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

来源 :中国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race_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达十二天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18日午夜前后终于形成简短的协议文本,其中没有提及各国的具体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此次会议期间争议最大的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责任界定问题,事实上被延搁了。各国对于各自的减排目标无法达成协议,意味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面前,各方无法共同确定“承诺”(commitment)。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谢林曾经用博弈论研究战争和各种政治性谈判,包括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他在约50年前的代表作《冲突的策略》中将博弈论运用到当年的美苏裁军谈判实践,而近年出版的《承诺的策略》则将博弈论运用到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
  谢林从核裁军谈判中总结出“威胁”与“承诺”的关系,即威胁(比如发出核威胁)就是作出一个承诺,并让别人知道这个承诺,如果被威胁的一方不按照威胁的要求行事,提出威胁的一方则宁可作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或者损失一些东西,也要让被威胁的一方承受成本、损害或痛苦。如果威胁成功了,就没有必要实施威胁要做的事情,但如果威胁失败了,那么代价会高昂而且毫无效果。
  全球变暖问题也是一个威胁,但这一威胁与核威胁不一样,它从根本上说是老天爷对人类的威胁,没有发出行为的主体,而是全球所有国家都面临的威胁。这一威胁当然事实上是由一些行为主体(比如论证气候变化的一些科学家群体,或者一些国家)“挟天子以令诸侯”发出威胁,但发出威胁的一方并没有能力实施威胁(不是扔原子弹,而要等老天爷报应)。因此,各国要面对这个“无主”的威胁作出承诺,当然比就核裁军之类问题作出承诺要困难得多。
  但哥本哈根会议难以达成承诺最重要的原因不在于威胁的“无主”。尽管此次会议期间有媒体爆出部分科学家为渲染全球变暖趋势而编造数据,但这些都没有在根本上影响全球各国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形成的共识。真正的问题在于,承诺不仅与此时此刻的威胁有关,而且与“责任”有关。此次会议真正的争论焦点是责任特别是历史责任问题,而不是威胁本身。
  发达国家在此次会议期间试图推出“丹麦提案”,否定此前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为基础的双轨制所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企图将发达国家减排目标和发展中国家减排目标挂钩。发展中国家自然会抗议,因为从历史来看,发达国家对目前的气候变暧作出了主要的“贡献”,现在却把历史责任推得干干净净,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有意思的是,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后,谢林曾经为布什辩护。他认为,全球变暖效应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经济却深受其害。因此发达国家没有限制碳排放的动机,而发展中国家又承担不起治理温室效应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签订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缺乏折中和相互谅解的基础,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可是今天发达国家转而有强烈动机限制碳排放(比如变相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仍然缺乏相互谅解的基础,这说明谢林当时的辩护并未抓住要害,真正的要害在于历史责任问题。
  不过谢林对冲突策略的研究仍然重要。他指出,在冲突中谈判(对抗)的一方如果作出预先承诺或者自缚手脚,反而可能因此获益,因为此种策略行为能够改变对方的行为。中国在参加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即宣布了自己的大力度的减排计划,可谓深合此道。
其他文献
在十二五时期财政收支压力逐步增大的情况下,大力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和执行效率至关重要。为此,进一步改善预算体系和财政管理,是实现公共财政改革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  由于我国的“政府主导”发展模式,财税改革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一直非常重要。从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来看,财政改革从来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经济社会的改革与发展交织在一起。无论是改革开放之初的“放权让利”改革,还是1994年的税制改革和分
期刊
新中国家和非洲国家的友好接触始于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1956年中国和埃及的建交则正式拉开中非建交的帷幕。从五十年代开始,中非关系一直在朝着稳定积极的方向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随和中非合作论坛的召开,中非关系更形密切。  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冈为长期受到西方殖民统治和国内政策失误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大部分非洲人民还在蒙受贫穷所带来的种种创伤。在这种情况下,
期刊
当年福州陈氏兄弟的IP电话生意最终没有做大,就是因为电信公司都变成了IP电话公司。美国经营IP电话的公司这么多,也是因为传统的电话公司资费太离谱    上次来美国是2001年,往中国打电话用的是IP电话卡。这次来美国后一问,IP电话卡网上和华人超市也有卖,但好像都是一些小公司,资费颇不透明,想起打电话时又要拨接人号又要输密码挺麻烦的,就想找找还有没有什么更方便的方法。   网上大家推荐比较多的一个
期刊
编者按: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已成为21世纪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巨大事件如何看待这场危机?这场危机背后更深刻的原因是什么?这场危机会对全球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近期,一批国内外学者齐聚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以“风险,金融及现代化”为主题进行跨学科研讨,这里刊发的是部分发言。
期刊
“国有巨头”难以驱动创新经济,因此必须改组以吸收新资本、新技术、新模式    很多国家在经济危机之下都开始了自己痛苦的转型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历程。近来俄罗斯对私有化重视值得关注,在来年,俄罗斯或许在私有化方面会有大的迈进。  1992年初,俄罗斯实施以“自由化、稳定化、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的“休克疗法”,开始从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度转轨,以建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并以短期的经济下降作为代价,来重振经
期刊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展望    2009年中央工作经济会议提出“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是什么?对于新一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学者们又是否看好?为此,《中国经济》采访了一些学者。    Q:您认为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    45%:深化市场体制改革,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初次分配的扭曲非常可怕,当今很多优秀毕业生不愿留校做老师就是明证。” 
期刊
也许我们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学这个行业(包括金融和法律方面)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及趋势是有关的。我们通常都是要求“去监管”,相信市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我—直是反对“去监管”这种观点的。那么我们到底要监管什么呢?在整个金融危机的过程,我们只是呼吁监管的话,这只会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政策。如果缺乏了解,甚至可能会制订一些不利的政策。对于金融危机,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说是房地产繁荣和泡沫的破灭所造成的。但
期刊
如何既保证决策者对居民利益的关心又防止其权力的滥用,这是任何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要面临的问题    土地是城市的生命线。在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剧的今天,每个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合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挑战。城市土地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市场、公众、专业规划人员等众多行为体相互角力,而其中地方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中国城市发展也是如此,上至土地使用权的分配及建设项目的审批,下至项目的实施及居民安置
期刊
1910年,在北京城里发生过一起轰动一时的暗杀未遂事件,谋剌的一方是汪精卫,而谋刺的对象则是载沣。当时的汪精卫,还是一个坚定的民主革命者。我们来讲述青年汪精卫暗杀载沣的旧事,并无意于为汪精卫“翻案”,而只是想还原一个真实的汪精卫。并且,我们认为,让人们知道,那个后来沦为民族败类的汪精卫,在年轻的时候其实曾经是一位志行高洁的革命青年,也许更能引人深思。  我们知道,在辛亥革命期间,汪精卫是孙中山的忠
期刊
“互联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性的图书馆和第一个全球性论坛。任何人,无论来自世界的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他(她)都可以参加,互联网永远不会关闭。而且,无论你是谁,你永远是受欢迎的。你不会由于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穿戴、不同的宗教信仰而被排挤在外。”“在当今的世界里,唯一没有国界、没有歧视、没有政治的生活圈属于互联网。通过网络信息的传播,全世界任何人,不分国籍、种族、性别、年龄、贫富,互相传送经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