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是一种语言工具,英语教学也是语言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文化教学,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明确语言文化的关系,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英语教学中有机的融合文化教学。本文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教学;文化差异;教学策略
当前,众多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比较低,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学生没有过多的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就必须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差异,知道外国人的交际文化,因此,我们在英语教育中,要加强文化教育,重视文化教育。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都可以从语言中表现出来。当前,文化差异已经成为了跨文化交际的最主要障碍,在英语教育中,我们要注重融入文化教育,避免因为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
一、文化差异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文化背景不同,导致词语内涵及感情色彩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由于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的差异,所以造成了汉语和英语的对应词语之间存在词义范围、词义色彩、语义结构、语用等方面的差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格外重视这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组。比如说,“亲爱的”这一词,对于外国人来说,他们会经常使用“dear”,这个词是表达对某人的尊重、羡慕或是作为称呼别人的一种习惯,英语国家的人们,在夫妻、情人、父母与孩子之间,通常会用“亲爱的(darling)”这一词来表示,但是在中国,却很少使用“亲爱的”这一词,中国人表达感情比较含蓄,“亲爱的”这一词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色彩,所以使用频率较少。
(二)由于历史文化渊源的不同导致中西习语的差异
西方文学很大程度上受到古希腊文化和《圣经》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有些内容包含很多典故,对于这些典故,如果不为学生讲解器背景知识,学生是很难理解其内涵的。例如,Damocles Sword(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一词,是比喻随时发生的危险,但是这一词看似与危险并不沾边,实际上,它是由典故的,如果学生不了解希腊罗马神话中有关Damocles Sword的典故,那么很难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这个词。再比如,Garden of Eden(伊甸园)这个词,是比喻不为任何琐事痛苦所扰的乐土,学生之友了解了《圣经》中有关Garden of Eden的故事,才能真正的理解这个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文化典故的讲解,在英语教学中适时的融入文化教学,这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是很有帮助的。
(三)由于传统习惯的不同,导致价值观上的差异
中国文化中提倡谦虚,忌讳炫耀,但是在西方人认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取得了成功,他们为自己感到自豪,所以毫不掩饰对自己的赞美,乐于与大家分享他们的喜悦之情。中国人喜欢对别人的私事、家事表示关心,这不仅仅是中国人交流的习惯,更成为了一种美德,关爱他人。但是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个人收入、年龄、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等这些都属于很私人的问题,如果我们追问他们,他们不仅不认为这是一种关心,反而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一种不尊重。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些文化差异问题,很容易造成学生在英语实用方面的失误。
(四)由于社会礼仪的不同,导致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1.介绍
例如,陌生人见面时,首先就会问:what’s your name?这样的打招呼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这样的做法是不尊重的,不合时宜的。因为在英语国家的交流中,通常都是首先介绍自己的名字,而不是去询问对方的名字,即使是在有些必要的场合,需要知道对方姓名时,也只是会问:may i know your name?
2.打招呼
英语国家的人在打招呼时,不会问你在做什么,你要去哪里,你吃饭了没,不会使用诸如where are you going?What are you doing?Have you had your dinner?這些问题,在他们看来,这是个人的隐私,不应该被对方问起,他们打招呼通常是以天气、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等等为话题的。在中国,即使是刚刚认识的人,也可以相互询问对方的年龄、薪水等比较私人的问题,但是在英语国家,这些问题是不可以随便问的,如果我们这样问,会让他们认为我们很没有礼貌。
3.感谢
一般来说,中国的家庭成员之间很少会使用“谢谢”这一词,如果有人突然对家人说“谢谢”,我们都会感到很奇怪,还以为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隔阂,变得那么客气。但是在英语国家,“thank you”随处可见,几乎用于仁和场合,无论是父母与子女,还是兄弟与姊妹,还是朋友与爱人,他们都会频繁的使用“thank you”来表示感谢。比如说,在家庭聚餐上,如果家人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了一桌美食,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他们认为,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二、文化教学策略
(一)文化教学内容要与英语教学相关
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时,要注重文化教学的内容,必须是与英语教学有关的,我们的文化教学是为了配合英语教学和丰富英语教学,如果将文化教学当成了一个独立的知识点来教学,那么便脱离了文化教学应有的环境,而且无法达到英语教育与文化教育同步的要求。教师可以在现用英语教材的基础上拓宽文化知识,将英语教学由英语层面拓展到文化层面,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利的文化教学材料,尽量做到文化教学与英语教育的互相融合。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的过程中,习得相关的英语语言知识。
(二)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英语文化教学,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去搜集教学素材,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还可以播放英语电影、电视、歌曲等等学生感兴趣的视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增进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此外,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英语阅读材料,比如说,英国小说、英语报纸、英语杂志等等,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吸收和体验外国文化。另外,还可以举办校园“英语角”、“英语天地”等等,提供学生英语交流的平台,展示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都能够时时刻刻的接触英语,感受英语。
(三)教师应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各种语言材料
阅读材料是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渠道,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洞悉主要靠阅读大量的文字材料来获得。但是要想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那就一定要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英语课外阅读材料。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运用现有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学习,鼓励学生多读英语报纸、杂志、小说等等和英语相关的阅读刊物,通过让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看书,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材料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语言知识,还渗透了大量的文化知识,通过英语课外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管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于教师的教学,都很好帮助。
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能片面的注重语言教学,还应该看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英语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我们要把英语教育与文化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防止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语言障碍,实现我们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灵活的应用英语知识进行社会交际。
【参考文献】
[1]唐杏花.注重英语文化教育,奠定英语交流基础[J].教育创新,2009(06)
[2]柏占飞.英语学习者对英语文化学习的态度与习得成就之间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05)
