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体制”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矛盾辩证论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in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举国体制”内涵回眸
  上世纪,经过二战洗礼建立的新中国体育事业基础差、民众体制差。为了在短期内取得一些突破,结合特殊的历史时期,推出了“举国体制”。即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配置全国的竞技体育资源,形成业余体校、体育运动学校、优秀运动队为基础的三级训练网,培养“专业运动员”。经过几十年的锤炼和实践,在各项世界大赛中荣获大量荣誉,证明举国体制在我国运用是成功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举国体制成功的背后也引发了一些深刻的社会问题。
  2 “举国体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2.1 “权力”引发的腐败、贪污。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历程中,受贪污、腐败影响最深的无疑是足球项目,这是多少过人心目中的痛。当然,足球腐败并不是偶然的,分析其原因,发展:罪魁祸首在于权利集中。联赛本应该是建立在俱乐部共同商讨来形成规程,而管理机构更应该介于之外而独立存在。而我国的现实是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却是相同的人、不同的智能。腐败和贪污现象能避免?赤裸裸的金钱交换。而带给我们是无尽的思考,处理一个领导、打掉一个裁判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体制。必须将权利和执行部门分开。
  2.2 竞技体育的道德问责。竞技体育所追求的是成功,是特别功利化的一种表现。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也就成为圈内都认可的一种方式。相应而生的就是假球、黑哨等、甚至顶替比赛、篡改年龄等道德问题也时而发生。引发这些问题的根源仍然在于“功利”。为了追求成功,不惜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甚至出现药物、兴奋剂事件;然而,这些问题的根源仅仅在于教练员和运动员?其实不然,问题的根源仍然在于体制,体制的存在决定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固定模式,没有成绩就没有机遇、就没有待遇,在残酷的竞争中,不得不采取一些非法的方式。
  2.3 职业运动员国家保底后引发的职业倦怠。职业运动员就职于体工大队,在日常训练中,国家财政包揽了所费用,结果就是运动员衣食无忧,而且和工人一样还可以领取工资。众所周知,体育训练是一件长期且非常艰苦的事业,需要恒心和毅力。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由于自身思想或伤病问题逐渐懈怠。再加之,国家体育总局及社保部愈发重视退役运动员再培训和就业的问题,解决了很多问题。由于在国家大包大揽的局面下进行训练,职业懈怠感难以避免。
  3 “举国体制”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矛盾消解
  3.1 个体与国家矛盾的消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竞技体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并非所有国内模式和理念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此,向国外先进理念低头也未尝不可。所谓“打开国门,走出去、请进来”。百年法网,从未出现过亚洲人夺冠,但2011年我国女子网球选手李娜却在法网夺冠,创造了一个时代。通过分析,这是单飞的结果。即在举国体制管理下,部分相对落后项目的部分运动员采取自负盈亏的方式进行训练和比赛。实践证明,单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对举国体制的创新和发展。
  3.2 市场规律与宏观调控的矛盾消解。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经济制度是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是市场经济,就应该遵循市场经济中的基本规律。政府和管理部门的角色意识应该更加明显,从传统的管理岗位逐步过渡到服务、引导角色。知名的美职篮联赛和中职篮作一个简单比较,不难发现其不同之处,即凌驾于联盟之上的管理部门的功能。因此,国家机构应在宏观调控的原则下,采取服务、引导的态度,才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同时,也避免了宏观调控与市场规律的矛盾。
  3.3 强弱与新旧同步发展的矛盾消解。奥运会的项目设置每届都在变化,我国在夺金点通过分析大多集中在乒乓球、羽毛球、举重、跳水、射击等传统优势项目,在田径和游泳等大项中总是昙花一现。直到2012伦敦奥运会中国创记录的在游泳比赛中拿到五金。但田径项目却依然没有什么突破。反映出我国传统优势项目依然走高,但新兴项目上依旧突破不大。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在于平衡强弱间的投入。
  4 结语
  举国体制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通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社会发展到当前的阶段,一些负面的情形逐渐涌现,腐败问题、效率问题随之突出,成为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使举国体制在发展中不断更新、保持与时俱进,因此,也给当前的决策者和管理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举国体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更新、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郝勤.论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概念、特点与功能
  [2]胡小明.“举国体制”的改革
  [3]杨桦.坚持和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研究
其他文献
从学生入学起,从早忙到晚,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频繁的考试和测验,对他们已无吸引力和新鲜感。长此下去,造成考试时心态随欲,感知粗略,灵敏度降低,该做对的题目也是漏洞百出,丢分较多。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又被脚气缠上了?脚痒、起水泡、脱皮,忍不住抓挠,还可能引发糜烂、渗液,甚至是感染.得了脚气中医有没有应对的好方法?让我们一起了解下.rn脚气是因感染皮肤癣菌所致.中医上称
期刊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人的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以便于学生自主选择,在创造美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
期刊
兴趣,是指人对事物的特殊的认识倾向。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是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新教材应该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导入新课内容新颖、方法多样,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一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及课堂教学观,是我们每一个音乐教师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而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去实践,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问题的关键。我作为一名多年在一线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想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新课程改革指导下音乐课的常态教学,谈谈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及在音乐
期刊
一、前言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提高篮球运动员对专项体能训练的认识水平,为篮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提供依据,有针对性的进一步提高篮球运动专项素质,完善和改进其训练方法,并提供训练手段作为参考,寻求更适合篮球运动自身特征的训练方法,尽可能的降低运动训练时运动员受伤的可能性,不断提高竞技水平及运动成绩。  二、体能素质训练  进行正确性的体能训练是进行比赛前的必要准备。体能是一种满足生活需要和提供足够的能量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黑龙江省文化厅承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馆、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黑龙江省图书馆联合协办的
期刊
体育不仅仅是一成不变的体质训练,还包括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塑造。所以体育中蕴含着德育,而德育又可融于体育之中,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所以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应忽视德育的功能,应该将德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体育课常常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因为几乎每堂体育实践课都有游戏活动。体育游戏可以全面锻炼身心,帮助少年儿童认识客观事物,促进德育智力发展,陶冶高尚情操。然而,体育教学如何充分运用自身的特色教育
一、概念——什么是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出发,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与手段,改变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的平衡,不断激发他们产生新的认知方法,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任务。  关于启发式教学法,我国很早以前就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就提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