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叠加与意象透视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ywf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的物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这样的物象也就是意象。意象在古诗中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以意象群的形式出现的,有时出现的是几组意象,这些意象群的叠加就构成了古诗的意境。意境的高下一方面取决于物象的艺术组合,另一方面取决于情感的一以贯注。“情”与“景”是古诗的根本构件。“景”是物质的,是“情”的折射物;“情”则是灵魂的,是“景”的粘合剂。教学古诗,当由景而入情。“意象叠加”使学生知道古诗“言之有物”,“意象透视”则使他们明白“物而不空”,从而整体悟出古诗的意境美。
  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状态也。”孟浩然的五言绝句《宿建德江》是一首精美的抒情小诗,既有“描写自然”,又有“人生事实”,合为此诗之景。其“情”,就诗的表象来看即唯一的“愁”字。作者愁什么、为什么愁,学生不得而知。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使学生把这首诗所言之“景”叠加成画面,然后才能透视出其内涵来。
  诗中描写的物象有“小舟、烟渚、日暮、舟客、旷野、远树、清江、明月”等,这些物象都是诗人的所历所见,看起来非常零散,将如何叠加呢?再读其诗,我们便可发现这首诗的叙事成分:诗人行为的“移舟泊”,“泊”的地点是“烟渚”,“泊”的时间是“日暮”以及“泊”之后所见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这样一来,诗中物象叠加便脉络分明了。就叙事而言:夕阳西下,诗人移舟泊渚,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所见而言:诗人纵目旷野,天比树低,俯看江中,明月依人。诗中所有物象叠加成画,连缀成篇,读来充满闲情逸兴,令人向往。然而这样叠加的仅仅是物象群而非意象群,由“日暮客愁新”的“愁”字看来,显然“闲情逸兴”绝非诗人本意,更况是新愁。读诗仅满足于“物象叠加”有时是违背诗情的。从诗人所见来看,学生是很难体味出“愁”的,诗人的“新愁”到底是什么?这是“意象叠加”所不能完成的,这时就得顺势进入“意象透视”。
  “意象透视”,说白了就是透过意象符号去发现有效信息,然后将这些有效信息构成“信息链”,最后与诗人的“情感链”融合。
  《宿建德江》一诗,孟浩然因何要移舟泊渚,是引导学生发现有效信息的关键。就这一问题,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原因。当然,学生此时得出的,绝大多数是无效信息,必须启发他们与第二句诗中的“日暮”联系起来,才能对所得信息作有效的删选处理。这时学生就会明白:夕阳西下,诗人仍在途中,只得移舟泊渚,在此过夜。这就暗示了学生:诗人远在异乡,漂泊孤苦。这为后面的察情作了铺垫。至此,诗中叙事的信息链就已经构成,但仍然没有与诗人的情感直接融合。现在必须挖掘出诗人情感的促发点。前面谈到“愁”是诗中唯一显露诗人情感的字眼,依此推知《宿建德江》是抒愁情之作。那么,什么是诗人愁情的促发点呢?“日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由“日暮”我们又能联想到什么呢?学生可能联想到很多,同样的,其间必定有无效的信息。这时如果引导学生结合诗人所处的环境,抓住“旷野”、“孤舟”进行移情换位,让学生设想自己在这种时间、这种环境下最容易触发出的想法。孤独、思家,人之常情,诗人的“新愁”就一触即通了。这时,再去引导理解“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学生就会逐步地明白这两句诗并非纯粹的写景了:夕阳渐渐隐去,暗夜幽幽逼来,旷野孤舟,家在何方?清江月影,相看共怜,何其寂寞孤单。诗中“愁”有所本,景由“愁”生。这样,诗的前两句叙事与后两句描景就因“愁”有所本,景由“愁”生,两者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了。同时,学生也就朦胧地懂得“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的道理,潜在地指导了学生的读写。至于诗人的“旧愁”是什么,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作合理的想象,去进一步探究诗人的丰富而复杂的内心情感。
  “意象透视”的关键是准确地抓住诗眼,然后大胆地设问。《宿建德江》的诗眼就是“愁”字,为何“日暮”时“客愁新”,这是一个紧要问题,顺此设想,愁情乃明。任何一首古诗都有诗眼的,以诗眼为切入点,以叠加的意象为凭借,诗情就可透视了。大体说来,“意象叠加”是就古诗的客观内容而言的,“意象透视”则是就古诗的主观思想来说的。前者是后者的反映体,后者则是前者的驱动源,教学古诗也就是从反映体出发去寻求驱动源,达到整体感受古诗意境美的目的。
其他文献
伯尔的短篇小说《在桥边》的主题是什么?教参如是说:  小说的主题,在表面上看是爱情,表现爱情对于一个处境堪忧的小人物具有如何强大的精神力量,而深层则是对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这一问题、以及小人物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的精神状态的思考。  这样的概括相当客观准确。我们现在围绕小说的具体内容来看看小说是如何对以上主题进行展开的,同时再探索一下伯尔这篇篇幅相当短小的小说又蕴含着什么其他深刻的社会
