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63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要改变条分缕析、耳提面命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拉近教材与学生间的距离,创设具体教学情境,活化教材,形象知识,让学生更容易地感受教材,走进教师创设的情境,感悟教材,感受生活,提高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可以创设矛盾情境、争论情境、互动情境、,开放性情境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境创设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语文教学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很难真正感悟到作者真切的思想情感,需要教师创设积极的语文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轻松地走近文本世界。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育学家罗杰斯也曾说:“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即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致力于营造教学情境,设法点燃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
  如果探求“是什么”体现了儿童的好奇心,那么,寻求“为什么”则更多地体现了儿童的求知欲。求知欲一般由好奇心发展而来,是儿童探究、了解自己未知的东西而产生的愿望和意向。在教学中,注意在情境中适时揭示矛盾,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句时,可以先简单的勾勒出“焦急而又耐心”这个词,首先让学生明白到这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然后教师引导:“同学们这对词是不是作者一时疏忽写错了?”当学生回答不是的时候,教师再引导:“那么,他们分别表现出老奶奶的什么思想感情?”这时学生根据上下文知道了“焦急”是老奶奶急于见到周总理;“耐心”是不管等多久也要等下去。在热爱、崇敬周总理这点上得到统一。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难点,提出疑点,揭示矛盾,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内在动机。
  二、创设争论情境,发展批判性思维
  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还应该培养他们大胆的探索和批评精神。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在划出五壮士痛恨敌人,英勇顽强的的动作的词。有一位学生划出了“砸”,马上有一位同学提出异议:五壮士为什么要把枪砸了!我认为不该砸,这是战斗武器,砸多可惜!被他这么一提,班里的同学分成了两派,有的认为该砸,有的认为不该砸。像这样的疑问应该说都颇有分量,表明学生动了脑筋,创造力有所发展。教师相机诱导,学生互相切磋、分析、争论,就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使其最终内化为创新人格。
  三、创设互动情境,促进创新能力发展
  创新思维只有在自由、宽松的空间中才能孕育、诞生。因为没有宽松的环境,小学生就没有自主性,而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新行为。情境教学特别强调宽松的学习情境的营造,让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境诸因素产生互动,从而形成利于创新、易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在宽容的情境中自由驰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而在情境中促进师生互动,则有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如在教学《赤壁之战》课,讲到黄盖火攻曹营这一计策的巧妙周密时,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创设情境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让学生当黄盖,教师则当“黄盖”(学生)手下的一员将领,让“黄盖”在火攻曹营的路上回答教师的提问。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多个问题向“黄盖”请教。由于学生担当的是黄盖这一重要角色,自然不愿被“手下”问住,于是他们相互补充,争相回答我的问题,从而完全弄懂了这个计策的周密巧妙之处。在以上师生互动的情境中,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思维的撞击,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状态,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花的理想场所。互动情境还包括学生间的互动,新课程理念提倡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如教学寓言《守株待兔》一课,在揭示寓意时,教师首先用简笔画勾勒出守株待兔的画面,然后引导学生:“看着这种田人田里滿了野草还在那儿守株待兔,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学回答应该规劝、教育他。教师再引导:“如果你是一位老农,当你看到这位年轻的种田人在那地守着树桩等子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接着请一个同学上来当年轻的种田人,让愿意教育这位“年轻人”的“老农”自己上来教育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众老农纷纷相劝,共同教育“年轻的种田人”的情景,这就形成了生生互动、相互合作的可喜局面。
  四、创设开放性情境,发展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创造者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支配下,将大脑中已有的感性和理性的知识信息,借助于想象和直觉, 以突发性飞跃的形式进行的重建、组合、脱颖、升华所完成的思维活动过程。创新思维是整个创造活动的实质与核心。人类社会的任何一项创造发明,都是创新思维的结果。在教学中,我们突出情境的开放性、包容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创新余地。如在教学《坐井观天》时,讲完课文中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争论后,启发学生想象,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以后,它会看到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如果从此时从棉田里走出一只小白羊,从果园里飞来一只啄木鸟,从花坛中飞来一只小蜜蜂,从树林里跳出一只小松鼠,它们也来参加这场讨论,会怎样发表自己的看法呢?如果请你们当裁判,说说天到底有多大,你怎么说。这就为提高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迅速捕捉关键因素的能力提供了训练的机会。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用心地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树立“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只才”意识,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学生打架斗殴事件,突出了中小学进行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尽管随着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以及关注度逐渐增加,九年义务教育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就和发展,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在社会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偷盗欺骗,见利忘义等道德问题随处可见,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不文明现象经常发生,诸如此类的这些问题不得不使我们重视目前的道德滑坡。成年人都是逐渐从过渡成长起来
【摘 】语文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需要重视其质量的提高。在现代教学环境中,建立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是优化语文教学的有力措施。本文从阐述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相关概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推广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加强多元化语文教学模式作用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元化教学 概念 必要性 措施  前言  在语文教学方式逐步创新的今天,如何建立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华丽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叫《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
<正> 学术批判工作可以不可以走群众路线? 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的学术批判运功动经验回答说:“可以!不仅可以,而且很好,应该肯定必须走群众路线”。阶级社会中知识是私有的,当然,“学术工作”也就只能把持在少数人的手里。资产阶级知识份子也只有尽力维持这种知识私有的局面才能巩固其对知识和学术的专利权。我们都相信,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种知识私有的基础。但是,只有在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要“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近年来,合兴小
【摘要】主题班会是初中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学生班级活动的重要形式,初中阶段主题班会的开展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主题班会的开展对于初中阶段学生好习惯的养成、理想的树立和对于社会的认识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主题班会在学生德育的培养、性格、心理方面的培养、培养良好习惯和加强班级体建设、理想的树立五方面出发,阐述主题班会课在初中阶段的意义,旨在使更多的初中阶段教育者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共同活动的统一体,只有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育,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练习等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更新、完善。“教改”的新理念也已经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渗透、深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启发 质疑 开放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也要从“工匠型”教师转变为“专家型”教师。设计教学内
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总的讲试题难度不大,体现了源于课本,但知识覆盖面大。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通过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讨论、总结,初步让学生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便于学生记忆、提高能力,参照考纲对考点、热点、难点进行重点破析、提高复习的针对性进而提高复习效率。  一、措施方法:  1、既全面细致,又要
血证是指血不循经,自九窍排出体外,或渗溢于体表肌肤的一类出血性疾病。历代医家多认为此证以火热迫血妄行为主。其实火热郁结亦可致血滞血瘀而为血证。这类出血与单纯的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