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肿瘤中增殖细胞抗核抗原,bcl—2,c—myc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来源 :武警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lian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涎腺肿瘤中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cl-2,c-myc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对18例多形性腺瘤和52例恶性涎腺肿瘤中细胞凋亡和PCNA,bcl-2,c-myc蛋白表达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恶性涎腺肿瘤的凋亡细胞指数和增殖细胞指数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P<0.05),恶性涎腺肿瘤中bcl-2和c-myc蛋白表达率和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P<0.05),结论:细胞凋亡和调控基因异
其他文献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ARS epidemic and the control effectiveness in a general hospital. Methods:Clinical and suspected cases of SARS were queried in the
目的:研究运动性心肌肥大形成中血浆生物活性肽的含量及意义.方法:wistar大鼠分为运动训练组和对照组,NPY、CGRP、ET和ANP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压和心率用八道生理记录仪记
<正> 细菌学和免疫学的创立翻开了人类认识传染病的新篇章。 早在17世纪列文虎克就发明了显微镜,并看到了微小的生物。但是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些小生物和疾病会有什么关系。是
目的:建立坤血安软胶囊(当归、炮姜等)中藁本内酯和6-姜酚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内标法,选用萘为内标物,甲醇提取,采用Kromasil C18柱,甲醇-0.1%三氟乙酸水溶液(67:33)为流动相,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