[3]陆亚丽.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调查报告[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4]陈志英.中职英语教学方式的探讨[J].职教信息,2011(01)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教学;文化差异;教学策略
当前,众多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比较低,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学生没有过多的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就必须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差异,知道外国人的交际文化,因此,我们在英语教育中,要加强文化教育,重视文化教育。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都可以从语言中表现出来。当前,文化差异已经成为了跨文化交际的最主要障碍,在英语教育中,我们要注重融入文化教育,避免因为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
一、文化差异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文化背景不同,导致词语内涵及感情色彩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由于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的差异,所以造成了汉语和英语的对应词语之间存在词义范围、词义色彩、语义结构、语用等方面的差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格外重视这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组。比如说,“亲爱的”这一词,对于外国人来说,他们会经常使用“dear”,这个词是表达对某人的尊重、羡慕或是作为称呼别人的一种习惯,英语国家的人们,在夫妻、情人、父母与孩子之间,通常会用“亲爱的(darling)”这一词来表示,但是在中国,却很少使用“亲爱的”这一词,中国人表达感情比较含蓄,“亲爱的”这一词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色彩,所以使用频率较少。
(二)由于历史文化渊源的不同导致中西习语的差异
西方文学很大程度上受到古希腊文化和《圣经》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有些内容包含很多典故,对于这些典故,如果不为学生讲解器背景知识,学生是很难理解其内涵的。例如,Damocles Sword(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一词,是比喻随时发生的危险,但是这一词看似与危险并不沾边,实际上,它是由典故的,如果学生不了解希腊罗马神话中有关Damocles Sword的典故,那么很难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这个词。再比如,Garden of Eden(伊甸园)这个词,是比喻不为任何琐事痛苦所扰的乐土,学生之友了解了《圣经》中有关Garden of Eden的故事,才能真正的理解这个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文化典故的讲解,在英语教学中适时的融入文化教学,这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是很有帮助的。
(三)由于传统习惯的不同,导致价值观上的差异
中国文化中提倡谦虚,忌讳炫耀,但是在西方人认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取得了成功,他们为自己感到自豪,所以毫不掩饰对自己的赞美,乐于与大家分享他们的喜悦之情。中国人喜欢对别人的私事、家事表示关心,这不仅仅是中国人交流的习惯,更成为了一种美德,关爱他人。但是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个人收入、年龄、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等这些都属于很私人的问题,如果我们追问他们,他们不仅不认为这是一种关心,反而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一种不尊重。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些文化差异问题,很容易造成学生在英语实用方面的失误。
(四)由于社会礼仪的不同,导致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1.介绍
例如,陌生人见面时,首先就会问:what’s your name?这样的打招呼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这样的做法是不尊重的,不合时宜的。因为在英语国家的交流中,通常都是首先介绍自己的名字,而不是去询问对方的名字,即使是在有些必要的场合,需要知道对方姓名时,也只是会问:may i know your name?
2.打招呼
英语国家的人在打招呼时,不会问你在做什么,你要去哪里,你吃饭了没,不会使用诸如where are you going?What are you doing?Have you had your dinner?這些问题,在他们看来,这是个人的隐私,不应该被对方问起,他们打招呼通常是以天气、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等等为话题的。在中国,即使是刚刚认识的人,也可以相互询问对方的年龄、薪水等比较私人的问题,但是在英语国家,这些问题是不可以随便问的,如果我们这样问,会让他们认为我们很没有礼貌。
3.感谢
一般来说,中国的家庭成员之间很少会使用“谢谢”这一词,如果有人突然对家人说“谢谢”,我们都会感到很奇怪,还以为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隔阂,变得那么客气。但是在英语国家,“thank you”随处可见,几乎用于仁和场合,无论是父母与子女,还是兄弟与姊妹,还是朋友与爱人,他们都会频繁的使用“thank you”来表示感谢。比如说,在家庭聚餐上,如果家人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了一桌美食,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他们认为,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二、文化教学策略
(一)文化教学内容要与英语教学相关
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时,要注重文化教学的内容,必须是与英语教学有关的,我们的文化教学是为了配合英语教学和丰富英语教学,如果将文化教学当成了一个独立的知识点来教学,那么便脱离了文化教学应有的环境,而且无法达到英语教育与文化教育同步的要求。教师可以在现用英语教材的基础上拓宽文化知识,将英语教学由英语层面拓展到文化层面,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利的文化教学材料,尽量做到文化教学与英语教育的互相融合。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的过程中,习得相关的英语语言知识。
(二)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英语文化教学,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去搜集教学素材,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还可以播放英语电影、电视、歌曲等等学生感兴趣的视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增进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此外,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英语阅读材料,比如说,英国小说、英语报纸、英语杂志等等,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吸收和体验外国文化。另外,还可以举办校园“英语角”、“英语天地”等等,提供学生英语交流的平台,展示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都能够时时刻刻的接触英语,感受英语。
(三)教师应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各种语言材料
阅读材料是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渠道,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洞悉主要靠阅读大量的文字材料来获得。但是要想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那就一定要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英语课外阅读材料。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运用现有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学习,鼓励学生多读英语报纸、杂志、小说等等和英语相关的阅读刊物,通过让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看书,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材料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语言知识,还渗透了大量的文化知识,通过英语课外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管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于教师的教学,都很好帮助。
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能片面的注重语言教学,还应该看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英语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我们要把英语教育与文化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防止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语言障碍,实现我们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灵活的应用英语知识进行社会交际。
【参考文献】
[1]唐杏花.注重英语文化教育,奠定英语交流基础[J].教育创新,2009(06)
[2]柏占飞.英语学习者对英语文化学习的态度与习得成就之间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05)
[3]陆亚丽.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调查报告[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4]陈志英.中职英语教学方式的探讨[J].职教信息,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