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至六朝文学“情”的收放循环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h5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学自古逃不脱一个“情”字,“情”在不同时代环境下呈现出不同态势.春秋末,礼崩乐坏,孔子为救时弊疾呼克己复礼,不倡情感宣泄.战国中后期,诗歌表达情感之特点日益显露出来.两汉把文艺功能归为“美”“刺”两端,强调文艺社会功用.魏晋六朝,文学地位被抬升到空前高度,中国文艺理论逐步走向独立与成熟.历史是一个圈,文学中的“情”也在周而复始的历史中收放循环.
其他文献
期刊
通过探讨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一文中的“反抒情”书写手法:章节架构与内容的错位、角色设置中其职能与身份的脱节等,来理解林对“中国抒情传统”的质疑与叩问.这种质
在众多文学史著作中,不少学者认为韩少功的随笔散文《文学的“根”》对于“寻根文学”的发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对于“寻根文学”的创作实绩,在诸多的文学史著作中却众说
外国投资者信息公示制度缘起于《外国投资法(草案)》的规定,隶属于外国投资信息报告制度的内容,是在外国投资者信息报告基础上所形成的信息公示范围、公示程序、公示法律责任以及
张爱玲清亮透彻,灵魂干净,拜读她的文章,欣赏故事的同时又能产生对生活的思考,看见不一样的人生.《半生缘》的语言精妙绝伦,让人回味,美似霞光入目不可言,用感伤的口吻叙述一
在《白鹿原》中,白嘉轩是儒家人格理想的典范形象,朱先生是关中学派人格理想的典范形象,而作品对传统人格理想的文化批判,同时也体现在白嘉轩和朱先生这两个人物的塑造上.本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作家废名在早年创作的“诗化田园小说”系列中,构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周树人乡村世界的“桃源世界”.仔细品味,他所构建的“桃源世界”却隐含着人生的悲辛.
《秦腔》以绵密而真实的艺术手法叙写了当代民间实态.以秦腔和土地为中心,“清风街”世界在一步步地建构完成的同时也唱响了挽歌,寄寓了作者对传统民间世界深切的关怀与忧思.
当大多数人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中对我们生存的环境变化视而不见时,郭雪波在自己的小说中一次次为自然代言,他通过对自然灾难的描写而高声呐喊着,企图让更多人看见生态环境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