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或许在这儿(三首)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tiger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孙谦,著有诗集《风骨之书》《人马座升空》《新月和它的反光》等多部。曾获北京国际华文诗歌奖,天铎长诗奖等奖项。
  海口·骑楼
  时间制造种种存在,是我们
  恍然不在的感觉。冬日的骤雨
  让这儿的热闹变得冷清
  我磕磕绊绊的生命,偶然在此
  游荡。南洋的新鲜结合为半新半旧的
  建筑群,定型为隔世的形体
  我是隔世的到来者。为了看海
  带着体内的大陆。大陆是混合的存在
  大海更是。依偎着形态各异的
  青铜造像拍照,那是愉悦的物体
  又是隐入黑暗内里的世界
  雨下小了,露天戏也没戏
  点龙灯也会熄火,也别指望
  某个露台上有一位穿青花旗袍的女子
  向我这样的过客张望。我在寂静中
  交换错落的光阴。只是
  在一个妈祖庙前人声嘈杂
  红色的横幅告诉我
  台湾的妈祖信徒正在参访、祭拜。我自问
  信仰就是呼吸连带脚迹的所在吧!
  虽然遥隔大海,也会被追随者
  找到。布施的饭桌从庭院
  一直摆到了街边。孙儿说爷爷我饿了
  我说好吧,那就就着雨水吃碗面吧!
  三亚湾·红树林
  谁能把你隔离在尘世的另一端
  当回忆悄无声息地蔓延时
  你控制了心中激情
  只讓一大片宁静的天空,浸入梦境
  红树林始终是一片碧绿
  它沿着时间的脉络仅只走进
  你灵魂的红色秋天
  而此刻,树的生命气息侵染了你
  如果那片屏风般的红树林
  依然庇护着海
  如果你的倾慕走到了天的边界
  你必然会听到,一抹红云的细语与呼喊
  飘过海洋上空
  那天意般的浓浓的红云
  三亚·椰林之夜
  鸟儿们累了
  歇下了飞翔的翅膀
  清凉的海岸灌注时间的动脉
  让每一块礁石怀想辽远
  风在高大的树梢间悄然漫步
  像一个探测永恒的巨灵
  异乡者的我
  渴求凝视内心的岛国
  让流云翻译血液的对话
  徒劳地把影子投在椰林的密境之间
  眼看着一颗颗星星
  穿透椰果坚硬的青色外壳
  进驻那衔接丰饶的
  挺立的梦境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梁永利,广东湛江作协副主席,出版诗集《海的欲望》等5部,主编、合编图书7部。  1988年的秀英码头  1988年,被不同方言咬伤舌头  被深度的近视镜放大了手脚  被驳船摇伤的胃,被走私,被人贩  被抢占,被跳海不死  被新闻联播。我每天的早晨  被雾气擦着脚步  被码头搬远,被汽笛抬高头颅  看集装箱上太阳膨胀成馒头  堵塞在我的声道  我被岸边一棵椰子花迷感  张开海口,呼唤莫秀英
期刊
作者简介:红雪,原名秦斧晨,大庆晚报副总编辑,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宁小铺屯生人。作品散见《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工人日报》《解放军文艺》《诗刊》《星星》《诗选刊》《鸭绿江》《诗潮》《青年作家》《芒种》《北方文学》等国内百余家报刊,出版诗集《散落民间的阳光》《碑不语》和法制新闻集《见证》。  海之大  一想到你 就想起了母亲  浪花覆盖浪花  像白发  又像乳房  敞开辽远与博大  在五指山脚 在
期刊
作者简介:王俊,女,有作品发表《星星》、《山东文学》、《草原》、《解放日报》、《文艺报》等。作品多次荣获全国征文奖。  1  三沙:岛屿、植物、或是有咸度的海水  蓄满黑头发的体温  渐次在纤痕中绽放成一朵朵  金灿灿的浪花  一只海鸟掠过水面  闪烁的翅膀,已改变了风势  它用平仄的声调  唱出了一代代人的永恒与坚持  2  海水轻轻地荡漾了一下  ——西沙、中沙、南沙  呼喊着亲人的名字  由
