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从何而来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in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有着易冲动、自制力较弱、对挫折的承受力低等心理特点。有时候幼儿的某些行为遭到成人阻止,但为什么不能做,幼儿并不明白,于是,就有可能通过发脾气的方式宣泄情感和表达想法。面对幼儿的“脾气”,教师首先应搞清楚“脾气”从何而来,再针对原因与幼儿进行交流和讨论,化解“脾气”。总体来说,就是要重视教育引导,学会“说服”而非“压服”。
  一、幼儿为什么发脾气
  1.表达意愿的“脾气”
  因为幼儿尚未很好地掌握为社会所接受的适宜的表达意愿的方式,所以才会以发脾气的方式来代替。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萌生,独立的愿望日益增长,他们不愿事事受成人约束。当自己的想法得不到允许时,他们便会把内心的不满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但他们还不善于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成人堅持要他们做他们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或他们想做的事遭到成人反对时,就会用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不满以及宣泄负面情绪。
  2.寻求关注的“脾气”
  渴望获得家长、教师或其他成人、同伴的关注,是幼儿共同的心理需求。有时候,幼儿乱发脾气就是因为他们感到受了冷落,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比如,幼儿在说话时家长没有认真倾听、给予回应,或者是幼儿感到家长总是在忙其他事情而不陪伴他,尤其是幼儿感到身体不舒服而家长没有给予足够关注时,幼儿就会通过吵闹、啼哭等举动来引起家长的关注。但如果这样的行为仍未能引起家长的注意,幼儿就会开始发脾气,甚至不断地升级发脾气的行为,直至获得关注为止。对幼儿来说,即使得到的是成人的斥责等负面性的关注行为,也比得不到关注要强。
  3.模仿成人的“脾气”
  有的家长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会乱发脾气甚至通过摔东西等激烈的方式来排解心中压抑的情绪。家长的这些行为会极大地影响幼儿,幼儿观察到这些行为时,会试图模仿。家长看到幼儿发脾气,也会控制不住情绪,试图通过自己的“脾气”来压制幼儿的“脾气”。殊不知,这样只会反过来助长幼儿乱发脾气的行为。
  二、帮助幼儿减少“脾气”
  1.鼓励适宜的表达
   要引导和鼓励幼儿用适宜的方式表达意愿。语言是最直接有效的表达方式,教师要多鼓励幼儿用语言去表达,一旦幼儿尝到了“好好说”的甜头,以后就会更倾向于选择“好好说”。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也可以教他们一些手势或肢体语言,如,用手指着想要的东西,或带着教师到想要的东西面前,让教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更为重要的是,在幼儿想要表达时,教师要耐心地倾听,真诚地与之对话。
  2.满足合理需求
  对于幼儿的心理需求,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关注。教师有事正在忙时,若遇到幼儿来寻求关注,如果了解到不是特别紧急的事,可以用平等的语气和幼儿商量:“老师现在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做完了我马上过来,好吗?”这样,幼儿就不会因为感觉得不到关注而乱发脾气。同时,教师一定要信守承诺,忙完手头的事后要对幼儿作出必要的回应。对于幼儿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教师可以首先表达对幼儿的理解,然后与幼儿一起思考:这样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尊重。
  3.树立良好的榜样
  成人的一举一动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教师要积极地与家长沟通合作,让父母之间、亲子之间也多点“好好说”,少点“发脾气”。要让家长理解和意识到,想要孩子做到不乱发脾气,家长自己首先要做到,父母之间或父母对孩子提出要求时,也要通过语言适宜地来表达,而不是乱发脾气。要知道,成人良好的示范比说多少道理都有用。
