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之有据,内容充实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f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议论文内容充实”,是指作文要做到言之有物,即善于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表达观点,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彰显内容的深刻性与厚重性。一篇作文中,如果说主题是灵魂,结构是骨架,语言是外衣,那么,文章的内容便是血肉。而议论文的内容充实即同学们在写作时言之有物,论证有据,有足够的高质量的材料论证文章的主题,不以假话、大话、空话填充文章。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推出“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首期焐热词汇“葳蕤”上线24小时,参与者即达119万,第二期“搴芳”,仅半天参与者就突破百万,“现如今说话的时候不带上一两个‘冰封词’,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有人认为生僻字正是中文的文化根源所在,以常用、简便为文字表达的价值取向会影响汉语的品质,蕴藏在古老经典中的智慧和价值就难以得到传承;有人认为词语的冷热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为地焐冷为热,既无必要,也不可能;有人指出网友参与多出于好奇和娱乐,与“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初衷恐怕并不一致;也有人关注这些生僻词语“焐热”之后怎么“保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妙文品评
  闲看庭前花开落
  暮春时节,花雨纷飞。片片花瓣在风中坠落,细软的身躯从枝头飘下,委落红尘。有人伤感,有人流泪,更有人手持花锄,轻拢花瓣,为落花建一座芳冢。但无论是谁,都不会去奢望让花瓣重返花枝。
  【开头用传统的比兴手法,照应题目,描绘了庭前花落时人们的表现,引出“都不会去奢望让花瓣重返花枝”的观点。】
  这个世界纷纷扰扰,总有一些东西在诞生,总有一些事物在逝去,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该如何面对?《菜根谭》回答说: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我想,看待落花如此,看待世间万物又何尝不是如此。
  【第二段承接第一段,由花的凋落引出普遍的“总有一些事物在逝去”,然后顺势设问“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一问,很好地将第一段的比兴内容和作文主题联系起来,非常自然。而这一答更显出作者功底,引用《菜根谭》中的名句进行回答,既是传统智慧的回答,又是自己的回答,既是论点,又是论据,使文章内容既充实又有文采。】
  在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不少已经“冰冻”的冷僻字被重新提出,引起人们的热议和深思。其实,这些冰冻的汉字也许曾经惊艳了一个时代,但是世易时移,它们的淡出也是顺势而为,不必惋惜,却应尊重。就像《诗经》,“蒹葭”那么美、那么美,那纤细的茎秆上曾经缠绕着多少柔情与思念;“芣苡”那么绿、那么绿,那肥厚的叶片上曾经凝聚着多少希望与欢乐!然而,时间毕竟已经过去了两千年,两千年后,蒹葭萎去,芦苇疯长;芣苡干枯,车前草蔓延……
  【第三段回扣材料,明确指出对于“‘冰冻’的冷僻字”“不必惋惜,却应尊重”。同时,又选用《诗经》中“蒹葭”“芣苡”等词汇的消亡和被替代来证明自己的论点。论据来自课本,非常亲切且有说服力。】
  另外,生僻汉字的变冷、冰冻也不是消亡,而是成为历史。所有的历史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可能不记得“蕙茞”是什么时候淡出了我们的书卷,但是我们总也不会忘记它始终凝固在《楚辞》中,千百年来一直默默散发芳香;我们也很难说清“八佾”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是回溯历史长河,我们会在这河流的某一个港湾,看到那盛大的场面、那庄严的仪容。这些字词沉潜于河床深处,但是偶然翻卷出一朵浪花,就能浸润我们干渴的灵魂……
  【第四段再进一层,指出“生僻汉字的变冷、冰冻也不是消亡,而是成为历史”,用《楚辞》中“蕙茞”“八佾”来举例论证,既体现出作者深厚的语文功底,又使论证非常充分,同时指出这些词汇虽然变冷,但并不是消亡,同样可以“浸润我们干渴的灵魂”。】
  不仅仅是汉字,很多传统文化都存在这种现象,尊重规律,泰然处之,且让时间去淘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古时的春节。今天,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燃放烟花爆竹已经成为不文明的举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曾经的清明节是一个伤感的节日,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清明节才变得像今天这般清爽明朗,就像那四月的天空,我们何必纠缠于它们曾经是什么,它们今后应该怎样?一切顺其自然吧!
