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作文教学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jc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况且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工具。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是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怕写作文排在首位,那么怎样克服学生这种惧怕心理,使学生有内容可写,乐于动笔呢?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如下几点。
  一、吸引
  “吸引”在字典里的解释是“把别的物体、力量或别人的注意力引导自己这方面来。”那么要使学生喜欢写作、善于写作,第一步就必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作文上来。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注意力与兴趣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应从他们日常喜闻乐见的东西着手,如喜欢读的少儿文学、科普图画、故事,喜欢看的电影、电视等,并使之认识到这些读物为什么吸引人。如果自己喜欢它,喜欢哪些地方,可复述一段,并结合自己的感受说一下好在哪里。此后教师可适当加以点拨。说明这些读物之所以吸引人不仅因为它们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而且语言也也十分优美。但讲解这些内容必须注意一定要与所复述的有关片段内容相结合。这些训练时间可长可短,既能在正式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后进行,既可以是课前三、五分钟的自我评说,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的讨论补充。如果学生对于这类知识接触机会较多,久而久之,对于写文章的方法,也会有个初步的印象。
   虽然这样的训练会增加学生的一些感性认识,但是时间过久,学生会对这一些轻车熟路的方法感到厌烦。因此,只要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吸引学生的方法也应随之提高。记得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好的兴趣莫过于对材料的兴趣。因此当学生具有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之后,必须结合一些优美的典型性的名家名篇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训练他们的能力,使之直接感触名家的为文之道,在脑海中形成怎样作文的感性认识。比如,在学习《梅雨潭》一文时,可结合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结合挂图进行配乐朗诵,并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文章的写法,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来启发学生的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经过这样不断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训练,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能力,对以前训练的学、说、评、复述等作文方法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完善。这样学生脑海中不仅贮存了一定的方法,而且遇到感触深的事件学生也会产生一种说的心理。即使学生再碰到生疏的文章,他们也不会望而生畏,而是根据已知的方法细心琢磨,一旦融会贯通,便会津津有味、乐在其中。
  二、讲解
  作文教学必须以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为依据,离开理论指导的行动是盲干。因为,经过上述一系列的训练之后,学生虽然在感性认识上对为文之道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而写作知识在他们的脑海中还是零碎的,还没有形成系统,所以把这些知识归纳、贯穿起来,成为一个常规方法,使之在作文过程中时刻注意是很必要的。于是,便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有关的资料、优秀范文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讲解,分别是:
  1.审清题意,选好材料。
  2.中心明确,形象鲜明。
  3.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4.重点突出,布局合理。
  5.语言通顺,表达确切。
  分别从审题、中心、结构、思想感情以及语言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讲解,并结合小学生习作的要求贯穿了记实和想象两大类作文。对于其他类型的范文,在每篇范文之后都有详细的讲解,并改设计了一系列有关问题,材料,激发兴趣,促使他们深入文章当中去。这样,不仅使学生懂得了作文的一般方法,还提高了其分析能力,锻炼了其思考能力。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因此方法的降解最好与学生接触密切的课文结合好。如课本上的《草原》、《少年闰土》、《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家的猫》、《我爱故乡的杨梅》等都是一些文笔优美、感情真挚、写法典型的优秀文章,如果讲解透彻,反复吟诵,学生便会从中得到教益,学习到一定的道理。比如一个学生在学习过《小木船》一文后曾经这样写到:
  时间像流水似的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脑海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最使我难忘的是那次扔馒头的事。每每想起来,我就感到无比的羞愧、后悔、内疚。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天气,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水拍打在屋顶上,溅的水珠四射,之后便像断了线的珠子从屋顶上落下来。
  三、模仿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的天性是模仿,他们在模仿中说话,在模仿中走路。因此,在小学生学习写作过程中应当像刚学习写毛笔字一样多加仿写,在仿写过程中揣摩名家名篇的写法,从中其体会,并会融于自己的知识之中,会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作用。