书名:修辞学发凡  作者:陈望道  出版单位: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  ISBN:9787309056150  定价:28元  新的时代、新的思想通常都需要新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如白话文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突破口,网络语言、新媒体文风成为信息时代的风向标。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还是少年的陈望道先生就深切体会到语言文字的使用,也就是正确地掌握表达思想的工具,对于启蒙运动和思想解放是极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语文素质下降的关键,便是缺少语言这“米”。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也要求学生“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达到“油然作云,沛然下雨”的效果。  一、通过课堂教学,积累语言,丰富“内存”  1.理解体悟促积累  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读多了,读熟了,才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淳朴可爱、热情好客,感受他们的幸福与快乐。  3.品味语言文字,感受课文中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流程    一、诗意导入,走进槐乡  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五月槐乡。槐乡,就像一首清新、欢快的诗,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槐乡的美,槐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依赖于学生主体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而不是单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更不是靠教育界流行的“教不够作业凑”的做法。当前,小学生的家课作业负担太重,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是现状仍不容乐观。  一、语文作业布置的现状及反思  课外作业是巩固、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适当的作业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但现在的大部分家庭作业存在下面
听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课,总有如沐春风之感。薛法根老师的课,清新自然,幽默风趣,充满智慧,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质朴悠远的境界。这里,我们以薛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一课为例,谈谈他课堂教学和谐、智慧、圆融的特征。    一、和谐——学习目标清晰呈现    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课堂幽默风趣,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薛老师站在学生面前,似一位娓娓道来的大哥哥。薛教师总是适时示弱,把学生推到前
所谓“错”,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或失误。教育专家曾指出: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词语教学中,对课堂上的错误,教师应时刻留心,努力挖掘错误的潜在资源,并加以巧妙地点拨。让学生的错误认识转变为正确认识,实现真正的自我超越,体验超越的快乐。    一、开门见山    在写作中,开门见山式的开头,直入文题,一下抓住读者的心,深受大家的喜爱。在词语教学中,对学生的错误,我们如果也能开门见山地
课堂实录  一、激情导入,沉浸在热烈的掌声中  师:今天,王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掌声》一文。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生:“掌声”。  师:我觉得应该读热烈些!  (学生再读)  师:再热烈些!(学生再读)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老师根据教学内容感情饱满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课题,这样会使学生笼罩在热烈的氛围之中,提前感受掌声的无形力量,为接下来的感悟掌声埋下了伏笔。】  二、品读文本,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要重在培养对写话的兴趣”,没有字数和段落的要求。因此,很多教师就称其为“写话”,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造句训练”,只要学生能写上两到三句话就行了。到了中年级,《语文课程标准》则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并能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资料,初步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各项要求都相应提高了,很多学生刚开始时十分不适应,产生了对作文的畏惧
文本细读  《童年的发现》是一个很值得品读玩味的文本。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写自己童年的发现,并因这个发现情不自禁笑出声来而受到了惩罚,然后具体叙述这个发现的过程及受惩罚的原因。文章语言幽默诙谐而富有哲理,费奥多罗夫的发现在他看来,是“如此简单明了”;而在我们看来,显得如此稚嫩与可笑,但细细品读之后,却又意味深长。    简单——不简单    对于童年的发现,费奥多罗夫在文中有个十分经典的描述:“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