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凯: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我来了!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hizhedetian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环保摄影师欧阳凯
凱尔·伯曼(Kyle Obermann)

“为了保护自然去探险!”


  凯尔·伯曼(Kyle Obermann)更喜欢自己的中国名字欧阳凯,这位英俊的年轻人,是一位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的95后自然环保摄影师。目前,他的主要工作是拍摄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项目。几年来,欧阳凯的足迹遍布中国,对于中国最原始的自然风景更是情有独钟。他想通过镜头向世界证明:中国不是只有雾霾和污染,也有很多无法想象的美和魅力!

世界这么大,为什么会爱上中国?


  欧阳凯:我刚到中国的时候,在北京大学读书。我记得有一个老师在讲课时,给我们分享他暑假的一些旅游照片,那是青藏高原。草原雪山映入眼帘的那一刻,我就特别惊讶!因为之前我在美国看到中国的所有照片,都没有这种很原始、很偏远的风景,而我自己最喜欢这样一些无人区,就想着我肯定要带着相机自己去体会、自己去看,我还要记录这些地方,给更多像我一样年轻的美国人知道中国有这么好的美景。所以,从那个时刻开始,我就边研究边“打卡”,拍一些照片、分享一些路线到国外的社交媒体和网站。

“打卡”了中国哪些地方?最爱的是哪里?


  欧阳凯:我去过中国东部一些比较大众化的旅游城市,比如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和桂林。但大部分“打卡地”是在中国的西部,一般工作也会在那里,比如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的一些地区,基本上在横断山脉、青藏高原或者戈壁沙漠。可能我是外国人里面,去过中国各地最多的年轻摄影师之一吧。
探险青海省东南部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的阿尼玛卿雪山。
四川省自然保护区正在往大山深处行进的护林队员。

是怎样的契机,让你把摄影和环保结合在了一起?


  欧阳凯:我从小一直非常喜欢大自然,我也渐渐意识到了地球正面临着一些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比如人对生态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以及全球变暖,我希望我的作品有更大的意义。如果只是一名普通摄影师的话,那我只需要拍风景照片,然后把作品卖给杂志或其他媒体,这是从大自然中获取利益的行为。但是我觉得要在获取利益的同时,还可以用照片回馈大自然。所以,我把所有照片的主题和重点,都放在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实际是很渺小的部分,我们离不开大自然,但也影响着大自然。

在你拍摄的照片里,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记录中国的护林员。


  欧阳凯:是的,我觉得应该去宣传更多在一线工作的生态保护者。我发现他们非常辛苦,而且平时都很低调,宣传渠道也比较少。当我了解到了这些情况后,我决定去那些自然保护区,不仅拍风景和环境,更要去拍这些人,他们是中国环境保护的践行者。我觉得,一张照片的价值不是在于它的画面有多好,而是有多少人去看到照片,照片会影响到多少人。

有什么拍摄经验跟大家分享?


  欧阳凯:体力是“王道”,所以我每天都在坚持训练,比如跑步。中国的护林员体力很好,他们在山里徒步的能力很强,我跟拍他们,也不想让他们等我,所以必须要走到他们前面。另外,我不喜欢摆拍,想抓拍他们真实的情况、真实的表情和感情,我觉得这样才是真实的。
中国护林员群像
中国护林员群像
中国护林员群像
中国护林员群像

你最难忘的瞬间是什么?


  欧阳凯:2017年,我在青海的年保玉则拍摄(年保玉则位于青海省久治县索呼日麻乡、白玉乡境内,主峰海拔5369米,是巴颜喀拉山的最高峰——编者注)。在那里,我看到至今为止最美的一个日出。那一次,我在海拔4200米左右的树林独自搭了一个帐篷,晚上拍星空,特别美。第二天早上,太阳刚开始升起的时候,因为草原露水很多,起很多雾,像云海飘起来一样,上面是雪山,下面是山丘。那张照片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中国护林员群像

你遇到的最惊险的经历是怎样的?


