神情,我也故作惊讶地追问:“呀!怎么会倒下来?”他趴到垫子上:“我知道啦,得想办法让夹子撑到地上才稳。”激励性的小“困难”,引发更为深入的探究活动。
  主题创想发展期教师的指导策略:
  1.关注游戏,让探究内容更加持续深入。
  游戏过程中,教师发现制作笔筒的主题,夹子夹在纸杯的什么位置能保持稳固,成为幼儿游戏中新的探究点,随着游戏的发展,探究的内容持续深入。
  2.分享交流,让同伴成为相互的激励者。
  游戏结束后,一次小小的分享,再次调动幼儿的热情,“谁的笔筒最稳固”的话题对幼儿提出的新的挑战。在分享、观察、比较中,幼儿成为互相的激励者,推动游戏的深入发展。
  3.丰富经验,让幼儿制定自己的游戏计划。
  为进一步丰富幼儿关于笔筒的经验,开展调查研究。经过充分的师幼、幼幼之间的交流,幼儿逐渐形成自己的游戏计划,探究目的性进一步增强。
  4.对话搭建,让教师成为有效的游戏同构者。
  在有主题建构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关注幼儿的游戏过程。幼儿碰到困难时,教师及时捕捉介入时机,通过有效对话,给幼儿搭建梯架,参与支持幼儿探究。幼儿通过吸纳建议、积极尝试,获得成功体验。
  5.困难激励,让幼儿成为深度学习的探究者。
  当笔筒稳固性出现问题后,睿睿不断改进连接方法。幼儿高度的专注、坚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教师惊喜,从一次次失败到反复尝试,幼儿原有经验不断翻新,抽象的概念,平衡、重心等问题也在不断尝试中逐渐清晰,一个深度学习的探究者形象展现出来。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对当代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新时期,面对全新的教学形势,要提升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关键也就需要教师能够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新时期的数学教学更加注重与生活实践的相联系,生活化教学也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被广泛的应用开来,并且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情景的
期刊
【摘 要】长期以来,语文文本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新时期下,如何利用文本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是一大难题。本文在特级教师应永恒老师的启发下,以《女娲造人》教学案为例进行反思,试图从巧读文本、巧设问题、巧解难题三方面作了探讨,以期有所收益。  【关键词】巧读文本;巧设问题;巧解难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58-01  《女
期刊
【摘 要】目的從学生的角度总结圆周运动的某些特点并通过实验和计算证明,以巩固圆周运动的知识。方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物理)  得出结论(数学)。  【关键词】能量;力;圆周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73-01
期刊
【摘 要】初中古文阶梯训练教学模式分为四级训练。一级训练——文意疏通。按组任点学生逐段讲解字词释义和句子翻译,其他组发现错漏随时纠正得分。学生讲解后,教师任意抽问学生掌握情况。二级训练——字词归纳。学生自由抢说文中多义词,要求说出义项并举例,其他学生补充可以加分。三级训练——课文分析。各组派中心发言人分别讲解文学常识、中心思想、结构思路、形象分析、写作特色、感悟拓展的六大考点知识。其他组补充可加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77-02  又一次的家长会!每学期期中考试后就会召开家长会,已经八年级下学期了,这次家长会讲些什么呢?老生常谈的讲班级现状和考试成绩分析、家长要注意的地方,不要说家长听腻了,我也讲烦了。这次家长会在进行必要的班级情况分析后,能不能有些新意,让家长们能有更多的收获?  想到最近有家长和我说,她儿子已经有好
期刊
【摘 要】测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手段,在测验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并将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学进行调整。本文主要通过把握试卷质量、组织考试、批阅试卷、评讲试卷和指导学生整理消化试卷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教师科学处理试卷的具体措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试卷的内容,最大程度发挥试卷的作用,做到让学生在考后能够达到“100”分的目的。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诵读经典”是指诵读中华民族的国学经典,这些经典诗文包羅万象,意义深厚,且具有非常丰富的情感空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国人中口口相传的经典诗文,通过日常的吟诵走进千门万户,对孩童文学启蒙、语言发展、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礼仪交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今,在1+1+N课题研究背景下,探索将诵读“经典诗文”的活动开展到大洋彼岸,以“经典诗文”为桥梁,使更多的人了解国文经典,发扬民族文化。  
期刊
【摘 要】历史教材是课程资源的中心,围绕新课标的落实,对必修教科书正文及辅助“边角料”进行多元视角处理,会更使得教学变的简单、易行、高效。  【关键词】“边角料”;教学运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85-01  “边角料”指教材中除正文内容以外,各种栏目等辅助性材料。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中几乎每课均附加大
期刊
【摘 要】陶行知有关师爱的论述,“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伟大师爱,对今天的教育现实有着强烈的针对性。构筑心桥,融汇心灵,让我们用爱去激发感染我们的孩子,把爱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中,让我们的地球充满爱。  【关键词】幼儿;温暖;关爱;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
期刊
多智能体系统的最优一致性控制问题是指:在每个智能体仅知道自身和其邻居智能体信息的情况下,对每个智能体设计控制器,使每个智能体的状态或输出达到一致,同时要求性能函数达到最小值。由于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广泛存在于实际控制系统中,因此研究不确定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最优一致性控制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对不确定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最优状态一致性控制问题和最优输出一致性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
  第一,本文研究了模型完全未知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最优状态一致性控制问题。针对状态可测,但模型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