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增强胰腺癌PanC1细胞E3泛素连接酶对p16的抑制作用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o33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胰腺癌PanC1细胞中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对E3泛素连接酶(Ring1B)抑制抑癌基因p16转录及表达作用的影响。

方法

通过采用短发夹RNA(shRNA)分别在PanC1细胞中敲除Ring1B(重复2组为shRing1B#1、#2)和LSD1基因(shLSD1#1、#2),未敲除组为shLuc,分别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anC1细胞LSD1、Ring1B和p16基因的表达;而后通过质粒转染过表达Ring1B,再敲除LSD1基因,检测PanC1细胞p16的表达。

结果

Ring1B基因敲除后RT-qPCR结果显示p16 mRNA转录增加,shRing1B#1、shRing1B#2(4.613±0.416、4.615±0.224)高于shLuc(1.010±0.032)(P=0.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ing1B基因敲除组p16蛋白表达增加;LSD1基因敲除后p16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也增加,shLSD1#1、shLSD1#2组和shLuc组对应数值分别为4.704±0.503、3.885±0.011和1.008±0.027(P=0.005)。Ring1B过表达的PanC1细胞中(Ring1B组),LSD1敲除组shLSD1+vector组(5.893±0.986)高于对照组shLuc+vector组(1.010±0.201);shLSD1+Ring1B组(0.695±0.031)高于shLuc+Ring1B组(0.156±0.016)(P=0.001)。

结论

LSD1与Ring1B协同作用,共同参与抑制胰腺癌p16的转录表达;LSD1能够增强Ring1B抑制p16转录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从晚期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中分离出软骨干细胞,观察脂联素对软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收集5例晚期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剩余的软骨组织,培养分选出软骨干细胞,观察比较单纯成软骨诱导培养基组和加入了脂联素的成软骨诱导组成软骨诱导后组织Ⅰ型胶原、Ⅱ型胶原、蛋白聚糖(Agg)及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SOX-9)的免疫组织化学及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晚期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中分选出的软
目的使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评估不同角度股骨转子下截骨对于骨及假体应力和截骨面稳定性的影响。方法CT扫描一名50岁女性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提取股骨数据,建立数字模型,选用S-ROM假体将各组件数字化,后模拟手术,于转子下行倾斜30°、45°、60°、90°截骨,力学加载为患侧单腿站立的方式,检测模型应力分布,并测量每个模型的相对位移。结果与完整股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力分布不同
目的探讨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CDX2)通过酪氨酸激酶(JAK)/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MKN-45的迁移及侵袭。方法Lipofectamine™2000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N1-CDX2及空白质粒转入胃癌细胞中,Western blot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转染效果,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45对人韧带成纤维细胞(HLF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含地塞米松、抗坏血酸和β-磷酸甘油培养液诱导HLFs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表达或抑制细胞中miR-145水平,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ALP活性,Western blot分析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以及Notch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检测miR-145靶基因。
目的探讨高糖水平对成纤维细胞的诱导衰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对照组(葡萄糖浓度为5.56 mmol/L)和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33.33 mmol/L);采用β-半乳糖苷酶细胞衰老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采用噻唑蓝(MTT)法测细胞增殖;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细胞衰老相关基因p16的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p16基因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β-半乳糖苷
外伤、肿瘤、畸形等造成的骨损伤是临床上面临的一大难题。研究结果显示,骨膜是一种位于骨周围的组织,其拥有动态结构的致密结缔组织膜,外观看似一个简易的围绕骨骼的包膜,实际上却极其复杂,并能为具有再生潜能的干细胞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参与骨营养与细胞的供给、痛觉感受和生长修复。因此骨膜组织结构与功能,以及骨膜反应模式的更深层次的研究,对于骨缺损修复的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和研究价值。
目的建立锁核酸扩增阻滞突变体系荧光聚合酶链反应(LNA-ARMS-PCR)技术检测血浆K-ras突变方法,探讨该方法替代组织检测K-ras突变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锁核酸标记技术建立LNA-ARMS-PCR检测K-ras突变技术,收集155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对应血浆标本,同时检测其中的K-ras突变,分析其符合率。结果建立的检测技术灵敏度高,质粒混合实验证实其灵敏度高达0.1%。肿瘤原发灶内的
期刊
目的观察RNA干扰BAG-1基因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及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以人正常肝癌细胞L02作为对照细胞,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AG-1在无转移能力的HepG2、Huh7人肝癌细胞株及转染潜能依次增高的MHCC97L、MHCC97H、HCCLM3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将阴性小干扰RNA(siRNA)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