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COP 26提出的全球减碳目标对世界能源体系的低碳化做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2020年以来世界能源消耗量总体降低,但这也有疫情制约经济发展而导致能源需求下降的因素。为在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能源需求的同时,实现含碳温室气体排放的降低,必须尽快改变我国现有相对落后的能源体系。基于COP 26框架下能源结构谋求低碳化发展的大背景,通过分析核电特性与我国能源结构短缺的互补与契合、核电经济性在当今社会发展
【基金项目】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11055502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P 26提出的全球减碳目标对世界能源体系的低碳化做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2020年以来世界能源消耗量总体降低,但这也有疫情制约经济发展而导致能源需求下降的因素。为在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能源需求的同时,实现含碳温室气体排放的降低,必须尽快改变我国现有相对落后的能源体系。基于COP 26框架下能源结构谋求低碳化发展的大背景,通过分析核电特性与我国能源结构短缺的互补与契合、核电经济性在当今社会发展条件下的优势以及国际上核电的总体进展,有针对性地论证了现阶段我国核电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分析了其在我国能源低碳化进程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伴随着“高端化、电动化、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转变,汽车零部件产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汽车零部件行业已失去相对资本市场吸引力,获取债权和股权融资更加困难,这使得融资更具有挑战性和高成本,尤其是对于规模较小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优化企业融资策略,成为了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JJ公司为对象,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公司融资策
<正>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期是生活习惯形成的最初时期。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是小班的核心课程之一。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办到的,需要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努力,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常抓不懈,不断引
为规范网络货运新业态发展,通过分析无车承运人试点期间企业向行业监管部门上传的运单、资金流水单数据,结合“一办法,三指南”要求的新单据上传规则,分析网络货运经营者上传单据可能出现的不同异常种类,并针对不同种类的异常单据设计异常识别方法,以期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建立网络货运经营者的考核指标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组织发布的《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是预测全球技术赋能高等教育趋势的重要报告。自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全球高校的变革趋势产生了重要影响,该报告开始聚焦于四方面内容,即影响高等教育教学的五大领域趋势、影响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与实践、高等教育教学的未来情景预测、专家对报告主要发现的反思。文章通过比较2020~2022年《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中的这四方面内容,尝试
作为国内生产总值重要组成部分,居民消费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以居民消费碳排放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套包含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CRITIC-TOPSIS法对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整体呈现出“东部和东北高、中部平、西部低”的阶梯型变化;不同维度对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量的影响不同,其中化石能源和热力消费对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影响最大。为此
写作,作为一项的基本的语言技能,将已经内化的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思维方式等外化为文字,体现了学生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在新的高考形势下,应用文写作一直是广大师生关注的重点,但是诸多因素影响了应用文写作的达成,一些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错误频频出现。本文从母语负迁移的角度分析这些错误出现在应用文写作中的原因并给出应对策略,以期达成更好的写作效果。
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以工程建设企业的低碳转型策略为研究对象,以节能降碳理念为指引,主要从项目执行、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三个方面对企业流程再造和业务升级展开研究探索。全方位地阐述了碳排放管理、技术路线低碳化、低碳采购管理体系、施工资源碳足迹跟踪管理、新兴低碳行业拓展,以及市场开发与项目执行和技术研发协同发展等低碳转型发展路径,对工程建设企业的转型提供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简称“双碳”战略)。然而,一些源自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如“双碳”所涉减排降碳会造成不公平的经济负担、会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等观点却显露出了一种将“双碳”战略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的论调。为了驳斥这种论调,应彻底击破资本主义经济增
温室气体减排对控制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我国农田非CO2温室气体(主要指CH4和N2O)排放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3%,预计2030年我国实现碳达峰后,化石能源逐步被清洁能源替代,农田CH4和N2O排放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比重也将随之增大,其减排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将日渐凸显。然而,现有农田碳减排技术由于缺乏立法教育宣传和成果激励机制等,并未得到充分转化应用与推广示范,使得减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