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脑出血超急性期血肿增长速度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卒中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急性期血肿增长速度(ultraearly hematoma growth,UHG)与急性原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血肿扩大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发病6 h内就诊的ICH患者。患者完成基线及(24±2)h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记录临床信息及结局信息。UHG定义为基线血肿体积除以发病至头CT扫描时间。血肿扩大定义为发病24 h血肿体积较基线血肿体积增加>33%或者>6 ml。90 d及1年预后不良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UHG与血肿扩大及ICH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共纳入148例发病6h内到院的ICH患者。所有ICH患者的UHG为5.3(2.3,12.9)ml/h。UHG在完成头CT较早(P<0.001)、血肿扩大(P=0.019)、90 d预后不良(P<0.001)及1年预后不良(P<0.001)的患者中数值较大。UHG>4.7 ml/h是1年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为17.5,95%可信区间为1.44~21.23(P=0.025)。其预测1年不良预后的灵敏度为61.5%,特异度为65.1%,阳性预测率为68.4%,阴性预测率为58%。结论 UHG是ICH患者1年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采用 C18反相色谱柱,以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建立了阿卓乳酸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考察了环糊精衍生物类型、手性添加剂浓度、流动相 pH
职业体验课程对于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职业规划、服务大众终身学习具有积极作用。职业体验课程包的项目选题应符合典型性、普适性、短小性、易学性等原则,课程包
一、目的与意义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临床常见高发,人群总患病率达11.59-24.18%。CSR是指由于颈椎退变、神经根受压迫等因素导致其支配区域
川芎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品种,是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为常用活血化瘀中药,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