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浅谈

来源 :东方食疗与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药三七中,其中的一个主要成分是三七素,三七素具有止血的成分,这种成分在山黧豆中居多,因此三七素又被称为是山黧豆神经毒素,本文重点对三七素的主要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三七素;液相色谱;流动注射
  [中图分类号]S567.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12-148-01
  在山黧豆中,能够检测出三七的成分,最早人们并没有对三七素具有全面的了解,而是集中在神经中毒方面的研究,这是一种古老的豆类成分,具有耐旱性的特点,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次中毒事件,因此山黧豆的种植数量逐年递减。我国对于山黧豆的种植已经很少了,因为其耐旱的特点,所以地域较为干旱的地区还是有所种植的,比如西北地区、印度以及埃塞俄比亚等。为了专门探究山黧豆中毒的原因,印度最早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其中鉴定出了三七素,三七素具有止血的活性,在神经毒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两个方面的复杂功效来看,还需要加以进一步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将其应用在更加有用的领域中。
  1、传统的检测方法
  在对三七素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合理的检测方法十分重要,每种检测方法都各有特点,下面笔者就简单的介绍了几种检测方法。首先是传统的检测方法。三七素属于氨基酸的一种,在最早的检测过程中,主要是采用对氨基酸的通用方法,例如纸电泳以及薄层层析等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茚三酮能够显示出颜色,再对其进行测量。传统的,高效薄层层析法能够对不同三七头中的三七素含量进行测量,并且得出三七素基本含量为0.316%左右。还有一种检测方法为“Rao法”,在检测的过程中首先是要将三七素在水中进行水解,然后得出相应的产物,在乙硫醇中進行反应,得到有色复合物,在420nm下进行对比测定三七素的最终含量。这些都是传统的检测方法,但是不足之处在于灵敏度相对较低,准确度也不高。
  2、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
  2.1间接(衍生化)检测法
  首先介绍的是一种间接检测法,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对氨基酸进行自动分析的仪器,这是在离子交换层析基础上实现的一种检测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仪器得到了更加大范围的使用,尤其是在对山黧豆中的三七素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对其进行测量,随即又开发了全新的测量方法,就是使用柱后衍生化显色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以高效液相色谱为基础的一种方法,同时也应用了紫外线等一些手段,在检测的过程中,灵敏度得到显著的提升,并且时间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尤其是在分析的过程中,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在使用这一检测方法的过程中,过去都是在340nm的环境下进行紫外线检测的,或者是使用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其作用在于能够解决衍生物不稳定的现象,在此基础上使用9芴基甲氧基碳酰氯作为主要的衍生试剂,在荧光下对三七素进行检验,针对这一检测方法,相关人员对几种不同的三七头进行了提取,检验其中三七素的含量,得到结果是在0.565%~0.609%之间,9-芴基甲氧基碳酰氯具有反应迅速的特点,得出的产物也相对稳定,但是无法将两个异构体明显的区分开来,因此使用异硫氰酸苯酯代替原有衍生试剂,得出了更好的效果,通过采用间接(衍生化)检测法对相关成分进行分析可以得知,效果要比原有的衍生试剂要好。
  2.2直接检测法
  除芳香族氨基酸外,大多数氨基酸在近紫外区(200-400rim)无吸收,所以不能直接用紫外检测器测定其含量,但三七素分子中含有草酰基团,而草酸本身有紫外吸收,国内有不少学者利用HPLC在210nm左右的紫外区直接检测生物样品中草酸的含量。由此推测,在210nm附近检测三七素应源于其分子中的草酰基团,在213nm紫外区用HPLC比较详细地分析了三七不同组织中三七素的含量,结果发现云南文山三七中三七素含量(以干重计)比其他产地高,含量范围在0.42%N0.62%之间;花蕾、茎叶、根茎,主根、侧根和须根的含量分别是0.86%、0.37%、0.88%、0.52%、0.41%和0.89%。利用离子对反相HPLC在220nm下分析了云南不同规格三七头中的三七素含量(以干重计),范围在0.561%-0.582%之间。在214nm下检测并分离纯化三七中的三七素。在213nm下利用HPLC法测定了三七片中的三七素含量,范围在0.428%N0.435%之间。在213头处检测发现三七商品规格中“无数头”的三七素含量最高,可达1.02%,而“13头”至“120头”中的含量在0.52%-0.69%之间。利用HPLC在213nm紫外检测建立了三七头和三七总皂苷提取废液中三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
