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糖稀

来源 :雪豆月读·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ang200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的大多数游戏都是练脑练手练体力的,跟吃挨上边儿的,大概只有和(huó)糖稀了!
   有一年我去西安旅行,在回民街上闲逛,忽然听到一位老奶奶的吆喝声:搅搅糖嘞!
   搅搅糖是什么?我走上前一看,哦,原来就是我们小时候和的糖稀嘛!不过,颜色可比我们小时候的丰富多了,红、绿、粉、黄、蓝,五颜六色的。我们小时候玩的糖稀只有原色,虽然单调,但是健康。我买了一份儿原色的搅起来,记忆突然就被拉回到童年……
   糖稀是熬出来的,我们自己熬不了,所以,只能拿钱去买。虽然花几分钱就能买到,但那时候家里孩子多,父母的工资也不高,一分钱也是钱呢!能买一份糖稀来玩,可是相当幸福的一件事儿!
   我们学校门口有个老奶奶,常年在那里卖各种玩具和小食品。她的摊位是我们每天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我喜欢吃甜食,糖稀是我的最爱。因为知道我们兜里的零花钱不多,老奶奶的生意做得很灵活,5分钱能卖给你一大团,让你找到“土豪”的感觉,2分钱的不嫌少,1分钱的也卖!
   1分钱的糖稀搅起来实在不过瘾,我经常买2分钱的,不多不少,搅起来刚刚好。一边用两只细竹棍儿交叉搅动、拉丝,试图把丝越拉越长,让混黄的糖液渐渐变得白亮剔透;让软软的糖液变得越來越硬。但是丝越拉越长,糖稀就有掉地上的危险。一旦出现险情,立刻舔上一口就能化解。就这么一边搅一边舔,搅够了,糖稀也差不多被吃光了。
   也有的同学嘴馋,买来的糖稀还未来得及搅好,就吞进肚了。其实,这样的吃法反倒吃不出最佳味道,因为甜得腻人,用我们东北话讲就是“齁(hōu)”。过犹不及,其实,搅糖稀已经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有一首几乎人人会唱的儿歌——《一分钱》,里面唱到:“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马上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再见!”因为喜欢搅糖稀,我们将歌词进行了二度创作:“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马上交到老郭奶奶(卖糖稀的老奶奶姓郭)手里边。奶奶拿着钱,糖稀递手边。我高兴地说了声:奶奶,很甜!”
   搅糖稀,搅的是快乐,搅的是甜甜的童年时光。在这时光的慢慢流淌里,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的温馨甜蜜……
其他文献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cáo 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譯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是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著称。   唐代诗人韩愈写的《马说》,是一篇借物寓意的文章。这里的“说”是“谈谈”的意思,古代
期刊
脚滑子的原理跟爬犁相似,只不过爬犁是要靠拉或者推,人是坐在上面的,而脚滑子则需要绑在脚上。童年时,不知有多少人渴望像小哪吒一样,脚下踩个风火轮,神气地满世界玩耍。可是那时候没有轮滑鞋,没有平衡车,只有在体育课练滑冰的时候才能领一双滑冰鞋过过瘾,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尽兴啊!所以,就有了自制的“脚滑子”。   脚滑子的制作很简单,先找两块和脚差不多大小的木板,在木板下面钉上两根粗铁丝,再在木板
期刊
现代人的生活似乎和马没有什么关联,但在古时候,马却在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行军打仗不能没有马,交通运输也离不开马。   唐太宗驾崩前念念不忘要让他心爱的马给他陪葬,这就是“昭陵六骏”。古时武将都以得到一匹宝马良驹为豪,项羽与乌骓马,关羽与赤兔马,秦琼与黄骠马。下面我们要介绍的这位画家,则喜欢把马当模特。他笔下的许多骏马图都成了艺术珍品。   他的父亲是一位私塾先生,能书善画,因此他从小就
期刊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时间:公元前202年   地点: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   人物:项羽   虞姬  随从   将军甲   将军乙   (幕起。虞姬陪在项羽身旁,随从站在门口。)   (旁白: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约定以鸿沟作为界线,互不侵犯。但刘邦采纳了张良和陈平的建议,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时消灭他,于是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
期刊
从小到大,你有被人欺负过或者叫过一些难听的绰号吗?那时候的你,应该会非常难过吧?要是你把这些事告诉父母的话,父母肯定会安慰你,叫你别在意。但是同时,父母也会希望你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变成一个强大的人。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别人才不会“欺负”你。他们说的并没错。但是,你想过什么是强大和弱小吗?或者,你有思考过为什么人一旦變得强大,就很容易产生想去欺负弱者的想法吗?读一读下面的这几篇文章
期刊
人是一种对称的生灵,   全身比例得当,四肢匀称,   他的每一部分都与世界相呼应,   可以称做是万物的姻亲;   他的头和脚和睦共存,   都有着月亮与潮汐一般的特征。      没有什么东西能飞得那样遥远,   但人却抓住它,把它当成自己的猎物;   他的眼睛能看清最远的星星,   他也能窥察所有领域的细微之处。   草药如愿地治好我们的肤疾,   因为它们与人的身体
期刊
村部前的那个小广场是我每天上下学的必经之地,每当我看到村部房檐前立着两担高大的竹竿,就知道今天晚上要放电影了。   这是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我大多会跑进村部,问一问即将上映的是什么电影。因为我的父亲在公社做事,放映员对我总是给予一些关照,把影片的名字告诉我,而不是打出一串不耐烦的手势。这使得我在兴奋的同时又有了一分得意。我常常向小伙伴们卖一卖关子,才肯大声说出片名。   早早来到小广场准备看电影
期刊
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那里,说:“我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强多少。你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是用爪子抓,还是用牙齿咬?仅这几招,女人同男人打架时也会用。可我却比你要厉害得多。你若愿意,我们不妨来比试比试。”   蚊子吹着喇叭,猛冲上前去,專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最后终于要求停战。   蚊子战胜了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在空中飞来飞去,不料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被吃
期刊
豆苗儿们,在本期要介绍的这位画家的艺术世界中,动物是经常会出现的题材。他笔下的小动物或呆萌、或灵动,不仅给人美好的视觉享受,更让人的心灵感受到真善美。这位画家就是韩美林。   1936年的一个清晨,韩美林出生在山东济南皇亲巷一栋败落的老房子里。家境贫寒,两岁时父亲又病逝,童年的韩美林只能与奶奶、妈妈和两位兄弟相依为命。母亲有见识,知道读书的孩子才会有前程,所以拿出好不容易积攒的一块银元将5岁的韩
期刊
释义:形容东西或人越多越好。  时间:汉代  地点:陈地(今河南淮阳)  人物:刘邦   韩信   (幕起。韩信拜见刘邦。)   (旁白:刘邦打败项羽后,将韩信封为楚王。刘邦听说韩信收留了项羽的旧部,认为韩信要谋反,决定亲自去看一看。韩信知道刘邦要来,连忙杀了项羽的旧部。)   刘邦:“这陈地的风光果然不同。”   韩信:“拜见陛下。”   刘邦:“你怎么来了?”   韩信:“我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