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的生活化教育模式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1980_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我国进行了大范围的教改活动。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讲,将教学模式接近生活化是目前教改中所提倡的教学方式。此教学方式是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从生活中了解到知识,超越自我,从而形成一种以生活为主体的学习方式。高中生物课程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关注生活,从而培养出社会适用型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物生活化;教学探索
  一、构建符合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情景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在进行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且影响的效果非常强烈。因此,教师在进行生物生活化教学时,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营造一个与之符合的生活情境。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探索,最终形成自主探究或者是小组合作模式的探究形式。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作为生物学科来讲,其中的概念与内容都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是学者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与研究而得出的知识理论。因此,教师在进行情境设置时,应该选择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主动的将生物知识与生活联系到一起,在不知不觉中了解知识而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问题》这一内容时,可以从日常的生活中举例,即:凉拌黄瓜,凉拌西红柿,每个学生都吃过,让学生想一下食用前与食用后有什么不一样的情况,这时候便会激发学生们的热情与好奇心,在课堂上将会各抒己见。如在包韭菜馅饺子的时候,只是将韭菜馅中加入盐,并没有放水,可是过一会,韭菜馅中便会产生水;在炒卷心菜时,放入盐等调料后,不放水,便会有水产生等,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呢?在学生生活中能够遇到的情境进行举例,这样便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望。教师在使用方法进行教学时,对情境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不是每节课程都适合情境教学法,要慎重选择教学内容与情境教学法的结合,只有两者充分结合,才能够发挥生物生活化教学的作用。
  二、开展生物生活化教学活动
  生物课程内容源于生活,只是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具体化。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传授过程时,要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以生活为基础来引导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开展生物生活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感受与体验生活的同时,了解生物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生物在生活中的实用效果,让学生能够深入到生活中,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逐渐强化生物知识的学习能力。即:从生物学习中认识到生活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学习生物知识,在生物学习中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生物现象,使得知识的掌握得到强化。在开展生物生活化教学活动前,教师要对学生的生活状态,个性特征进行了解,然后选择与之有关的生物化教学活动,从根源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动力。例如,学习《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开展分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先自行翻阅资料探讨该用生活中的什么物质来完成实验,让学生举出并说明原因。其次,老师对其进行评论,并说出自己想选择的实验物质鸡蛋,并向学生说明实验的步骤,使用鸡蛋的卵壳膜来完成,实验时卵壳的边缘便会有蔗糖溶液流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最后,在班级中举行演讲活动,让学生自行找到一个角度来进行知识的阐述与论证。通过活动,学生可以将生活与生物有机的结合到一起,细心观察生活,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讨论的能力。另外,在学习遗传与进化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开展血型的探讨,如,父母分别是A型和B型血,那么他们的儿女的血型有几种可能?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与分析,互相猜测彼此的血型,增加课堂气氛,使得生物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采用此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了解生活,热爱生活,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好奇心,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能力,使得生物教学与生活相融合,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生物生活化的课外实践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讲,课后作业的留置,课外活动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是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此种教学手段对时间没有具体的要求,较为自由,对空间也没有限定。此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拓展性,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知识进行独立的思考,引导学生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加深,能够将生物知识有效的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并利用生物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此中教学模式虽然属于空白式,但是教师可以将此空白进行活化,多多引入与生活相关的生物教学实践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在生活中对生物知识进行探索,逐渐形成细心观察生活、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应该善于使用课外实践活动,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实践教学重视学生的自我实践,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结合形成一系列的体验、实验、探究等,强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运用能力,深刻掌握生物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的学与用的能力进行升华与强化。在此选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问题》作为教学案例,生物教师可以对此课题活动实践进行探究与实验,即: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自行的阅读与掌握,或者是查阅一些资料进行知识的辅助掌握。然后对日常生活进行观察,看生活中的何种现象与教学内容相符合,做好记录,再进行试验。最后在课堂上谈谈自己的感受。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向生活化方向发展是必然结果,是满足新课程要求,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高中生物教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强化对知识的认识,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堂--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林良富主编.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办学探索文丛)[M].宁波出版社,2004.
  [3]胡建春.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J].教育科学,2013(4).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维持治疗、导致疾病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8年1~12月住院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2次或2次以上住院者102例,占调
针对我国鲜莲子剥壳设备落后、效率低下、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这一现象,在深入分析鲜莲子剥壳机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高效的莲子剥壳机。该机剥壳率高,破损率低,结构紧凑,性能
本文介绍了世界半导体市场自2012年后又一次出现负增长,并从电子产品和有关公司对半导体的应用作了诠释,文后对有史以来掀起的最大半导体公司并购浪潮作了论述。
<正>应对方式是个体对现实环境变化有意识、有目的和灵活的调节行动,是心理应激过程的重要中介因素,个体的应对方式是个体的稳定因素与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应对作为
目的分析气管狭窄患者治疗中行全麻下气管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抽取院内自2017年1月起,到2019年2月止诊治的68例拟行手术治疗的气管狭窄病人为回顾分析对象,对
目的:研究黑乳海参(Holothuria nobilis Selenka)中硫酸化多糖类型、理化性质及抗凝活性。方法:利用化学和物理相结合的分离方法进行纯化,采用色谱、化学、光谱等方法对其纯
分析了聚光太阳能电池冷却技术的研究背景,描述了4种主要冷却技术的相关原理及其应用场合,并指出了聚光太阳能电池冷却技术的发展趋势.
本文通过报刊、文集、日记、回忆录中的相关材料,从作息规律、对季节和天气变换的感知及对日常生活特定时刻的偏好等几个层面,考察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分子日常生活中的时间体验
本文通过对古代东西方“水城”——苏州和威尼斯的全方位的比较研究,指出我国苏州城仅是地区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属中等城市,比起首都或省级首府略差一筹,但在封建时代里
二甲醚是一种性能优良、有发展前景的新燃料,主要有两种制备方法:两步法和一步法。从长远看,一步法生产二甲醚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而CO2加氢制取二甲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二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