  欧阳凯:最危险的时刻是在四川平武县关坝村的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我跟当地的护林员和当地村民去巡山。当时我们的计划是走两天,一天到营地,第二天翻过一座山,然后再去到另一个保护区。我们在竹林里徒步,天气非常不好,一直在下雨,爬得快又会出汗,当时所有防水衣全部湿透。我们再往高处走的时候又开始下雪,更雪上加霜的是,带队的人发现我们迷路了。那时已经接近傍晚时分,经过一个小时的讨论,我们决定下山,路上有几处10米左右的悬崖特别陡,当时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悬崖旁边的竹子。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很大的山洞作为晚上的落脚点。那次确实非常危险,有冻伤的危险,甚至还有生命危险。从那之后我更佩服中国的护林员,他们需要面对很多这样的困境。也许,这样的危险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但他们依然选择坚守。

听说你在海拔4000米的高山跑60公里捡垃圾,那是种怎样的体验?


  欧阳凯:有那个想法是因为我自己在中国最早徒步的路线是贡嘎环线。我看到贡嘎从2015年到现在垃圾变得越来越多,很多在那边旅行的人,可能觉得海拔太高、路线太长,携带垃圾不方便,所以便丢了很多垃圾。我想用一个方式去呼吁大家不乱扔垃圾,甚至是捡垃圾。它并不会耽误你的时间和行程,而且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如果我能一天边捡垃圾边跑完旅行者五天的路线,旅行者就没有借口再去扔垃圾了,所以我想到了這样的一个活动,也拍了视频。我希望视频可以启发更多的人去保护环境。那条路线非常美,我认为是世界上最美的徒步路线之一,我们都要去保护它。
青海省年保玉则国家公园
青海省年保玉则国家公园

通过作品,最想传达什么样的环保理念?


  欧阳凯:最重要的是让其他人感受到中国护林员实际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他们为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付出最大的努力,但我们却不知道这些人是谁,他们有什么样的经历。我希望我的摄影作品可以做一个桥梁,链接普通人和一线生态保护者,让他们互相了解、互相支持,这是我摄影最大的目标。

在你眼中,中国环境保护做得怎么样?


  欧阳凯:我觉得中国的环境现状是越来越好,特别是这五年的变化非常大。比如2016年后,中国开始创建国家公园,到现在已经有了11个试点。政府正在积极探索着适合中国的绿色环保之路,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事业。
在云南省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长臂猿
在吉林省向海自然保护区拍摄的丹顶鹤

接下来,你还有哪些拍摄计划?