   另外,作文技能的形成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活动过程,因此,刚开始不能单纯地让学生一味自己去模仿,更重要的是教师良好的示范,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下水文。而学生针对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然后再由“仿”过渡到“写”。
  学生掌握技能是一个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模仿是创造的基础,要扩大模仿的领域,使学生由模仿到创造,争取独立形成技能。
  四、开拓
  “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在学习的道路上,永远牵着别人的手亦步亦趋是不会创造出新意的,只有敢于开拓,敢于冒险,奋力攀登的勇士才能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界,领略到别人欣赏不到的风光。因此,在大多数同学基本上掌握了基础要领之后,应变换学习写作的模式、提高写作的要求,让其自己去掌握写作知识、运用写作技能,才能写出具有自己风格的文章。
  首先,帮助学生积累信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书籍,成立班级图书角,扩大知识面。
  2.指导学生在读书中注意积累知识,如可制作简单易行的填表法,包括所读书的大概内容、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段,以及读后的感受、体会等。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交流信息。如新书介绍会、故事会、读书大赛、读后感征文等。
  4.开展好活动,激起积累兴趣。如读书笔记展览、成语接龙、手抄报比赛等。
  其次,走出课堂,开辟第二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田野,走向社会,走向大众生活是一切创作源泉。第二课堂中的小制作,利用瓜子壳、树皮、笔屑、花生壳制作粘贴画,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还保护了环境、美化了生活,也为学生的写作准备了素材。另外,鼓励学生观察农村生活的四季,了解、体会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的变化,捕捉自己心灵上的火花,作深刻而细致的描绘。只要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思维便能激活,潜力便能得到发展。如果一经捕捉到灵感,学生便会豁然开朗写出文笔优美的文章来。陶行知先生说: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道理即如此。
  总之,在农村的小学作文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以上四步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如离开吸引,学生就会失去兴趣;缺乏讲解,学生知识就不会系统;不依靠仿写,学生就会无所适从,难以入门;不开拓思路,学生一辈子也写不出具有自己观点、风格的文章。这不仅是学生写作起步的“拐杖”,而且也是学生打开作文殿堂的四把金钥匙。
其他文献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了能将光脉冲递人大脑的植人物,其能使用光脉冲随意打开或关闭大脑细胞。他们成功地使用这种方法控制了猴子的睡眠,这种前所未有
日本京都大学研究人员在德国期刊《应用化学国际版》上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了一种拥有大量超细微孔洞,而且像棉花软糖一样柔软又富有弹性的新材料,可用于液体或气体的高速分离,如回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神经科学家首次通过光基因学技术实现了对动物肌肉运动的控制。他们用蓝光照射清醒小鼠的脊髓,小鼠的两条后腿就都不能动了。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成果提供了
多年来,给学生写评语似乎仅见于学生的学籍卡和学生手册,以及文史老师在学生作业中的批改。而对数学作业的批改,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然后再给一个分数。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等方面的确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既不能全面的评价学生,有时可能还会带来负面效果。适当地使用评语可以改善这些现象,弥补这些不足。它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存在的优缺点,将评
美国布里格姆女子医院(BWH)和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DFCI)合作,开发出了一种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精确瞄准和攻击骨骼中的癌细胞,还能通过增加骨强度和骨量的方法抑制骨癌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和素质教育的不断进展,有效性课堂教学越来越成为学校重点关注的一个课题。在此,笔者把历史教学实践中实施的问题探究模式展示出来,与大家进一步研讨以
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科学家用非晶钙钛矿氧化物开发出一种纳米级超快忆阻器。研究人员称,这种新型忆阻器为高度稳定可靠的纳米级存储设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今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科学家一直希望能用更小且更复杂的电路来精准地控制电荷的流动,现在,美国科学家们用光子取代电子,制造出首个由光子电路元件组成的“超电子”电路,朝上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做个如超声波般简单的检查就能诊断癌症,不开刀也能进行手术?美国/Ju,kFI理工学院的工程师开发出一种技术,能有效地将光线聚焦在生物组织内,从而有望实现这些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报道,在互联网内行进的数据会在用于传输的光信号线和用于处理的电信号之间来回转换,因此,容易拥堵网络,成为制约网络速度的一个瓶颈。现在,日本科学家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