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肺炎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重症监护室(ICU)是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隔离空间和医疗设备的地方,ICU患者经常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相关研究表明:ICU获得性肺部感染是有创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会导致呼吸恶化、肺外器官功能障碍、通气时间延长和ICU停留时间延长。ICU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为13.5%~23%,是脓毒症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ICU肺炎患者的护理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目前,应用于ICU肺炎患者的护理模式相对广泛。现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传统电力供应链存在智能化协同程度低和节点企业合作效率低等问题,影响了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利润。为此,在区块链技术基础上搭建基于供应商和经销商的二级供应链博弈模型,提出一种利用粒子群优化和蚁群算法指导供应链节点企业通过博弈作出最优选择的竞争策略。先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估计供应商的利润函数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初始的竞争博弈策略,进而采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优化的蚁群算法实现供应商和经销商的最优业务匹配。最后,通过实
为了高值化利用罗非鱼副产物资源以及为酶解物-硒螯合物的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以罗非鱼皮胶原蛋白(TSC)为原料,用4种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获得了酸性蛋白酶酶解物(TSCAc)、木瓜蛋白酶酶解物(TSCP)、菠萝蛋白酶酶解物(TSCB)、碱性蛋白酶酶解物(TSCAl),以Na2SeO3为硒源,制备并筛选出硒结合量最高的酶解物,测定酶解物及其硒螯合物的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表面疏水性,并对
配电系统与用户直接相连,承担着向用户供应和分配电能的重任。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用电用户的安全与可靠。由于配电网覆盖面积大,设备数量极多,其故障率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是最高的。随着社会和电力系统不断地发展,配电网的可靠性被人们逐步重视起来。因为电力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中都不可缺少。最近几年,城市快速发展导致电力需求增加,人民对电能需求量越来越高,电能的质量必须保持更高的品质。配电网的停电事故中有
为了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探讨不施生物炭(CK)、施生物炭10 t/hm~2(T1)、施生物炭15 t/hm~2(T2)、施生物炭20 t/hm~2(T3)和施生物炭25 t/hm~2(T4)处理,一次性施加5年后夏玉米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5年后,能够显著降低土壤紧实度、土壤容重,并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降幅分别为13.68%~25.43%、3.50%~9.79%;能够
近年来,随着经济日益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商业保险市场也发展迅速,商业保险产品的储蓄理财、风险管理等功能和作用日益为人们所熟知,居民也越来越意识到商业保险配置对于家庭资产组合的重要意义。但从我国的现实出发,相较于社会保险的高参保率,我国居民家庭商业保险产品参保率却较低,在家庭总收入中用于配置商业保险产品的比重也较低,为此,有关学者从诸多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解释和研究。而本文则认为由于目前我国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传统的供应链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自我革新,以跟进时代步伐,更快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文章构建了一种绿色供应链管理方案的多元优化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该优化模型,使处理危险物质所产生的固有风险、相关碳排放和经济成本最小化,模型相关参数根据大数据分析得出,并给出了优化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三种方案。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供应链,基于大数据分析得出的
目的:对比观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两种治疗方案对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变化的影响,并探讨血流密度变化与视力改善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确诊为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
为降低供应链成本,建立了三级供应链库存控制模型。按照库存与订单之差的控制率向上级订货,以供应链总成本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针对初始萤火虫算法(FA)寻优过程中局部搜索能力弱、种群多样性差、搜索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易收敛的改进萤火虫算法(IFA)求解该模型。通过改进自适应光感系数加速种群的收敛速度;采用非线性莱维飞行步长,混沌变异判断策略兼顾全局搜索能力、局部收敛速度和种群多样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系统,采用CC2530芯片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锚节点、目标节点和汇聚节点的相互配合,可以准确地确定目标节点的位置信息,并在监控主机上进行显示。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