期刊
作者简介:紫藤晴儿,原名张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参加中国网络诗人第二届高研班,参加山东省第十七届(诗人)青年作家高研班。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绿风诗刊》《扬子江诗刊》《山东文学》《中国文学》。著有诗集《返回镜中》。  天涯海角,我来了  我来了。像一只鸟停泊在你的礁石上。  听到我五脏六腑的激荡了吗?一刻也不愿停息  下来的激情。我倾斜着身体同海浪
期刊
大概是海在呼唤,海鲜应了一声。接着,一朵花儿也应了一声,一树花儿被惊醒了。于是所有花儿次第生动起来,伸开花瓣,舒展花蕊,含露吐芳笑着,等待着第一缕阳光。到底是哪朵花先醒,惊了另外的朵儿?花儿不说,没有人知道。  海风一来,醒来的花儿一树树站在夜色里,你拍我一下,我碰你一下,又迅速地归位,娇俏地偷偷捂着嘴笑,如同捉迷藏的小姑娘。所有的花儿醒来后,整个海口都弥漫了各种花的清香。花如美人,描了娥眉,涂了
期刊
作者简介:陈惠芳,1963年1月生于湖南宁乡。现任《湖南日报》科教卫新闻部主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乡土诗派“三驾马车”之一。1993年参加《诗刊》第11届“青春诗会”,1996年获第12届“湖南省青年文学奖”。已出版诗集《重返家园》《两栖人》。  1  还了一个愿  便抽身而去  将海南还给海南  在现场  仿佛大幕從来没有起落  炙热的目光  烫伤不了每一段海面  抖一抖蓝色的披风  万里无
期刊
作者简介:龙小龙,七零后,四川省南充人,现居乐山。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见《诗刊》《星星》《四川文学》《绿风》《散文诗》《诗选刊》《山东文学》《中华辞赋》《芒种》等。出版诗集《诗意的行走》《自然的倾诉》。  一  请让我们  用天空、云朵、黄沙和森林  每一道蓝,每一道白,每一道黄和每一道绿  来解读或者辩证,鸟和鱼的血脉根源  用鹿回头、火山口和日月湾的景致  让每一寸石头的
期刊
作者简介:曹文生,1982年生于河南杞縣,现客居陕西洛川,喜欢在文字里寻找生活的温度,作品散见《山西文学》《时代文学》《奔流》《岁月》《延安文学》《星星诗刊》《红豆》《河南诗人》等杂志。  大 海  在海南,浸泡诗歌最多的区域  是海口的水面  苏东坡带着北宋的舌头  在海南的饭桌上,让每一粒米皆有文气  肉肥而适合赋诗  远处的海鸥,拍打着海南的安静  我是那个求证者  迫切需要一个引路的《经书
期刊
作者简介:男,1985年生,诗歌散文散见于《人民日报》《北京文学》《中国铁路文艺》《朔方》《飞天》《散文选刊》《鸭绿江》《厦门文学》《散文诗》《山东文学》《绿风》《诗林》《文学少年》《诗潮》《星星》等报刊杂志,曾获征文奖20余次,陕西省作协会员。  在海南  在海南 我始终保持沉默  像一枚陨石 面对星空  海岸线那么长  我要一步一步地走过  从三十年前走到现在  我要去寻找地标 老街  小卖部
期刊
作者简介:万有文,男,甘肃高台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曾用笔名阿文、万禹等,作品散见《诗刊》《星星》《四川文学》《诗歌月刊》《飞天》《延河》《短篇小说》等报刊杂志,已出版诗集《故地》、《月照河西》。  海中的海南  海,多么向往  在海南,你可以把海看个够  看见深蓝的它,蓝进某个人的心里  那是秘密  填埋进一些海风,波浪和潮湿的雨  还有梦幻的海鸥和苦涩的盐  这是它的味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