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图形与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yong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与空间观念的培养与提升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认识外界世界,提升学生的数学观念,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图形与空间观念的培养。本文从小学数学中图形与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的角度出发,简要分析了培养小学生图形与空间观念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与空间观念;教学策略
  图形与空间观念是小学生在能力培养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同时也是学生认识事物,感知世界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学校及教室应当充分重视学生图形与空间观念的培养,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图形与空间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打破理论教学的限制,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保证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一、 培养小学生图形与空间观念的重要性
  (一) 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
  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来看,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想意识及内心世界都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学生通过不断接触外界事物,认识和了解不同的事情来逐步提高自身对世界的认识程度。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形与空间观念,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平面与立体图形的敏感程度,让学生能夠快速找出事物特征,掌握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
  (二) 图形与空间观念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形与空间观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同时其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为学生其他学科学习或者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举例来讲,在美术课堂上,图形与空间观念较强的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构图能力,画出来的图像更为美观。在学生学习数学几何时,图形与空间观念较强的学生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学习也更为简单。
  (三) 图形与空间观念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图形与空间观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发展。具体来讲,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具备较强的图形与空间观念,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平面图形与空间立体图形的相互转化,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使得所学的知识得到更加直观的体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当学生具备较强的图形与空间观念,也能够很快地将图形在空间上进行转化,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来完成,完成过程也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 小学数学中图形与空间观念设计的教学策略
  (一) 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有效实施图形与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首先要做的就是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列举两个或者多个相似的图形,让学生来区分图形之间的不同,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几何图形进行观察,抓住其中的共同点,在其之上建立一个大的概念,并在概念的指导之下,分别找出不同图形之间的区别。此外,教师也可以将立体的图形进行投影,让学生观察不同角度的投影,这样让学生在掌握平面与空间图形识别方法的同时,培养良好的空间感知能力,奠定学生空间观念的基础。
  (二) 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环节
  在小学数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图形与空间观念,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而要想进一步实施小学数学中图形与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就应当适当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环节。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平面图形及空间立体图形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通过手工实践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同时也要给学生留下更多学习和自我发展空间,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实践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教师在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也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避免学生依照感觉行事而出现较多错误的情况。
  (1)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留出动手的空间,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条件,让学生自行选择工具与方法,寻找操作的要领;(2)教师要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对其进行一定的引导。学生在刚刚接触图形与空间知识的时候,很容易凭自己的感觉行事,导致操作过程中的各种错误。
  (三)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更好地实施图形与空间观念,就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开展想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空间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模型的方式,发现三维图形在不同角度上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或者将三维图形展开,成为多个平面几何图形的集合,让学生选择出能够组合成完整三维图形的一组。此类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方位感,并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固定的图形框架,最终从实物中总结出抽象的图形。
  (四) 帮助学生学会转化性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帮助学生学会转化性思维,也有利于图形与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的实施。转化性思维,具体来讲就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转化为一个原理相同但更为简单的问题。这样的话,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多方面思考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转化性思维的培养。
  三、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提升学生的图形与空间观念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掌握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图形与空间观念教学策略的实施,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环节,鼓励学生更多地展开想象,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转化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图形与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孙雪,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南山小学。
其他文献
研究了基于多叉树理论的物联网-混合云企业的生产资源配置方法,建立了基于多叉树的生产资源配置模型,为充分合理地应用生产资源配置奠定了理论基础。 Based on the multi-fo
摘要:高等数学作为大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一直受到学生和老师的极大关注,高等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能看到它的影子,因此如何才能够让学生学好高等数学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技巧以及教师如何发挥好主导作用来阐述这个问题。  关键词:高等数学;兴趣;幽默化;教师  微积分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蕴藏着丰富的理性思
摘要:数学教学在小学教育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学与学生们的生活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起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的小学数学知识,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及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意义;策略  一、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知识一般都是比较抽象、复杂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经常会感到枯燥
摘要:当今社会的发展使得对于我们新时代的教育有了一定的新的要求,在中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们教育的弊端在被不断的放大,很多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能够取得高分,但是在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中却表现的很差,出现了一种高分低能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做教育的改革者,加大改革的力度,在不断的研究中探索出更加适合当今社会的教育方式。而在我们的探索中,发现了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即为探究式的学习。下文是我们对于探
如何巧设问题,让学生心里产生疑团,内心发生需要,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集中精力去钻研与探索,这是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前应反复思考、推敲的重要工作.
摘要:自主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去动脑,自己去探讨。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数学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老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力争引导学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懂得合作学习,对数学的变式题能够适应,并且学会自主归纳知识。因此,本文就打算谈一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法。  关键词:兴趣;合作;归纳  一、 引言  初中教育階段,函数与方程的引入,使数学的学习成为重点,同时也成为难点。初中数学学习的好坏,直
摘要: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是小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难点,应用题在小学每个年级都有涉及,而解决应用题是学生必须要面临的问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答的训练方法,希望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为教师解决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献言献策,提出新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训练方法  一、 必须要注重解题思路的训练  许多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不仅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紧密结合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全方位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意义;对策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远远比知识的灌输显得更加重要。尤其是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