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技术的世界性开发

来源 :科学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e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生物技术是一项蕴藏着深厚潜力和巨大效益的高技术。在我国制定的新技术革命对策和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中,都把它列为重点开发的领域,生物技术产业将成为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它的发展正在引起我国科技界、教育界、企业界和管理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评述东西方各国竞相开发生物技术的动向和政策,并讨论我国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前景和支撑条件。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对世界高技术R&D的发展态势分析,提出了构成高技术R&D管理体制的三种不同类型,即常规化高技术R&D管理体制;目标化高技术R&D管理体制和市场化高技术R&D管理体制。并进
【正】 五、格森论文产生的国内背景格森是一位物理学家。按照科学学的科学创造最佳年龄规律,1931年正是他的科学盛年,他理应全力从事物理学研究。那么,他为什么写关于牛顿力
本文从对一般政策“产生—作用”过程的观察分析入手,提出了一般政策系统的概念模型。根据这一模型,政策过程被视为一种系统活动,这一活动包括政策源、政策集、政策支持网络
本文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1400—1949年中国技术发展与经济成长的历史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近代化的致败因素是技术长期发展缓慢。造成技术长期发展缓慢的直接经济原因是社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战后日本引进技术的成功经验。作者认为,成功的原因并不简单地是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做法,而是采取了正确的策略。技术引进具有节省时间、费用及降低
<正> 一、基础研究的地位和作用&#167;1.1,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明显加强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资。1980至1986年间,美国政府对基础
本文通过具体的调查分析,论证了我国近年来科技体制的改革、特别是运行机制的改革和组织结构的调整对科研单位的选题、研究、成果传播和应用以及研究人员的状况和心态等诸多
<正> 一20世纪以来,由于比较方法的广泛应用,在蔚为壮观的科学之林中竞相生发出一系列冠以“比较”二字的新兴学科,如比较哲学、比较美学、比较伦理学、比较历史学、比较社会
科学发现的巨大核能,介入人类生活后,虽然使日本人民作出了重大的牺牲,但它震醒了所有人的意识,认清了核时代的民主精神与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和群众的愚忠思想是不相容的。核子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是实现科研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我国科研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基本上处于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管理信息系统(MIS)阶段的现状,从理论上阐述科研决策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