  【第五段层层推进,由生僻汉字的变冷引申到传统文化习俗的改变。以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及其习俗的转变为切入点,提出“我们何必纠缠于它们曾经是什么”,让一切顺其自然,很好地照应了“闲看庭前花开落”的标题。】
  古希腊有句谚语:我们不能把所有东西带在身边。所以,已经逝去的,不要留恋;正在走远的,何必强求。不背包袱,坦然面对,才能让我们走得轻松自在,才能让脚下的路越走越长。
  花落了,不必叹惋。你看,花落处,有果实在孕育。
  【第六段、第七段是结尾部分,第六段引用古希腊谚语,直接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态度。最后一段,照应题目,照应文章第一段,但又不只是简单的照应,而是提出“花落处,有果实在孕育”,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不断进化发展复兴充满希望。】
  学生点评
  点评一:
  “闲看庭前花开落”这个题目有文采,化用名句,体现精准审题,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结尾处又能很好地回扣和照应,使整篇文章结构非常严谨。
  点评二:
  这篇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引用了名言名句,还举了很多课本上学过的内容为例证,分析论证紧扣材料,又做了很多的深入扩展,有深度,有广度。
  点评三:
  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有文采,从第一段开始,就让人有一种古典美的感觉。在随后的行文过程中,作者又大量使用了《菜根谭》《诗经》《楚辞》等传统经典中的词句,使这种语言的古典美进一步加强。
  教师点评
  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主题,思索该如何面对“焐热”生僻词语这一文化现象。作者从我们熟悉的书本中的一些词汇出发,再联系到变化中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引经据典,很有说服力。另外,文章开篇采用比兴手法,第五段又用明显的“不仅仅是汉字”进行递进,增加了讨论的深度,结尾处紧密照应题目和开头。这些方面做得非常好,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提纯
  这篇《闲看庭前花开落》是一篇特别优秀的议论文。
  1.内容丰富充实
  这篇文章不像别的议论文,在讨论传统文化这一问题时,说许多大而空的虚话。文章在选择材料时非常有代表性,从课本上的词汇切入,又能够联系我们最熟悉的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让人觉得亲切,真实,可信。
  2.引用合理恰當
  文章在开头引用了《菜根谭》中的名句,题目也是由这一句子化用而来;结尾处又引用了古希腊谚语,都很恰当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3.结构严谨有序
  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第一段用比兴手法开篇,第二段设问,以《菜根谭》中的名句作答表明态度,随后两段紧扣材料,采用举例论证,分析、解决问题;第五段层层推进,由生僻汉字的变冷引申到传统文化习俗的改变。结尾以古希腊谚语直接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态度,最后一段照应题目,照应开头,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其他文献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女儿、儿子、妈妈、爸爸一家四口谈到了“亲情”问题。女儿最先发言,她说:世间最美的是亲情。儿子接着说:亲情是把双刃剑。妈妈想了想说:亲情常常创造奇迹。爸爸最后说:理智比亲情更重要。  请以上述某一個人的话作为话题,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  这是一则有关“亲情”的作文助读材料,话题是大家很熟悉的,不存在审题不清的问题。立意和选材要出新才能不落窠臼。常言道,熟悉的
期刊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生活时时刻刻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你对待生活的态度。许多人都认为做一个“戏精”是虚假的,是荒谬的,那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生活一成不变,没有想过如何把生活过得更充实,更快乐。  我认为,给生活加点“戏”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在繁杂的生活间隙,你可以品一杯清茶,感受它带给你的芬芳;你可以读一本好书,在大千世界
期刊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我们有幸参加属于我们自己的成人礼。百年前的今天,有许多像我们一样的青年,国难当头时,不曾退缩。【前后句之间缺乏过渡衔接,内容显得单薄,没有厚度。】  “青年”一词意义重大。革命先烈李大釗说过:“青年的青春,国家之青春。”今日的我们比昨天的我们多了一份担子,这担子里放着国,放着家,放着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百年前的中国青年,在那个风雨
期刊
我站在门口,向外望去。外面正下着雨,雨滴敲打着窗玻璃,滴答作响。我的心情很烦闷,因为我原本和朋友约好了下午要出去玩的,不想,吃过午饭后天就下起雨来。  朝北的那间小屋,这两天时不时会传出奶奶因为关节肿痛发出的呻吟。这不,又传来一阵嘶哑而低沉的呼唤:“文文,给我装个热水袋,有点冷呀!”我因不能出去玩,心情有些烦躁,装好热水袋便走进了奶奶的房间。刚进屋就感觉有股冷气,阴冷阴冷的。我把热水袋往奶奶手里一
期刊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
期刊
杭州余杭区昌运里小区,随处可见白色的仰拍摄像头,整整47个。这些广角摄像头安装在每幢楼南北两侧的地面立杆上,距离单元楼10米左右,呈60至80度角仰拍,目的就是为了监控高空抛物。  2019年6月13日,广东深圳5岁男童被20层高空坠落的窗户砸中,不幸身亡;没多久,南京鼓楼区又有一名放学回家的10岁女童,在家门口被高空抛物砸伤头部;6月22日,又是深圳,一女子经过地铁站出口时,被上空坠落的杠铃片砸
期刊
点外卖不送餐具,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不能再投诉商家了。据了解,自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施行,并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餐具,包括一次性筷子、调羹、叉子和刀。  事实上,自外卖配送愈发方便以来,与之相关的一次性餐具污染,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大量的外卖垃圾不仅影响到环境卫生,处理起来也特别麻烦。对于这些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若填埋,会使垃
期刊
中华民族有许多美德: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融会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  在学校里,我们时常能感受到美德的温馨。上课铃响了,同学们精神抖擞地坐在椅子上,老师走了进来,冲着同学们微微一笑,喊了声:“上课!”同学们回应老师:“老师好!”师生是如此的和谐!课堂上,老师讲得细致、认真,同学们听得认真、专注,上课回答问题也积极踊跃,40分钟的课让人意犹未尽。课下,
期刊
【训练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孟子·告子上》有这样的一段话:“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人生要学会取舍,什么是取舍呢?就是要或不要的选择。人既要敢于取之,也要舍得舍之,舍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精神;取是一种领悟,也是一种智慧;取舍,是为人处世的一种高境界。  请在材料含意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技法指导
期刊
考查小说的主题,主要通过考查文中某个关键句的点题作用;结合标题、主线等理解小说主题;领会、探究作品的意蕴、启迪意义等。  小说的主题,指的是作家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图景、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贯串作品始終的基本思想。如果说情节是小说的躯体,人物形象是小说的血肉的话,那么主题便是小说的灵魂(即小说意义的核心);主题的深浅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而,欣赏小说,必须着重理解它的主题思想。  一、小说主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