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的创设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syzj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丰富的材料是增强幼儿活动的兴趣
  幼儿天生是好奇的,对周围的事物和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参与任何活动的首要前提,但兴趣是短暂的,易受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我们为幼儿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有:纸、笔、油画棒、颜料等,纸工手工工具有:剪刀、浆糊、橡皮泥、牙刷、挂布等。还可以投放一些辅助工具:棉签、石头、各种纸、布;废旧材料如:塑料管、蛋壳、水果网、木条、泡沫板等,用于自创作品。当幼儿在操作中,他们运用各种感官探索材料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方法使用,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由于美术区域中材料的丰富多彩多样。使幼儿的想法不受材料的限制自由选择,从而尽情的发挥。
  二、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1 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当好幼儿的参谋和助手,扮演好观察者的角色。尊重孩子的所思所想,对孩子不同的想象结果给予支持。在美术区域活动中,将绘画于音乐、诗歌结合在一起,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引导思考。
  2 生活经验是幼儿园进行美术创造的源泉,幼儿进行绘画依靠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在童真童趣的“玩耍”中,解放他们的头脑,身体,眼睛和空间,才有了丰富多彩的感受。
  三、适时地帮助于指导,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善于观察,适宜介入。教师在活动中多观察,多指导。积极评价,激发幼儿的创造激情。
  美术区域活动使孩子起提问、爱动脑、敢于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思维的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由此可见,我们尽量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共同分享创造的快乐。
  四、作品的价值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对于幼儿的活动,教师应给予充分关注,并作出合理评价。对幼儿所创造的作品更珍惜,可以作为游戏材料投放到其它区角中,也可通过展览或成册的形式展示,吸引幼儿于家长的关注,增强幼儿创作积极性;还可布置活动室,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感和教师对其的肯定,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综合所述: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在教师预设的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捕捉随时的教育契机,生成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活动,尊重幼儿创造性的表达,肯定幼儿的想象,使幼儿的美术区域活动获得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活动区的创设,利用与活动指导》冯晓霞著
  [3]《对美术教学的意见》湖南出版社
其他文献
又被脚气缠上了?脚痒、起水泡、脱皮,忍不住抓挠,还可能引发糜烂、渗液,甚至是感染.得了脚气中医有没有应对的好方法?让我们一起了解下.rn脚气是因感染皮肤癣菌所致.中医上称
期刊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人的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以便于学生自主选择,在创造美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
期刊
兴趣,是指人对事物的特殊的认识倾向。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是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新教材应该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导入新课内容新颖、方法多样,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一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及课堂教学观,是我们每一个音乐教师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而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去实践,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问题的关键。我作为一名多年在一线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想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新课程改革指导下音乐课的常态教学,谈谈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及在音乐
期刊
一、前言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提高篮球运动员对专项体能训练的认识水平,为篮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提供依据,有针对性的进一步提高篮球运动专项素质,完善和改进其训练方法,并提供训练手段作为参考,寻求更适合篮球运动自身特征的训练方法,尽可能的降低运动训练时运动员受伤的可能性,不断提高竞技水平及运动成绩。  二、体能素质训练  进行正确性的体能训练是进行比赛前的必要准备。体能是一种满足生活需要和提供足够的能量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黑龙江省文化厅承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馆、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黑龙江省图书馆联合协办的
期刊
体育不仅仅是一成不变的体质训练,还包括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塑造。所以体育中蕴含着德育,而德育又可融于体育之中,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所以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应忽视德育的功能,应该将德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体育课常常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因为几乎每堂体育实践课都有游戏活动。体育游戏可以全面锻炼身心,帮助少年儿童认识客观事物,促进德育智力发展,陶冶高尚情操。然而,体育教学如何充分运用自身的特色教育
一、概念——什么是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出发,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与手段,改变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的平衡,不断激发他们产生新的认知方法,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任务。  关于启发式教学法,我国很早以前就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就提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习”
1 “举国体制”内涵回眸  上世纪,经过二战洗礼建立的新中国体育事业基础差、民众体制差。为了在短期内取得一些突破,结合特殊的历史时期,推出了“举国体制”。即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配置全国的竞技体育资源,形成业余体校、体育运动学校、优秀运动队为基础的三级训练网,培养“专业运动员”。经过几十年的锤炼和实践,在各项世界大赛中荣获大量荣誉,证明举国体制在我国运用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