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家”三方共管是保障学生实习安全的法宝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dong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教育无小事。五年制高职生顶岗实习期间年龄大致在19岁至21岁,学生从初中直接进入职校学习,在心理和行为上处在“似懂非懂”阶段,由于年龄和自我判断能力处在不成熟阶段,学校应高度重视,建立“学校、企业、家庭”三方合作机制,建构学生实习安全平台。我们的主要做法包括:一是将安全教育宣传到家长和学生。聘请校外安全专家和负责安全管理的老师对家长进行学生校外安全教育知识的讲解;邀请机械企业的安全培训专员针对企业中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够让父母做到心中有数,参与到学生的安全管理中,与学校和企业一同起到“三保险”的作用。二是将安全教育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安全习惯。本校提出“7S”管理模式,要求学生在日常班级活动和校内实习实训中均严格遵守“7S”管理规范。在机械企业,每一个规范要求的行为对学生都是安全保护,例如将工位的工量具按要求摆放、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要求使用机床等等,照着做就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率。三是严格选择顶岗实习企业,优先考虑学生上下班交通安全。学校在选择顶岗实习单位时考虑分布在学校周边的企业和有较多自备接送车的企业,这样就可以将学生在上下班中出现交通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四是实行毕业班班主任负责制,做到专人和动态化管理。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周至少下企业五次,与所负责企业进行积极沟通,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做好走访记录和完成工作台账;另一方面通过QQ群、微信、短信和电话等有效信息交流平台掌握实习动态,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将学生实习信息与家长进行交流,做好学生动态化管理。良好的沟通可以防患于未然,教师平时通过多种信息交流平台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有助于及时掌握信息、排查安全隐患;而家长参与到学生实习管理中,能大大提高学生实习安全系数。
  (江苏省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姚 炜)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了我国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向发展,而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数控要想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合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能型人才。中职数控教学改革应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要求进行,这不仅有利于大幅度提升教学效率,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实现现代化教学目标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技能大赛 中职数控 教学改革
“职业达人”是指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物;也指在某方面很精通的人,即掌握某种技能的高手。在我心目中就有一位如上所述的“职业达人”。他坚持用表演来实现人生的意义,即便大多数人无法理解他的表演。很多人认识他是从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安嘉和开始的,他就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优秀演员冯远征。  1984年,冯远征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考场上,被导演张暖昕选中出演电影《青春祭》中的男主角任佳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一重要论述既延续了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的期许和希望,也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很多职业学校重视教师的德行、技能、学历培养,把发展教师视为发展学校的重要手段,徐州经贸高职校就是其中工作非常突出的一所。做一名徐州经贸高职校的教师,不仅能够体验到实实在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更有
世纪之交,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阐明了进入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和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调整教育结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
【摘 要】近年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熟分院与奇瑞捷豹路虎汽車有限公司合作的中英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结合学校和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学徒选拔、学徒培养、标准建设、队伍打造、实训基地建设、制度完善、机制创新等多方面举措,紧扣现代学徒制工作重点和关键途径,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地方特色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常熟实践;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
本期專题,延续第7期专刊讨论的“三教”改革,深入探讨职校的教学问题。   为何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总是遇到梗阻?为什么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效益不尽如人意?实践中的成功案例有什么可借鉴的地方?教师如何通过备好每一节课来提升教学效益?……专题融合了本刊“一月一主题”主题9“向45分钟要质量”的相关内容,试图从建设性的角度来回答这些问题,为职业院校改变课堂教学面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增添助力。   说不完的课
【摘 要】知识建构作为新建构主义的代表理论之一,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创造性和多元性,为突破理论课教学难点提供了可能。以中职“管理学”课程一个单元的教学为例,设计基于观点的建构学习“四过程”,并在付诸实践后总结出“八步骤”。研究结果发现:知识建构理论需要与具体的理论课教学实践相结合,才可以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转向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之后,教与学双方都产生了积极变化。  【关键词】知识建构;教学创新
【摘要】在讲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认识车刀角度”的知识点时,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独立学习与小组互助学习两个阶段,且在两个阶段中要合理运用项目教学,通过任务驱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翻转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翻转课堂;独立自主学习;小组互助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5-0044-02  【作者简介】都方,江苏
【关键词】高职机电类专业;“五教合一”;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52-0055-05  一、成果简介   成果以“典型企业—典型产品—典型教室—典型案例—典型教材—典型教案—典型研发中心”为主线构建生产与教学相融合的实施路径,打造“能生产会教学”的教师团队、“真项目活知识”的教学资源、“真实车间移动黑板”的教学
合作院校积极组织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展市场调研,了解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确立了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和定位。在此基础上,按照“遵循专业规范、达到专业标准、专业对接、课程衔接、实践导向、中高连贯、校企合作”的思路,以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项目和江苏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等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