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提问 “问”出佳境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387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提问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思考,《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关注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用更有质量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思维能力。
  一、有的放矢,强调目的性
  专家陈达平提出课题提问是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来设置的,教师要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取篇章的信息,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提问中不能为提问而提问,而要利用提问来实现教学目标,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只有强调问题的目的性,才能提出更加高效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师恩难忘》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学目标和难点在于要让学生在诵读文章的过程中感受到老师出色的口才和文笔,并感受到文章中渗透的浓浓情意。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在提问的时候强调教学的目的性,突出“师恩难忘”这个题目。“这篇课文原来还有一个题目,叫作《老师领进门》,大家知道这句俗语的下半句是什么吗?编者在编辑这篇文章的时候将文章的题目改成了《师恩难忘》,你们能说说编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吗?”这个问题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文本的题目上,同时让学生感受到题目的修改突出了“难忘”二字。此时教师可以再次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大家说说看到底有哪些事情是学生感到难忘的呢?文章通过怎样的方法来描写老师,并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呢?”这个问题同样也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文章的内容。
  教师要将提问和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让问题变得更有意义,让自己的提问能够促使学生快速思考并理解文意。
  二、独辟蹊径,突出启发性
  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问题的启发性,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巧妙设计问题,用独辟蹊径的创造性语言来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飞跃。一个有创意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思考,促使学生通读文本,并进行感悟。
  《少年王冕》全文脉络清晰,语言朴实,展现了王冕幼时虽然家中贫困,但是却依然不忘读书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教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到王冕的勤奋好学的精神,教师必须用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来促使学生思考。虽然文章的主人公是王冕,但是教师却可以独辟蹊径,从王冕母亲的话入手,让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可以提问:“母亲说:‘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大家觉得母亲此时的心情如何?”学生回答:“母亲感到无奈和愧疚。”“那么母亲为什么感到无奈呢?”“因为她觉得王冕无法继续读书了。”教师再次启发学生:“那么王冕最后是不是真的不再读书了呢?他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就很好地将学生引导到进了文本分析之中。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更为适合的创意问题,在揭示课题的时候可以用引导性问题,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可以用疏导性问题,在研读细节内容的时候可以采用比较式问题。这些独具创意的问题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尊重差异,讲究层次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艺术,思维发展心理学认为新的需要和原有水平呈现对立统一,而这引发了学生思维的内部矛盾,并促进学生发展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到这一点,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思维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分别找到能够促进他们思索的问题,并进行提问。
  《二泉映月》是一篇充满了情感的文章,在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了解瞎子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历程,同时感受到他喜爱音乐和命运斗争的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设置不同的问题,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层层递进地提问,先让学生收集一下文本中描写“二泉映月”风景的词句,感受一下这些景物描写的妙处;其次可以让学生说说对于阿炳来说,这些美景意味着什么,感悟在黑夜之中瞎子阿炳的心理活动。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除了让学生分析文本,感悟主人公阿炳的内心情感以外,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写一下,尝试写下阿炳的心理活动,并尝试写出自己对于“坎坷”的感悟,回味一下瞎子阿炳的坎坷人生。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提问,有助于全体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太过于简单的问题或者难度太大的问题都无法引起学生兴趣,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会使得学生对教师提问敷衍了事,无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苏联学者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不同程度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提问是教师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正如法国教学专家特林·G·卡尔汉所说的那样,优秀的课堂提问能够促使学生思维,收到教学评价的效果,更能够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课堂提问的问题,不断优化自己的问题,让问题更具有目标性,更具有启发意义,显示出一定的层次感,这样才能促进语文教学。
  【作者单位:泰州 姜堰区蔡官学校江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方法应小针刀治疗325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结果325例患者中双侧拇指者为42例,1次失败者多为双侧对比治疗时未使用强的松龙;2
《小学英语教学指导纲要》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的点点滴滴,科学区角活动是幼儿在园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形式之一。在科学区活动中,幼儿能够自主选择材料,自由结伴,进行个别化的、操作性的学习。这其中,材料设置质量的高低是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自制教玩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让幼儿在自制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让幼儿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个体系相当完备、内容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由三大原理组成,一是“生活即教育”,二是“社会即学校”,三是“教学做合一”。他主要要求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并且要求教育在生活中,学校在社会中要起积极的导向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教者与学者的主观能动性。“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老师根据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内容,因地、因人制宜,结合生活、社会实际,创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