  欧阳凯:我很想作为第一个记录所有中国国家公园的外国摄影师,这11个试点我想一一走遍,并记录那里发生的故事。我还希望与更多的中外摄影师一起合作,邀请更多国外摄影师来到中国一起拍摄,给全世界看最美的中国。
其他文献
1月22日, 在武汉汉口火车站,旅客戴口罩进站乘车。肖艺九 摄  2020年的开局,对于中国人来讲,永不会忘。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的湖北武汉,更是受到全球关注,封城、交通中断、医院满员、医疗物资告急……每一天的新闻都让人看得触目惊心。很多人都想方设法逃离武汉,逃离湖北,而一些人却在艰难时刻“逆向而行”。  新華社的多位记者第一时间进入疫区,在缺少专业医疗防护器具的情况下,记录下了特殊时期的武汉。无论
期刊
普西安玛拉N.& 克莱尔·阿尼,《吉祥天女》,来自《本土典型人物》系列,2000 年~ 2004年,彩色耦合印相。图片由印度艺术和摄影博物馆(MAP)提供。  位于印度南部班加罗尔的一所新兴艺术机构艺术与摄影博物馆(MuseumofArt&Photography)于2019年末策划了一场关于印度摄影的展览,该展览按照时间顺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印度摄影的方式和机会。  南亚摄影史的开端正值欧洲帝国
期刊
上海车站,1973年 ? Volker Hinz渥克·辛茨(Volker Hinz)? Joe McNally  渥克·辛茨(VolkerHinz,1947~2019)是德国知名摄影师,2019年10月去世,生前留下了浩瀚的影像作品。他的妻子、艺术历史学家海丽特·韦思-辛茨(HenrietteVaeth-Hinz),对于丈夫大部分存放在巨大而又井井有条的档案馆中的图片都很熟悉。但是有一个小盒子海丽
期刊
“小康”,是中国人延续了几千年的梦想。让人民当家做主人,过上幸福富裕的小康生活,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孜孜不倦的追求。  2020年底,在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第四届中国图片大赛为全面再现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小康中国,在幸福生活道路上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以“小康中国·幸福之路”为主题,通过征集、评选、展出和推介一批内容鲜活的摄影作品,形象地呈现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建设小康
期刊
少年宫手风琴班,上海,1980年  1973年,布鲁诺·巴贝(Bruno Barbey)跟随到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来到北京。学生们排着队站在从机场到天安门广场的路上,站在十公里长的长安街上。为了迎接22辆豪华轿车组成的总统车队,小学生们不停地跳着舞,一边欢乐地高喊“热烈欢迎”,一边手上热烈地摇动丝巾和纸花。  在天安门广场前面,巴贝看到一队戴着少先队红领巾、穿着白衬衫的小礼仪队走
期刊
习武之人常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练内功,内气足则身体壮,力量速度耐力足;外练外形,筋粗骨硬皮厚,具备强大的抗击打能力。相机保护也是如此!内练一口气:正确使用爱机  首先,要熟读相机说明书。相机说明书很不起眼,但它像老师一样默默地引导、帮助你正确地使用相机,建立良好的拍摄习惯。它是相机厂商对自己产品功能最精辟简洁的解释与总结,也是一本入门的摄影教程。告诉你如何正确使用相机,哪些情况可能会
期刊
被海冰包围的中国海油锦州9-3油田群。安磊 摄夕阳下的中国海油锦州9-3 油平台,海冰会随着潮汐不断运动。  冬季来临,辽东湾如期进入了海冰期。蔚蓝的海面上,漂浮的海冰在夕阳余晖下好似一个个沙丘,层峦叠嶂。破冰船缓慢穿过冰封的海面,发出嘎嚓嘎嚓的声响,雪花的白和大海的蓝一同向我袭来。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在这落日美景中,有两座相连的钢架结构采油平台矗立在海上,异常显眼。  这是我国
期刊
《高山脉的帕梅里安照片集》(ParmelianPrints of the HighSierra )开栏的话:  根据在线艺术品交易和研究平台Artnet2019年的数据,有分析师总结了摄影收藏市场的两个趋势:其一是在过去十年间,市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除非突然间有新的买家大量涌入,摄影市场未来仍将停滞在和十年前差不多的水平;其二是,查看过去十年间卖得最好的10位摄影师名单则会发现,其中5位摄影师在2
期刊
严志刚,摄影圈里人人叫他一声严师傅。  一来,大家都尊敬他投身摄影行业20多年,而且每次都敢跨出舒适区,勇立潮头:1992年以新闻记者入行,杂志黄金时代他在《新周刊》做到摄影部主任,纸媒蒸蒸日上时他在《潇湘晨报》做到视觉总监,门户网站颇成气候时他转战新浪网任职图片总监,直到最近一次辞职前,他在今日头条做了四年图片运营总监。  二来,他一直有意地推动影像教育,无论是举办中国年轻报道摄影师尤其是大学生
期刊
《我想再活一千年》(I Want To Live A Thousand More Years )  自畫像和自拍存在很多区别。自画像的创作者通常会运用抽象或充满符号意义的视觉语言来审视自我;而自拍更注重画面信息的对外传达。  菲律宾摄影师瓦维· 纳瓦罗扎(Waw iNavarroza)在2019年的个展《自画像与热带式哥特风格》(Self-Portraits & The TropicalGoth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