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文化与儿童精神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漫是与传统图文印刷文本乃至一般影视媒体全然不同的信息承载和传递方式,它快速而广泛地向童年生活渗入与扩张,已成为影响现代儿童思想和行为的一种重要文化力量。承认动漫文化的精神魅力,分析其对于童年可能产生的种种影响,兴利除弊,以引导和滋养童年精神的健康成长,当是目前专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动漫文化与儿童精神的彼此契合
  动漫文化一经步入儿童的世界,即显示出神奇的魅力,令孩子们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其中的原因就是动漫文化与儿童精神的彼此契合。它一方面表现为动漫媒体的呈现形式适合儿童的感知特点和思维水平,另一方面表现为动漫媒体所呈现的文化世界与儿童独特的心灵世界的相互通融。
  儿童与外部环境互动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整体感知。因心智功能的不分化或不充分分化,儿童认识外部世界的过程就是“将所有感官功能卷入其中,是视觉、听觉、动觉的全身心的投入与释放”,〔1〕是其身心机能元素的全部调动和整合。整体感知作为最朴素最原生态的获取外界信息的基本方式,让直接经验的累积成为儿童学习的基本策略,让儿童的认知具有情境性和直观性的特征。儿童对拥有变化的形象和鲜明的色彩,并发出动听声音及旋律的事物,常常表现出更为敏感的觉察和关注。动漫信息的声像同步及其持续变化的动态感,虚拟情境的真实感,人机互动的可操作性,无疑为儿童视听统一的整体感知、形象化和行动性的思维,以及对于色彩、图像和声响的敏感力,提供了适宜发挥和施展的空间。对于尚不充分具备文字阅读能力的幼儿,动态的图像呈现确实是其获得相关知识经验、满足好奇欲望的上好选择。
  人生幼年是一个类似于人类原初状态的成长期,其心灵世界原发性地携带着一种神话式的精神特质。童年的世界就是“感性的、隐喻的、朦胧的、诗性的、直觉的、幻想的、浪漫的、审美的,是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有着主观化的倾向”〔2〕。在这里,花草是有意识的,可与之对话;桌椅是有感觉的,它在摔倒后会疼;汽车压过的身体会变成纸一样的薄片,从方形管子里钻出来,脑袋和身子也会变成方形,但都会活过来;从高处跳下时,衣服可以变成降落伞;坏蛋一定会受到惩罚或死掉,而好人一定能够胜利,等等。动漫就是提供或展示了一个儿童最想看到的世界。那种跨越时空的刺激,正义与邪恶较量的快意,光影变幻中的诡谲,着实让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可能被压抑的欲望、冲动、幻想与好奇寻得了可以宣泄的出口或通道,从而尽情领略到虚拟声光世界的无穷魔力。
  儿童动漫所展示的正是儿童的心灵、儿童的世界。这个世界也就是英国作家托尔金(J.R.R.Tolkien)所谓的“第二世界”。现代动漫的文化世界里氤氲着奇幻的浓彩重墨,充满着无限的梦想与愿望,弥漫着生命的激情与冲动,领引着儿童去完成“第二世界”的穿越。儿童动漫由此而散发出神奇的魅力,制造了一个充满强大引力的文化磁场。
  二、儿童动漫与儿童精神的可能错位
  动漫与儿童的精神及生活一经相遇,便一拍即合并貌似相得益彰。然而,这似乎又是狭隘儿童本位主义的一种表象。基于儿童精神成长必将步入未来的理性趋向,以及教育应促进个体发展的考虑,动漫的虚拟文化世界不可避免地存有只顾迎合儿童而缺少促进儿童发展意义的嫌疑。所谓动漫文化与幼年精神的彼此契合,所指的仅是动漫对于儿童当下精神特质的适宜或会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动漫文化一定能够导引儿童精神向着健康和谐的方向行进。在另一个意义上,儿童动漫与儿童精神的成长之间存在着一种难以一致或同步的错位的可能。这一点,对于越是年幼的儿童和越是沉溺于动漫世界的儿童来说越突出或严重。
  个体精神成长的整个过程经历着从感性冲动到理性控制,从自我中心化到“去自我中心”的社会化,从极富幻想到逐步适应现实的缓慢过渡。儿童自出生起便在自我与外界的互动中开始了这种过渡的进程,只是儿童特别是低幼儿童更多地处在感性冲动、自我中心化、富于幻想的这一端而已,所谓儿童独特的心灵世界指的就是这种状态。进一步讲,在自我的主观世界与外在的现实世界之间,儿童更多地偏向或侧重于前者。儿童眼中的外部现实世界被渗入了他自己的毛发肌肤和情感意志,儿童对于现实事件的应对和处理也表现出一种主观的性情化和幻想倾向。而幼小的儿童更是将幻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相混淆。
  如此,儿童动漫以其媒体技术优势经由大胆而艺术化的手法所构建起的封闭式虚幻世界,在吸引儿童的同时极易被儿童拿来充当逃避现实压力的心灵屏障,成为阻断其自觉走向客观世界和理性担当现实责任的精神壁垒。儿童动漫以其对于视听感官刺激、情绪性娱乐和幻想取向的文化追求,牵引着儿童在难以自制的幻想冲动与感性宣泄中,任由思维与想象游离于真实而开放的现实世界,并在其频频变幻的画面切换以及连续而快节奏的情节演进中,在其程序化的封闭式人机互动中,剥夺或挤占着儿童精神自主和独立思考的机会与空间。倘若儿童不能有效节制而沉溺其中,忘我地沉醉于“侠客”“超人”“英雄”等动漫形象及虚幻情节中,一旦置身于现实的空间和日常的生活,他们便难以从那种虚幻的场景及主观的臆想中全身而退。动漫世界中那种打破时空局限的奇思怪想和跳跃式逻辑、超越现实规范约束的冒险追求和情仇宣泄,乃至“上可飞天、下可入海”式的神奇无限、智勇无比,也就极易被儿童移植于现实世界,从而体现在人际交往和自我的生活行为中。倘若把幻想的逻辑和现实的规则混淆起来,就会很麻烦甚至很危险。近年来,儿童因痴迷或沉溺于动画片、网络游戏等动漫媒体而制造出麻烦、险情乃至悲剧的新闻,不曾间断。
  事实表明,倘若不能确保自身拥有善意的教化品性与涵养,动漫媒体足可成为“劫持”童年精神的文化祸端和不良诱惑,让缺乏自制力、难辨是非的懵懂儿童彻底丧失精神自主和成长动力。
  三、关于儿童动漫教育的思考
  如果说,儿童动漫与幼年精神的契合及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一种顺应与观照儿童精神的文化铺垫与媒体手段上的支持,而儿童动漫与幼年精神理性成长可能存在或正在发生的错位,也为现代儿童教育制造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挑战。如此,兴利除弊、扬长避短是现代儿童教育应对科技动漫时代到来的理智选择。
