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眼外伤近五年十大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外伤学组通过专家投票方式,遴选出了能够突出代表我国近5年(2009至2013年)眼外伤临床与基础研究水平的10项研究进展。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眼外伤治疗新策略、复杂眼外伤手术及新技术应用研究、眼外伤动物模型及基础研究、感染性眼内炎的防治研究、眼化学烧伤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国内眼外伤综合交流服务平台的建立等。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目前我国眼外伤学者在国际眼外伤学界的工作水平和影响力,甚至成为我国眼外伤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中华眼科杂志,2015,51:604-607)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SD大鼠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rNAION)模型的视神经与视网膜形态学变化。方法实验研究。采用孟加拉玫瑰红(RB)联合激光光动力法制作大鼠rNAION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6只,单纯激光组3只,单纯RB注射组3只,rNAION模型组24只。每组随机编号,所有SD大鼠均取右眼为实验眼。不同时间点HE染色(造模后1、3、21、90 d)、甲苯胺蓝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是神经眼科常见的慢性致盲性疾病,眼部临床表现为视乳头水肿及视野缺损。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赖腰椎穿刺、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鉴于这些诊断方法的局限性,近年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相干光断层成像术、B型超声等新型非侵入性定量手段相继应用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监测。临床数据证实这些新型检查方法客观、安全、有效。本文就眼科诊断技术在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总结和
期刊
眼肿瘤是致盲、致残和致死的跨学科眼病。眼肿瘤的诊断要综合考虑原发病变、可能侵袭的邻近组织结构以及远处可能转移的器官。眼肿瘤的治疗涉及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细胞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因此,多学科诊疗是眼肿瘤自身特点的必然需求,也是最大限度提高诊疗效果的有效途径。眼肿瘤诊疗水平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基础研究的临床转化和新技术设备的临床应用。应通过基于生物样本和患者人群的转化研究和临床试验,规范我国眼肿瘤
目的探讨0~6岁正常儿童的眼眶容积及眼眶发育规律。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因轻度非骨折外伤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就诊,行眼眶CT检查未见异常的0~6岁儿童100例(200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0~6岁,按就诊时年龄<1周岁的记为0岁组,年龄≥1岁且<2岁的记为1岁组,依此类推,分为7组;其中男、女患者各50例。采用多层螺旋CT影像和计算机软件辅助技术(德国BrainLAB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