   综上所述,教师所接纳的只是幼儿乱发脾气行为背后的意图,而不是幼儿乱发脾气的行为本身。当观察到幼儿乱发脾气时,教师应积极了解幼儿发脾气的原因,从而明白幼儿的需求,减少幼儿的“脾气”。
  (上海徐汇区益思幼儿园 朱 林)
其他文献
漫图腾工作室
英国剑桥大学的专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人们分成两组,一组有朋友、亲人为伴,另一组则没有。结果,在长达10个月的时间里,前一组出现的健康问题比后一组少50%。科学家用数字和事实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真情的关怀。  俗话说,细微见真情,关怀显大爱。真情在生活中处处可见:父母的一声鼓励、朋友的一个微笑、老师的一句安慰、路人的一个帮忙……都是一幅幅用真情渲染的画面。  阅读本组文章,贵在“四到”。我们
“生活是一本书,是一本有着丰厚知识的书,是一本永远读不完、也读不够的书。”打开它,每读一篇美文,如品一杯清茶,悄悄滋润你的身心、过滤你的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回味,慢慢寻找生活的快乐,开启生命的真谛,让生命之花精彩绽放!  本期文章,让我们一起打开处处充满着智慧与学问的生活之书,让我们自信、勇敢、快乐地面对人生……
小黑驴儿  小黑驴儿,小黑驴儿,  黑黑的脊梁白肚皮儿,  白尾巴梢儿红嘴唇儿,  还有四只白银蹄儿。    阿狗阿猫  阿狗阿猫,  生出会逃;  阿猫阿狗,  生出会走。
妈妈给我买回了一台显微镜!我迫不及待地拆开箱子,咦,里面怎么还有一个纸箱?再打开,呀,又一个工具箱!真是宝贝呀,居然用那么多箱子装。哼,我就不信这个邪,看你露不露面。再打开——哇,好多工具,我终于见到日盼夜盼的显微镜了!在灯光下它泛着银光,两个凸出的目镜乌黑锃亮,真是气派啊!  废话少说,我立马拿出显微镜,按说明书上写的:扭开螺钉,安好电池,盖好底盖,再打开电灯。唔,然后要怎样呀……哦,把切片放在
放暑假了,福娃们天天呆在家里,快要闷坏了,他们决定去动物暑期班学习本领。  第一节课是游泳课。贝贝是水娃,他当然是游泳的佼佼者,游得比海豚还快。可是欢欢就惨了,一下水就呛了好几口水,差点被水淹死。晶晶、迎迎和妮妮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都被贝贝救了上来,要不然他们可有难了。迎迎被救上岸后,委屈地想:“我是一只羚羊,为什么一定要去游泳呢?”所以,她告诉校长她只想一心学跑步,做一个跑步健将,校长说:“你只
一、中班定向式軍事游戏目标
今天上午,我们班开展了一个趣味多多的活动——晒书单,给大脑“体检”,说白了,就是看你读了些什么书。  同学们对这项活动抱有新鲜感,但又怕自己读的书太少,都不好意思举手。老师环视教室,鸦雀无声。倒是一个勇敢的男生跃跃欲试,自告奋勇地举起手来,老师漾起笑容,说:“大家为他鼓掌!”定睛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灌篮高手黄润柏。哇,他读的书真多!时不时还冒出几个我不熟悉的书名。紧接着,张健等男生都一一上去了,可
妈妈曾给我出过这样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谜语告诉我:蜘蛛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做了实验。  我从墙角外捉来一只小蜘蛛,把它放进一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盖有玻璃,便于观察)。没等蜘蛛织网,我又捡来一只死的苍蝇,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随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为了彻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苍蝇,第二
我园践行的是生活化课程理念,我们也曾在班里尝试组织过一些与柿子有关的活动,有一些心得,借此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建构课程靠大家  唤醒所有人的已有经验是展开课程对话的基础。因为无论是“你”的经验还是“我”的经验都是相对有限的,只有将“我们”的经验合在一起才具有强烈的内生力。  唤醒幼儿的经验可以从问题开始。幼儿对自我、对他人、对各种事物都有着很强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在生活化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