  儿童动漫因其栩栩如生的影像呈现,人机互动的自我操控形式,及其可供儿童充分施展视听官能和尽情体验情意宣泄与满足的奇幻世界,充溢着也散发出神奇的文化魅力,与儿童精神巧妙对接与吻合。这无疑会为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育方法的变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文化生机与活力。儿童动漫作品及其媒体技术被适宜地引入和运用于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无疑将打破机械僵化的单一说教方式和沉闷压抑的学习氛围,让儿童置身于多元而适宜的文化世界之中,从而实现快乐成长和精神充实的教育追求。事实上,我国动漫文化产业已有开发儿童教育教学系统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同时儿童教育领域也有引入动漫文化因素及形式的尝试。譬如,依托于蓝猫卡通和宏梦卡通等动漫企业,由湖南蓝猫文化心理研究中心倾力打造和构建的“心能美育幼儿教育体系”,堪称是尝试把动漫文化与儿童教育联结起来的一个良好典范。该体系是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蓝猫”形象为识别标识而研发的一系列课程资源与教学系统,它正逐步为幼儿园教育实践领域所认可并得到推广。可以说,动漫文化融入教育的意义,决不仅仅是信息传递手段的多元化推动,更重要的是一种新的童年文化观的教育打造。
  当然,儿童动漫一旦进入教育场域,势必接受教育理性及其功利意图的检视与审察。儿童动漫依赖技术优势而人为打造的声光科技系统,为儿童打开了一扇通往空旷而幽远的奇幻世界的屏幕之窗,在引得儿童全身心地被卷入或吸引的同时,仿佛又是在儿童的身后顺手虚掩上了通往广阔的现实世界的大门。构建儿童的客观知识体系和理性逻辑的精神大厦,领引儿童适应现实走向成熟人生和广阔的社会生活,是儿童教育不曾且不能偏离的意图与归宿。基于儿童精神健康成长的理性诉求,现代教育应当承担起甄别、筛选或过滤儿童动漫作品的职责,甚至需要有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层级划分。只有真正融纯真的童趣、高雅的艺术与审美品味、富于人情味的形象塑造以及健康而积极的思想内涵于一体的优秀而健康的动漫作品,才可真正承担起娱乐儿童精神,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使命。大凡有暴力、色情、迷信,以及所谓“文化刻板”等不良信息的动漫作品,均需有可以抵制的措施保障和制度构建。当动漫文化进入教育领域,及时而有效的理性引导与沟通则显得更是必要。动漫文化中即便存有对真善美的颂扬和对假丑恶的鞭笞,都无不蕴含于直接视听的感性刺激和艺术化的虚拟表象,其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及教化意义只有在理性辨别和充分自主思索的参与中,才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为防治儿童沉溺动漫文化,还需强化儿童媒体素质的教育,培养其“对媒体的批判性选择能力和建设性使用传媒的能力”,〔3〕引导儿童在现代多元的媒体环境中健康地生活。
  正如2010年中国动漫文化与儿童教育高峰论坛所给予我们的启示,在动漫文化与儿童教育之间寻求切实的对彼此有益的契合与链接,既是动漫产业履行公共理性与教化职责的社会使命,更是教育主动迎接电子媒体时代所应有的文化理智与自觉,而这一切无不以儿童精神成长的健康与和谐为旨归。
  参考文献:
  〔1〕〔2〕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89,15.
  〔3〕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454.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我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现在校各类学生22000多名.学校后勤保障深化改革于1993年实行了“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模式.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了“内化”(深化内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其作品在国内热销,一度出现断货现象,现在,“莫言热”传到了国际版权市场,不少版权代理人称,世界各大出版社都对出版莫言作品很有兴趣,莫言作品的
期刊
我从家步行到学校需要三分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总能把时间控制在三分钟.rn作为一个要按时起床的学生,在美妙的一天开始之前,我不得不先面对极其刺耳又怪异的闹钟铃声—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认知建构与社会建构的观点及融合rn上个世纪60年代末,在两方,主导幼儿数学教育的理论仍是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该理论强调的是儿童的自主性,这和西方的传统文化是相
那一天的垓下,一定夜色深浓,寒风凛冽,否则便衬不出霸王将士逃亡的狼狈相,也衬不出英雄末路的巨大悲情.楚地将士们疲倦极了,七零八落的,没有声响.远处闪烁的灯火,像一场阑珊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自去年11月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高潮,各省、市、自治区都按照会议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了统一部署,各高校也按
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课程的设置、体育教师的培养、体育教材的选取和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等途径更好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