  2.3流动注射检测法(FIA)
  流动注射分析法检测三七素的原理是在恒流泵驱动的载体流中注射待测样品,经过反应器时,三七素发生特异性的反应,捕捉反应物的光吸收信号实现对三七素的间接定量。首先用FIA法通过谷氨酸氧化酶催化三七素氧化分解检测山黧豆样品中的三七素含量。谷氨酸氧化酶能低效率地分解三七素(催化活性仅仅是谷氨酸的O.8%),这主要是由于三七素与谷氨酸在分子结构上比较相似(分子末端都有一个羧基)。谷氨酸氧化酶氧化分解谷氨酸和三七素时都能释放出H2O2,后者在过氧化物酶(通常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下氧化还原性染料使其变色。实际检测时一般用两个反应器,第一个用谷氨酸氧化酶先破坏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大量谷氨酸,第二个反应器中检测谷氨酸氧化酶氧化分解三七素时释放出的H2O2。为提高检测灵敏度,对该方法进行了大量改进,但至今仍未开发出能实际应用的谷氨酸氧化酶传感器。
  3、讨论
  综合上述的一些检测方法可以得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相应的检测方法会更加完善,从最早的传统检测方法算起,三七素的检测已经经历了一段较长的时期,并且检测的方法还会更加高效与节省时间。三七素是一种重要的三七药效成分,探索三七素的生物活性甚为必要,本文介绍的三七素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用HPLC直接检测三七素,虽然操作相对简单,但如果样品成分复杂,尤其是样品中如含有大量的草酸等有机酸时,则对三七素的分析会造成严重干扰。就现有技术水平,分析三七素在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动态变化,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能定量和定性检测的气相色谱一质谱或液相色谱一质谱检测法方法比较适宜。FIA法所用的仪器结构极为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如果用特异性高的固定化酶电极作为检测手段则完全可以替代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来快速准确地测定三七素含量。目前,人们还未分离到植物特异性三七素分解酶。从绵羊瘤胃中分离到了形态不同的3种球菌,它们都可以分解利用三七素。如果能从中分离出分解三七素的酶,进一步开发出酶传感器,则三七素的检测会更加简便。这种基于酶学的检测方法或许是将来快速、准确检测三七素的一种趋势。
其他文献
目的:对不同体位护理会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消化、呼吸等多个系统产生何种影响进行了总结.方法:在传统的仰卧位上增加侧卧位、俯卧位及鸟巢式舒适体位.结果:相较于仰卧位
物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基础自然学科,所有物理规律和概念都来源自然界中的真实现象,是对自然界规律的抽象和总结,反映着自然界发展变化的最基本规律.物理学是其他科学的基础
[摘要]目的:探析将抗核抗体ANA谱检测应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价值与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241例血样样本,对其进行抗核抗体ANA谱检测,分析诊断自身免疫疾病的情况。结果:本次我院研究的1241例血样样本中抗核抗体ANA阳性发生率6.93%,荧光模式颗粒型发生率45.34%,着丝点型发生率12.79%,细胞质型发生率20.93%,核周型发生率1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创新性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教育方式多注重解题思路的讲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没有自己的思考,而当前的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与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在给各工程项目型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工程项目型企业的核心就是工程项目,对工程项目的有效管控直
纯粹以免费空间大小忽悠用户而罔顾客户需求与体验,最终带给用户的会是正向的价值吗?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闹剧背后,暴露的是整个行业的浮躁与失察云存储大战在我眼里更
目的:探讨分析儿科小儿泌尿系统患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给出针对性的护理优化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1月 ~2018年1月收治的98例小儿泌尿系统患儿为对象,依据随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